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时代背景下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重构

2015-04-02王永平薛建爱

关键词:人文精神大学思想

王永平,薛建爱,杜 芸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中国梦时代背景下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重构

王永平,薛建爱,杜 芸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已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文章将“中国梦”与体育人文精神相结合,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跨学科研究法等,以“中国梦”作为研究背景,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重构进行研究,反映了当前大学体育教育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了加强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途径,即从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学生自身三方面着手。

“中国梦”;大学;体育人文精神

每个人都拥有梦想,小到个人大到一个民族,“中国梦”凝聚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力量和每一份梦想,大学体育教育也应体现中国梦的思想。大学体育人文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但当前体育人文精神在大学体育教育中一直没被重视,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体育人文精神认识浅薄,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团队意识不强。从“中国梦”的视角思考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是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新方向。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将“中国梦”作为研究载体,将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重构作为研究课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需要,查阅了中国知网、百度网站,以“大学体育人文精神”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查找了有关本论文方面的资料,包括期刊、学位论文等,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客观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1.2.2 跨学科研究法

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结合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从整体上对大学体育人文精神进行综合研究,从而更系统全面的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2.3 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两个人及两个人以上的体育人文精神加以对比,找出他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从而进行分析研究。

2 浅谈“中国梦”与体育人文精神

2.1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从古到今振兴中华民族一直是历代领导者肩负的重任。古代有智者贤士为巩固朝政制定的策略,如商鞅变法;近代有为挽救国家社稷爱国知识分子急切的表现,如公车上书;当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梦”思想。“中国梦”即全体中国人的梦想,政治独立,经济迅猛发展,文化繁荣,综合国力增强,实现全体中国人的梦想。对外增强国际影响力,对内实现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人民健康幸福[1]。“中国梦”提出以来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各行各业将“中国梦”思想渗透其中,并指导本行业快速健康地发展。“中国梦”将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凝聚成民族梦想,必将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

2.2 体育人文精神综述

人文即人类文明,是人类区别于自然界其他生物的标志,一个民族的人文体现了其民族的精神内涵。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是重视人的主体地位的表现,即自信独立的人道主义精神、诚实勇敢的拼搏精神、追求真理的勇敢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体育能够增强人的体质,实现身体健康,还能够磨练人的意志。将人文精神注入体育教育中,构成体育人文精神,改变体育原来的单一性。体育人文在体育教育中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实现学生体育与精神的结合。体育人文精神是大学体育教学的核心成分,能够推动大学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2]。

3 “中国梦”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相融合

3.1 “中国梦”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现状

3.1.1 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现状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体育作为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教师从学生的共性角度制定教学任务,对学生的个性重视不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认识世界的方式、态度,也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这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能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增强体质为重点,忽视学生情感与能力的培养。“体育”一词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他与人类文明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学校应该重视体育教育,让体育发挥自身独特的魅力[3]。

3.1.2 大学生体质测试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体质测试是大学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学校应该按照国家制定统一的体质测试标准,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对大学生进行体质测试。但在大学生体质测试中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测试者对测试不严格,被测试者对测试不够重视。这不仅使体质测试失去自身的功能,还直接影响大学生对体质测试的误解。另一方面国家在制定标准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规则比较笼统,导致测试结果不科学。国家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合理的标准,测试中大学生严格遵守体质测试标准,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体质测试。

3.1.3 教师传授体育教学内容的方式

体育诞生以来都是以身体锻炼为主要目的,授课方式一直以轻松愉悦为主,结合游戏等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但很多大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强调队伍的整齐性,授课形式单一,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的积极性不高,降低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教师这种传授体育教学内容的方式,基本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很好地体现体育的健身娱乐价值。体育教师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传授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体育在轻松愉悦中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4]。

3.1.4 大学体育人文精神中的“中国梦”思想

“中国梦”思想提出以来,虽然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但使体育人文精神融入“中国梦”思想并推动大学体育的发展还任重而道远。目前,我国大学对“中国梦”思想与体育人文精神的认识不足,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两者的科学内涵,更不能将两者有机结合并运用到实际学习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体育教育强调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发展,不能很好的体现“中国梦”这一思想。二是“中国梦”思想提出时间有限,大学管理阶层还没有对这一思想融会贯通,还不能够将其运用到体育人文精神中。三是大学生对体育人文精神中“中国梦”思想缺乏。当前大学生缺少体育体育人文精神,缺少梦精神与正能量,不利于中国梦时代背景下发扬大学体育人文精神。

