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2015-03-31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博士生跨学科博士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彭 敏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彭 敏

德国慕尼黑大学大力推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新型大学发展之路。为实现教育目标,学校在博士研究生教育上采用结构化的培养模式,鼓励学生跨出“学科”“学校”,运用多元视角看待问题。同时,还强化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实用性,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慕尼黑工业大学 博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下文简称TUM)始建于1868年,是德国最古老的理工大学,历史悠久、学风严谨、教学和科研实力强大。TUM的校训是“立足于拜仁,成功于世界”。在德国, “TUM是巅峰”(TUM ist Spitze) 的口号家喻户晓。2006年,TUM被选为首批享受德国国家重点资助的三所“精英大学”之一。

TUM以卓越的科学研究著称,学校重视扎实的基础教育,其科研人员从事着最高水准的研究工作,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奉行“师徒制”“教研结合”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将科研成果直接融入教学中。

一、TUM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进入新世纪以来,TUM准确把握其历史方位,清晰地认识到科技创新和尖端技术的快速发展是一个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与企业需要在科研的早期阶段就加强合作,TUM利用其卓越的工科领先地位和强大的自然科学实力,大力推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业型大学发展之路。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TUM与很多世界名企紧密合作,不仅为科研知识流入实践领域提供保障,也在研究生培养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学校期望每一个学生完成研究生教育后,不仅具有高水准的专业素养,同时还拥有团队领导和项目管理技能,在工业界、学术界都能担任领导角色。

二、TUM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概况

传统的德国大学博士生培养实行“师徒制”,学习形式也因人而异,学生一般在研究院所内,在各自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的学术训练。这种传统的培养方式缺乏结构化的培养体系,容易带来学科封闭、视野狭窄等弊端。2009年,TUM成立了研究(博士)生院(TUM Graduate School,下文简称TUM-GS)。TUM-GS通过扮演“良师”和“益友”两种角色,为博士生提供周到的监督和服务,帮助他们快速、成功的获得学位。TUMGS下设13个学院研究生中心和10个跨学科的专题研究生中心。

1.入学申请

TUM博士生入学不需考试,申请步骤为:①明确的研究领域;②适合的教授;③联系教授,向教授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未来研究方向。如果教授认为该生具备长期独立科研的能力,同意成为该生的导师,该生就可以向院系申请入学;④向院系申请,申请时提供学历证明,教授推荐信,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论文题目。获得院系主任的同意后,学生就会受到一份录取通知书,表示该生已经被正式录取。TUM攻读博士学位的时间是弹性的,一般为3到5年。

2.学习要求

TUM认为创新是博士生教育的根本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和创新能力,博士生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的科研活动来实现。TUM-GS还将TUM所有的学术资源平台进行了整合,建立了共同的学习研究平台,这样不仅保障了博士生的独立研究工作,还促进了跨学科培养。TUM要求博士生掌握先进的研究方法,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补充,打牢知识基础,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所从事的研究进行全面把握;同时,TUM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达到个人在专业的纵深发展,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学科交叉,努力接触到各个领域的专家。

3.论文要求

TUM对学生的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很严格,采用教授完全负责制。博士论文的每一章节内容都要经学生和导师共同讨论后确定,博士论文撰写者要针对论文各章节的主要论点逐次向指导教授做公开报告。TUM认为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约束导师(导师小组)对博士生的指导,有利于使导师、博士生对论文的一些想法具体化明确。博士论文答辩通常采用口试和研讨。前者由学校考试办公室组织三名教授对该学生本专业领域知识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价;后者首先由博士生本人介绍自己学位论文的工作和主要观点,然后由参加评议的教授们提出不同的意见,再令其作出满意的答复。在整个答辩过程中,答辩者要表现出在所研究领域拥有广博的知识。

4.经济资助

TUM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了多种奖学金,例如TUM-GS的相关网站为学生提供了7个链接,在这里学生可以找到多种奖学金的申请渠道,包括国内和外国基金会设置的奖学金。例如,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奖学金数据库里可以发现,慕尼黑工业大学为其博士研究生提供了高达89类奖学金,这些奖学金用途分别是资助学生完成学业、帮助学生海外交流与学习、项目支持以及奖励学生取得丰硕研究成果。

三、TUM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TUM-GS不仅负责颁发博士学位证书,而且还给学生提供与学位相关的特定课程和一些特殊技能培训课程,这些培训课程是对博士学位课程的优化补充。TUM-GS通过独特的跨学科和国际网络支持等服务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帮助他们为在企业和学术领域的职业生涯取得成功做好准备。

TUM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分为6个模块,为了获得TUMGS的博士学位,学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必须完成这6个模块的学习,并提供相关证明。这6个模块分别是:社交网络(Networking)、主题培训与交流(Subject-Related Training)、科学研究工作(Scientific Work)、指导协议和工作计划(Structural Elements)、国际交流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hase)和 转化技能培训(Transferable Skills Training)。

1.社交网络

TUM-GS通过举办联合活动和课程,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支持与鼓励他们走出实验室,多参加学校之间、国际之间的交流,建立和扩大自己的社交网络,研讨会、研究院院务会、特定课程、国际访问等都是学生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走出去”的战略,学生既可以接触本专业的其他研究人员,交流研究心得,及时了解专业前沿信息,又可以认识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国家的其他学生,进行不同学科间思想的激烈碰撞,从不同的视角探讨问题。

