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医药类学校中的计算机基础教学

2015-03-31林永康

大众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医药岗位计算机

林永康

(1.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2.广西中医学校,广西 南宁 530022)

浅谈中医药类学校中的计算机基础教学

林永康1,2

(1.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2.广西中医学校,广西 南宁 530022)

文章分析了当前中医药类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根据中医药类学校特有的职业要求和发展需要而选取针对性的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模式的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

中医药;计算机教学;教学模式

《计算机基础》是各学校在教育课程体系中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课。作为中医药类学校的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重要目的是为适应将来在中医药类岗位上对计算机技能的需求,所以教学应抓住职业和岗位特点,从“以能力为本位”的角度出发,学习相关的原理概念和基础知识,以及工具软件的使用。熟练地操作使用计算机,系统地、正确地建立计算机相关概念并将计算机技术充分应用到中医药工作当中是中医药类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目标。

1 目前中医药类学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僵化,教学模式跌入应试教育的泥潭。部分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过于重视以应试教育模式教导学生与考试相关的重点解题技巧、大量试题练习等,有些老师还有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的压力,更促使老师专注于应试题目的训练,而忽略了计算机在中医药专业岗位方面应用能力的要求。学生从小开始经历各种大考小考,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进行计算机课堂练习仅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过于关注拿到平时成绩分数或者提高考试成绩,没考虑过也不知如何使用计算机来迁移完成一些简单的额外工作,烙上应试教育的印记。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往往只学到了针对不同计算机考试题型的一些固定操作流程,可是离开了计算机题目,面对生活中或者未来中医药岗位中实际问题的时候,却无法应用所学到的计算机知识来解决。

(2)课本内容无法完全符合中医药类的职业特点和要求。中医药类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要注重结合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能力为本位”的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目标应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顺利的把计算机作为获取和交流信息的工具,应用到中医药类相关的职业事务当中去。学生能否熟练运用计算机技能解决工作应用上的实际问题是检验其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但由于本课程的课本面向的不只是中医药类学校,还有其他类别、其他专业的学校,专业针对性不强,缺乏专业和计算机技能相结合的经典实例,导致课本内容和将来中医药类的职业岗位需求有较大差距,无法充分满足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需要[1]。

2 具有中医药类特色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

2.1转变教学理念,符合中医药类职业能力特色

始终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转变教学理念,从“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教学过程包括教与学两个过程,教是外因,学是内因。为了充分调动内部因素去积极参与、探索、实践,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科学有效地设计外部因素,用“教”这个外因有力的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需求。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教师通过组织、引导、控制、咨询,让学生置身于任务情景中动态自主的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批判性,增强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的正迁移。

紧紧围绕中医药类专业的职业工作特点,学校的层次水平,充分了解中医药类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工作的普遍岗位内容和职责要求,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确保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和学习[2]。在计算机教学设计当中,应当重点讲解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原理,指导学生了解计算机能解决各类问题背后的的原因,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当了解了计算机操作原理之后,引导学生从按照书本流程练习迁移到解决书本外的实际问题,如让同学思考和讨论如何用excel进行药房汇总统计及其会遇到的问题,让学生从固定的计算机解题操作流程中解放出来,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和操作尝试实现学习的正迁移,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信息化思维及信息素养。

2.2完善教学内容,采用符合专业、层次特点的任务和案例培养学生

采用情景导入结合实际任务和案例的教学实践过程,导入中医药岗位的工作情景,使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就注重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技能和中医药工作任务相结合,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中医药岗位当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拓展学生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内容中,加入课本内容没有涉及的与中医药专业岗位相关的任务,更贴近专业和岗位要求。比如在教授学生电子表格操作的内容时,在讲解了电子表格数据格式的要求和录入规范、公式统计和函数应用的知识之后,学生对于数理统计表格及其软件操作有了一定的深入理解,接着可以尝试介绍同学们中医药职业目前亟待完成的问题,形成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能相衔接的案例环境。告诉学生们,在我国中医药领域,经过五千年科技文化的沉淀,积累了长期、大量的中医药典籍、医案、药性等信息,但由于我国中医药学具有的独特的完整性、系统性、复杂性,很多医典、医案中的珍贵信息和规律未被发掘。中医学是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几千年的传承和实践为中医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医案、病案资料,而从这些资料中发现新的知识是中医信息化、规范化的目的之一。但由于祖国中医药学的特殊性、复杂性,必须对中医药学具有一定了解的人才能够很好的理解其中的医典、医案、药典信息。由此造成很多对中医药不了解的计算机信息专业人员进行数据挖掘时无法建立中医药信息数据库,或者建立的数据库结构不合理。而且经过五千年历史长河的洗礼,很多中医药类的书籍已经遗失或残缺不齐,即使完整保存下来了有的也过于晦涩难懂,不利于数据的整理、清洗。并用excel电子表格规范录入方剂表、相似功效表、基本药物表等信息作为样本数据,让学生体验将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中医药学。对长期积累的中医药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提取隐含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对做出明智决策,对病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中医药特有规律的研究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3],这对促进人类健康,保持健康的生活质量都具有积极作用。还可以设定各种中医药岗位工作情景,让学生完成如中医药沿用特殊计量单位换算、中医医嘱表格化、制作患者体征检查信息表等各种任务,让学生充分理解中医药工作的信息化,通过任务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总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普及迅速,变化多样,在医疗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紧跟医药信息化领域的飞速发展,实现学校教育和工作需求的无缝对接,需要老师转变教学理念,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以实际工作情景为导入、真实需求任务为驱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针对性和灵活性,培养出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医药卫生类人才。

[1] 关心.关于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2006,(3):44-45.

[2] 王润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3,(2):22.

[3] 陈明,张书河.关联规则在中医疾病证候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丛刊,2004,4(5):14-16.

On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puter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was analyzed,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were expounded, and targeted tasks were suggested to be chosen based on the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and development need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TCM. A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was recommended to be applied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uter teaching; teaching mode

A

1008-1151(2015)06-0143-02

2015-05-11

林永康(1983-),男,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与研究及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中医药岗位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