3.2 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缺失“中国梦”思想的原因

3.2.1 受“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

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体育教育一直保留着其自身的局限性,丧失了自身的娱乐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处于主动地位,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直接减弱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影响体育自身健身娱乐的价值。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在教师的心中根深蒂固,对新思想需要时间接受,目前“中国梦”思想提出时间较短,教师不能够将“中国梦”思想与体育人文精神有机结合。学生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课堂上对新思想接受不足,加之学生缺乏理解新思想的能力,进而导致学生难以接受到新思想,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5]。

3.2.2 受历史发展的影响

体育伴随着人类诞生就一直存在着,是人类身体与智力的结合。传统体育一直以锻炼身体为主要目的,忽视体育的娱乐价值。体育教育成立以来,一直紧跟时代步伐,受到时代的影响。尤其在近代受到战争的影响,由于体育能够增强人民体质,因此体育被视为增强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背离了体育的教育意义。在如今追求升学率的今天,体育一直被学生家长及教师忽视,学生失去了自己喜欢的体育课,取而代之的是繁重的学习任务。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仅限于走、跑、跳跃、投掷、球类运动等,认为体育对学生学习知识没有作用,忽视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这也是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缺失“中国梦”思想的原因。

3.3 “中国梦”时代背景下大学体育人文精神重构的思考

3.3.1 正确认识“中国梦”思想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

正确认识“中国梦”思想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是实现大学体育人文精神重构的关键,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将其运用到大学体育人文精神中。体育人文精神是人类自我与社会和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一种重要精神文化表现。“中国梦”作为新时期一个重要的思想,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中国梦”理论运用到社会发展的实践当中,使“中国梦”思想与体育人文精神充分融合并发挥作用。将“中国梦”思想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视为整体,认识他们各自的价值,使整体发挥最大功能。

3.3.2 将“中国梦”思想实际运用到大学体育人文精神教育中

“中国梦”作为当代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体育人文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学校应该普及“中国梦”思想,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这一思想,并主动去学习和实践。学校领导应重视“中国梦”思想,开展“中国梦”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接触并深刻理解“中国梦”思想。教师应该将“中国梦”思想言传身教,让学生认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并接受“中国梦”思想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洗礼,在学习中更好地成长。

3.3.3 实现“中国梦”思想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有机结合

学校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人文精神,将“中国梦”思想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有机结合。从学校领导与学生两方面入手,学校领导重视两者结合,学生形成对“中国梦”思想与体育人文精神正确认识。紧跟时代步伐,理解“中国梦”思想的深刻含义,将“中国梦”思想融入到大学体育人文精神建构中。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不仅要重视体育能够增强身体素质的功能,更要认识到体育的文化功能。“中国梦”思想应体现在大学体育人文精神和体育教育中,使“中国梦”思想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实现“中国梦”思想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有机结合[6-8]。

4 结语

“中国梦”作为当今中国最伟大的思想之一,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应该从自身做起接受并传播“中国梦”思想。学校管理阶层应该对体育人文精神的教育性引起足够重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体育人文精神,使学生真正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受益,重构大学体育人文精神。学生获取知识要从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地学习“中国梦”思想,正确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将“中国梦”思想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结合。“中国梦”是当前重要的理论思想,大学生应紧跟时代步伐,将体育人文精神融合到大学体育教育中。

[1]孟东方,王资博.中国梦的内涵、结构与路径优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3(5):12-22.

[2]蒋菠,余强,胥洪跃.现代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理论框架构建[J].福建体育科技,2014,33(5):21.

[3]冯胜钢.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作用和地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7):871-873.

[4]施霏霏.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剖析[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5(2):83-85.

[5]张伟,张龙,高徐.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人文精神[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1(6):66-68.

[6]赵蓉.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人文精神的价值及途径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4(10):52-53.

[7]寇东亮,马举魁.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建构:理论前提与实践路径[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3):3-8.

[8]唐文俊,余玲玲.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下高校体育人文精神教育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1(5):108-110.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the University Sport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Dream

WANG Yong-ping,XUE Jian-ai,DU Yu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school personnel training,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by the society.The“Chinese Dream"”and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sports combined,mainly 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the“China dream”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research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sports humanistic spirit;reflects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local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and puts forward how to strengthen the university sports humanistic spirit,from the leadership of the school,sport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mselves three aspects.

“China Dream”;university;sports humanistic spirit

G803

A

1674-0874(2015)04-0080-03

2015-02-12

王永平(1982-),男,山西怀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责任编辑 王东〕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大学思想
“留白”是个大学问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