APP下载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2015-04-03雍清禄

四川农业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三围合江县肥力

雍清禄

(四川省合江县农业局,四川合江646200)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雍清禄

(四川省合江县农业局,四川合江646200)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是一项充分挖掘水稻种植产量潜力、促进水稻增产的新型栽培技术。采取嫩秧早栽,“三围”种植,稀行密窝,密中有稀,稀中有密,群体个体结构合理,能够达到增产增收增效。近年来,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断扩大,对提高水稻生产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1 水稻强化栽培的技术路线

水稻强化栽培是从国外引进,经国内科研、推广机构多年试种并加以改进后再逐步示范推广的一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它是国外20世纪80年代在马达加斯加提出,取名“水稻强化栽培体系(英文简称SRI)。袁隆平院士于2000年率先把“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引入国内指导超级稻栽培,2001年在杂交水稻上正式发表“强化栽培”论,2002年4月水稻强化栽培国际会议在海南三亚召开。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于2001年开始对水稻强化栽培技术进行探索,在川西实验区广汉基地按强化栽培技术规程开展小面积实验,2002年开展生产示范。同时,针对四川生态特点开展相关配套技术的研究。合江县于2003年开始引进该技术生产示范,2004年逐步推广,2005年全县推广面积达到1000hm2。2006年五通镇在黄大桥村示范推广种植面积6.67hm2,以后逐年示范推广,2014年全镇已推广种植到666.67hm2,从种植田块调查表明,水稻强化栽培与传统栽培相比,具有省种、省肥、增效增收的优点。

2 水稻强化栽培的关键技术

2.1选择适宜的高产优质杂交稻品种

在品种选择上主要选择分蘖力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穗大粒多的高产优质杂交稻组合,如Ⅱ优802、渝香203、德香4103、川优9527、花香1618等。

2.2适期播种、旱育早栽,促进分蘖早生快发

根据本地常年自然气温条件,水稻旱育秧播期宜在3月1~10日前播种。在冬水田块移栽2~3叶龄的秧苗,在两季田区可移栽3~5叶龄的秧苗。与传统栽培技术相比,移栽秧苗减少了2~4片叶,有利于水稻低位分蘖,促进早发、多发,穗大、粒多,使水稻增产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2.3密中有稀,稀中有密,群体与个体相结合

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采用三角形错窝栽插方式。根据稻田肥力情况,肥力低的田块采用30cm×30cm的规格栽培,中等肥力田块采用33cm×30cm规格栽培,肥力水平高的田块采用35cm×40cm的栽插规格,其产量比较理想。三角形栽培苗距10cm行间错窝,中等肥力田按667m2栽插6700个三角形大窝,20000个小窝,每小窝栽1苗,做到密中有稀,稀中有密,有利于分蘖的发生和单株生长,形成有利于高产的群体结构,促进成穗率的提高。

2.4湿润强根,减少用水量

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与传统栽培相比,强化栽培后的田块,前期田间实行以湿润灌溉为主的灌溉技术,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根系发达,强根壮苗壮株。在分蘖后期,实行“够苗晒田”及时灌水保苗,控制无效分蘖,确保667m2有效穗达到20~22万。幼穗分化至抽穗扬花期,浅水灌溉促根壮秆争大穗。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养根保叶促灌浆,灌浆结实好则争粒重。

2.5合理施肥促丰产

采用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对中下等肥力田块,应适当增加用肥量。纯氮比常规技术增施1~2kg/667m2,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速效肥为辅,施足底肥,巧施追肥和穗肥,满足高产的营养要求。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通过嫩秧早栽,配合稀行窝密和“湿、晒、浅、间”灌溉技术,以促进分蘖大量早生快发,有利于强健根系的建成和植株的健壮生长。“有机无机肥配合”与“增底巧追”施肥技术,延缓水稻生育后期稻根叶早衰,显著提高了后期的光合强度和光合产物积累,从而达到“足穗、大穗、大粒”夺取高产,有利于稻米品质的改善和稻田灌溉水的节省。

2.6预防为主,统防病虫

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田间秧苗密度大、湿度高,易发生纹枯病、稻瘟病,从秧苗期到分蘖盛期直至抽穗扬花期,是病虫防治的关键。一是在水稻播种前用300~400倍液强氯精药液浸种12h(种子预先用清水浸泡12h),然后用清水洗净药液后催芽播种。二是推广带药移栽。按667m2用75%丰登20g对水15kg于移栽前3天喷雾秧苗,或在秧苗移栽时用75%丰登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将秧苗倒置于药液内浸1min后取出,堆闷半小时后移栽。三是当进入分蘖盛期时,用井岗霉素等进行科学防治,全田进行2~3次药防,一般间隔时间为5~7d。四是根据预测预报对螟虫和稻飞虱等进行防控防治。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是在水稻单产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改进,运用新型栽培模式,合理调控稻田空间以及肥水管理、病虫防控等措施,更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种植户的稻田实际收获显示,平均增收100元/667m2以上。该技术的推广,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11-30

雍清禄,(1960-),男,四川省合江县人,合江县农业局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稻强化栽培技术。

猜你喜欢

三围合江县肥力
合江县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分析以1957—2017年为例
合江县中学生体育素养现状研究
生物肥力将成为我国土壤修复的主要方式
“三围”,围出好的氛围
长期不同施肥对赤红壤稻田区肥力的影响
智能量“三围”
从“倒挂村”到“示范村”
冷艳是一种天赋
长期不同施肥下红壤性水稻土综合肥力评价及其效应
我国主要菜区土壤盐分、酸碱性和肥力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