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探析

2015-03-31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形势教学活动教学内容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徐 强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探析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徐 强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为了在大学生中进行思想理论教育而专设的一门新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大学生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当中还存在教学内容易变、教学模式单一、学校不重视、教学队伍良莠不齐等问题。为此,需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定位、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加以创新。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 教学困境 解决途径探析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高校是培养国家高级人才的地方,也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政治素质的重要场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设正是迎合了宣传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宣传和弘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好形势与政策课,这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再仅仅满足于知识性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的需要和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头脑的人才。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设,正是满足了社会对这一层次人才的需求,使大学生能够更多更及时地了解国内外大事,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和视野,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增加学生的使命感,勇于担当,以天下为己任。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辩证的方法去看问题和解决问题,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做到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这对于弘扬和践行中国共产党的大政路线方针政策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面临的困境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个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都亟待解决,具体分析如下:

1.教学内容的易变性、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针对社会热点问题,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价值观而开设的一门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课程教学内容是当下时事热点话题,所以存在教学内容的易变性,信息量也大,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和内容,很容易造成填鸭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形成视觉和听觉疲劳,这无疑是事倍功半,大大降低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

2.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学生兴趣不高。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模式一般采取大班授课,集体上课,因而很容易造成满堂灌的课堂教学形式,致使学生课堂学习氛围沉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容易使学生脱离实际,造成理论和实际不合拍、脱节,动手操作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高校教师必须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从而改善教学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3.学校不重视、学科建设举步维艰。当前,一些高等院校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视不够,在教育活动中,缺乏足够的重视,学校不重视,教师精神意识松懈,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都造成了在实际形势与政策的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学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育经费、硬件设施的投入也不够,缺少专职的教师、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所有的这些都是造成形势与政策课在高等教学活动中举步维艰的根源所在。因此,要提高形势与政策的学科专业性建设,学校需要在各个方面下功夫,重视学科专业性建设,才能在激烈的社会市场竞争中夺得头筹。

4.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思想意识松懈。在大多数高等院校,形势与政策的课程的教学工作,大多是一些担任学生行政工作的非专业教师担任,教师队伍的良莠不齐,教师队伍素质的参差不齐,很容易出现教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评价和分析出现误差。这些兼职教师,在完成本职繁杂的学生工作的任务以后,还要完成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工作,这无疑会给这些兼职教师带来额外的教学负担,这必然不利于正常的课堂教学的开展。因此,要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质量的提高也至关重要。

三、对形势与政策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的解决途径

1.创新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时效性。形势与政策课程,应该具备时效性、系统性、科学性等特性,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以适合和满足学生需求为目的,本着“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学生困惑和问题。据教育部最新调查显示,保持对国际国内大事件最关心的群体仍然是大学生。因此,在实际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活动中,更需要创新教学内容,在教学选材上,注意把许多经典的时代精神引入课堂,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找准学生的“兴趣点”,课堂教学要引经据典,紧扣时代主题,力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创新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时效性,才能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2.创新教学方法,引导更多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活动中更是如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教师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合作学习和讨论的机会,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和热情。还可以通过综合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形式,除了上课时教师的教授,还可以通过举办名人讲座,创建兴趣小组、兴趣社团,创建形势与政策的宣传板,图文并茂的宣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下载相关影像视频资料,教师与学生共同观看,分小组讨论观后感。多方面的创新教学方法,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形式参与教学,真正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

3.明确课程定位,提高学校的重视程度。高效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加忧患意识,居安思危。首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作用,我们应该坚持宣传和弘扬主流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此从这个层面上人才的需要,高校作为宣传政治思想的阵地,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攻坚克难,顺势而为。而与此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讲授对高校教师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作为一名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和党的思想路线的专业教师,更需要认清形势,把握时代主题;认清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1]张明平.《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若干问题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9

[2]高平平.浅谈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

[3]陈灿军.关于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

[4]王 潇.浅议新时期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

[5]李合亮.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3

ISSN2095-6711/Z01-2015-04-0111

猜你喜欢

形势教学活动教学内容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论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新形势及其立法需求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5年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适应形势 增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