2.主题培训与交流

TUM-GS与下设的学院研究生中心、跨学科的专题研究生中心为研究生提供了很多拓展其研究领域的机会,学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至少要花费六周的时间来参加相关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专题讲座、夏季或冬季学校、博士生讨论会和其他相关部门组织或推荐的活动。博士研究生可以从研究生中心得到这些活动的详细信息和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 博士研究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选择特定的主题培训。

3.科学研究工作

学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需要在专业期刊或者国际会议上发表其研究成果。TUM支持学生在英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TUM-GS为学生将要发表的英文论文提供校对服务(不含学位论文)。

4.指导协议和工作计划

(1)指导协议

为了确保尽快和顺利地取得博士学位,TUM-GS还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了完善的导师制,确保每位研究生拥有一位学术导师和一位指导老师。学生在入学后的6个月内要与导师签订书面的指导协议。协议中附加的研究计划中要有学位论文的框架,并且要为研究工作设立时间节点。工作计划将被定期检查,在必要的时候,根据学位论文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

(2)第二导师制(Second Mentor)

除了导师以外,学生可以选择另外一位专家作为其第二导师,参加指导与评审其学位论文。第二导师可以是来自于工业界的,只要他们拥有博士学位。第二导师也可作为博士生的职业发展导师,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专业意见。

(3)中期考核(Intermittent Evaluation)

中期考核在学生攻读其博士学位两年后举行。中期考核包括论文最新进展的介绍和研究工作的书面评估报告。导师将对中期考核内容做认定和补充,帮助学生迅速并顺利地完成学位的攻读。

5.国际交流

TUM的国际化主要建立在与特定伙伴的合作基础上,强调国际合作。TUM-GS资助博士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资助访问学者项目,鼓励国际学生申请加入德国的研究生院;建立国际研究生院,与海外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这些财政支持可以根据博士研究生的个人需求制定。在计划国际访问研究时,学生可以向相关研究生中心咨询、申请财政资助。

6.转化技能培训

TUM-GS通过为期4天的初期研讨会(Kick-off Seminar)和为期1天的终期研讨会(Final Seminar)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间的联系,激励学生反思个人的研究主题和研究领域。转化技能培训课程是这些研讨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帮助博士研究生开辟成功的职业道路。博士研究生可以在200多个转化技能培训课程中作出选择。这些课程都是由TUM-GS、WIMES、卡尔·冯·林德学院(Carl von Linde-Akademie)、TUM性别问题办公室(TUM Gender Office)和UnternehmerTUM有 限 公 司(UnternehmerTUM GmbH)合作举办的。培训课程的内容宽泛,涉及企业管理、性别能力等知识;同时,课程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

四、TUM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1.TUM把握历史方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TUM准确把握其历史地位,利用其卓越的工科领先地位和强大的科研实力,大力推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新型大学发展之路。新理念指导下的TUM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调实践导向,强调内外结合,充分吸引社会多元素参与学校建设。TUM作为德国著名的“一所和企业紧密相连的精英大学”,与欧洲甚至全球众多知名企业在科研、经济、生产和教育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企业合作既为其科研成果尽快应用于社会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又能将学习课程计划扩展到合作机构的车间或者实验室,为学生创造出多样化的学术氛围,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社会竞争力。

2.博士生教育结构化趋势明显

TUM博士生培养结构化趋势明显,体现在:①研究生院的成立。成立跨院系研究生院可以整合不同学院的学术资源平台,创造多样化的、创新的学术氛围,这样既能保障学生的独立研究工作,又能为他们建立共同的学术研究平台,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社会竞争力。②结构化的培养模式。TUM博士教育结构化模式转变了传统的科学训练理念,既注重个人研究能力的培养, 也注重集体协作意识的提高,综合提高了博士的科学研究能力。③结构化的课程体系。学校在博士生教育与训练过程中融入了可迁移性技能和通用技能的培养,创新了培养手段,提高了人才素质。

3.TUM人才培养强化适应性和实用性

TUM与产业界广泛联系、紧密沟通,不断调整课程计划,使得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学生毕业后可以轻松融入企业环境;同时,TUM利用各大院系资源与优势,通力合作,为学生量身定制,准备了丰富的“软技能”课程,这类有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思想境界,为今后职业生涯的扩宽打下基础。同时,与企业相关的重要的其他非技术知识也在学生学习的范围,如项目管理、社会竞争力和外语能力等。

4.TUM鼓励学生跨出“学科”“学校”,运用多元视角看待问题

TUM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跨学科培养人才,强调培养学生多学科工作能力,鼓励学生运用多元视角解决问题。例如,TUM各个学院在相应的基础课程配置中兼涉跨学科的相关课程,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使学生在基础课打根基时就有一定的跨学科能力。2009年成立的TUM-GS同样可以证明学校重视培养学生跨学科工作能力,研究生院的成立可以整合学术资源平台,既能保障博士研究生的独立研究工作,又能为他们建立共同的学术研究平台,这样他们既可以进行跨学科学习,又可以与不同学院或研究所的导师和学生联合申请研究项目。

ISSN2095-6711/Z01-2015-04-0122

猜你喜欢

博士生跨学科博士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制冷博士来帮忙
神奇博士感冒了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