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启发式教学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5-03-31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陈玲娟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情绪大学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陈玲娟

浅析启发式教学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陈玲娟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以致用,而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知识上。现代大学课堂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仍以注入式为主,并不适用于新形式下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本文从实践教学出发,浅析启发式教学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优势、特点、具体实施。

启发式教学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 教学实践

长期以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授式教学,即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模式。其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弊端日益突显。所以,启发式教学模式能充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促进知识实践,将课堂知识自觉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一、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和特点

1.启发式教学的含义:

所谓“启发”一词,来源于《论语.述而》,原文为:“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从此引申出启发式教学的含义: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引导的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启发式教学相对于传统注入式教学,具有以下特征: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②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活动;③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④发扬教学民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⑤强调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技巧的同时,发展智力与能力;⑥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相结合。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启发式教学的具体实施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如果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设置良好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任何教学手段顺利开展的前提,对于启发式教学而言,尤其重要。启发式教学的精髓在于:教学活动实践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实现三动:动脑、动口、动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应心理健康技能,用以指导实际生活。课堂教学始终要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营造出尊重、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愿意参与课堂互动。

2.重视新课导入。能否将新课高效导入,是启发式教学得以成功的保证。以“情绪调节”一章为例,如果课堂开始就将单纯的知识点罗列,即使加以解释,学生仍然会缺乏学习兴趣,且不能使学生将知识有效迁移到生活情境中去,也达不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启发式教学导入课程时,可以插入与情绪有关视频、图片,或引入情绪问题等讨论话题,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促进学生知识的正向迁移。

3.掌握提问技巧。启发式教学能否有效,关键在问题设置,问题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情景之上设置问题。在课堂导入之后,有具体的教学情景或学生脑海中已形成相应情景,才能开始设问启发,否则就是空中建楼阁,没有生长点,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思路,达不到启发的效果。

(2)以学生现在知识、智力、能力水平为基础 ;学生原有水平是一个重要的生长点,任何教学都要依据学生现有水平而教,启发式教学更应重视学生现有水平,设置问题任务应该是让学生能接受、不反感、能理解的问题,通过思考努力,能解决的问题。如果脱离学生现有知识、智力、能力水平,就如启发小学生了解大学课堂知识一般,无法成功。

(3)问题要具有探索性,有挑战性同时又不失趣味性;问题应该是真正能促进学生思考,不能为问而问。仍以“情绪调节”为例,在学生已观看情绪相关视频的基础上,可以提出“同一个事件,为什么会有不同情绪呢?”引导学生得出“是观念而不是事件本身不同产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引出情绪调节方法——改变不合理观念。而通过思索得出的答案,更易于记忆。如果问题不具探索性,学生不需要思考便能从书本上或过去经验里找出答案,那么学生无法主生兴趣,也谈不上记住,无法记住,在实践中将不能有效运用。

4.运用启发式教学要注意的事项。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时,始终要多表扬、多鼓励、不批评、不责备,使学生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乐于参与课堂互动。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不能直接指出,而是通过对比、反问等技巧,引导其逐步得出正确答案。

对于本身就没有正确好坏之分的,例如“人格”“气质”等知识点,应多设置开放性问题,不设标准答案,激发学生创造思维,让学生学会求异,明白包容,从而用包容的态度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启”,而难点也在于“启”。要想做到行之有效的“启”,要让学生能够立足于理论知识,将之迁移至实践中,需要教师能够掌握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教师应该要熟悉所授课程内涵外延,熟悉启发式教学的模式与流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能够积极尝试启发式教学手段,注重教学反馈,不断研究创新,积累教学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启发式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上好本门课程。

[1]丁 科.启发式教学的内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4

[2]李 芳.启发式教学教师“导”在何处[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

[3]杜仕香.启发式教学实践探索[J].观点,2014

[4]李雅婷.启发式教学的发生现象学解读[J].教学与管理,2014

ISSN2095-6711/Z01-2015-04-0108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情绪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