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思考”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2015-03-31上海市青浦区崧泽学校徐凤红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数学思考数学知识有效性

上海市青浦区崧泽学校 徐凤红

让“数学思考”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上海市青浦区崧泽学校 徐凤红

数学思考是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情境时从数学角度理性思考,发现内在的数学规律并运用数学知识,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蕴含的数学思想,形成数学思维方式,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数学思考 有效性

思考指针对某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数学思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标提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引导方向

要想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前提和基础。只有对学生进行全面地分析和研究,才能做到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实现因材施教。对学生了解得越清楚,教学就更能心中有底,把握好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和类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思考

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及已有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与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思考。“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兴趣是学生掌握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将数学和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从生活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产生浓厚的数学兴趣,从而树立积极的学习情感,增强求知欲。另外,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引发思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数学知识的内在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相对于有的学生来说比较难,主要原因就是具有抽象性,而多媒体的运用正解决了这一问题,促使学生带着兴趣发现数学本质,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从数学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要知道,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和培养不单单体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更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就是实践教学,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

因此,数学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中感受和体验数学学习乐趣,通过有效地操作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刻把握,从而提高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有了自己动手操作的亲身经历,学生的思考变得直观、真实、可靠,经历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实践时学会数学思考。

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思考

教无定法,只有有效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能力,最好、最优地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1.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

数学教学的内容是丰富的,具有不同特点,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是最有利的。例如,讲授几何方面的内容时,笔者采用了从直观到抽象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意识;学习统计方面的数学知识时,笔者创设了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统计过程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是如何应用于实际生活的。

2.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方法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学思维,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立足学生是数学教学的根本。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该把学生放到重要的位置,以学生为出发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习能力、个性差异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五、变式训练便于学生思考

利用变式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对概念理解得更加深刻。变式训练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数学基础知识学习时,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内在联系、具有一定坡度的数学试题,从而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学生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通过变式教学,教师可以变换问题的形式而不改变问题的本质,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

六、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

在传统教学中经常出现满堂灌的情况,教师经常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基本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师把题目抛出来,在很短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回答,更有甚者是自问自答,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可以顺利完成他的预设,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会“点到为止”的教学原则,适时、适法、适度的地点拨引导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随时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主动寻求合适的启发角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做到“适时点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数学思考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李维勇.把数学思考融入有效课堂[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

[2]沈艺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

[3]许贻亮.数学问题设计的维度思考[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1

ISSN2095-6711/Z01-2015-04-0074

猜你喜欢

数学思考数学知识有效性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课堂中的快乐元素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对初中文言文创新教学的几点思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