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语文“定位”教学探究

2015-03-31云南省南涧县宝华镇中学陈春仙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自学新课程定位

云南省南涧县宝华镇中学 陈春仙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困惑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学校里、教师间、学生中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尤其是语文教学的变化特别明显。但是,笔者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遇到了一些疑难与困惑。

1.学生因质疑提出的问题大多停留在肤浅字词上,有个性、有价值的问题很少,学生基础知识越来越差。

2.部分学生有“积极投入学习”的假象,手动了,嘴动了,但大脑没有真正动起来,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差的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偷懒空间。

3.采用探究式教学时学生提出的问题纷繁复杂、层出不穷,教师往往完不成教学任务,感到不安甚至焦虑。

针对上述困惑,笔者不断研究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不断尝试新教法,在教学中尝试初中语文“定位”教学法使教学得以不断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定位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定位教学”是指在语文教学中目标定位、教师定位、学生定位和落实定位。

1.目标定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整个教学过程,所以教师的角色就是“导演”,就是作战的“指挥员”。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因此,开学之初,笔者先进行自我学期目标“定位”,然后再帮助学生进行学期目标“定位”,目标定位不能太高,“跳起来能摘到香蕉”就行。学生的学习目标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归纳出来后问学生:“既然大家都有同样的目标,那我们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呢?”学生纷纷献计献策,教师把自己的思路告诉学生。例如,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引出写日记的目标或引出一周一篇作文的目标;为了积累语言功底引出每天背一句名言或优美语句的目标;为提高胆量和说话能力引出每天语文课前三分钟口头作文的目标。为了拓宽视野,每学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0万字,阅读一至二部名著。在目标定位中,教师订出每天必做的二三件事,每节课必做的三四件事,每周必做的二三件事,每学期必做的四五件事,并且制定奖惩措施,严格执行“教师定位”“学生定位”。

2.教师定位。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要协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想“导”得有效必须给自己“定位”。

定位原则是:学生能自学的知识教师不教,学生能做的事教师不做,把锻炼的机会留给学生,既定的目标必须付诸行动。笔者的具体做法是:①教会学生学习。做到传授学法知识,学习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形成学习能力。②精讲精炼,一节课教师主讲的总时间应控制在25分钟以内。③每节课要把“训练”一词纳入教师的教学词典中,考虑学生怎么练、练什么、练多少,通过训练学生得到什么。④每上一课教师要不拘泥于教材,不局限于本学科,指导学生广泛运用所学知识考虑问题,解决实际问题。⑤随时反馈既定目标的落实情况,落实效果。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实质是发挥教师的“导演”作用。

3.学生定位。教师“导演”的效果如何要靠学生体现,因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针对本文开头列出的三点困惑,教师只要给学生定位准确并帮助学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就能迎刃而解。

给学生定位,关键在教师,本着以“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就很好定位。从大的方面来说,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例如,学会自学整册教材、学会自学整个单元、学会划分文章层次的方法,学会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学会分析文章写作特点的方法,学会批改作文的方法,当然这些方法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定位”,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小的方面来说,要求学生掌握自学一篇文章的方法:①自己找生字6—12个注音,生词2—6个解释,不会做的查字典或问教师,上课时同学上讲台当“小老师”,要求每名学生都能拿出“教案”,讲出内容。②查阅资料,给同学出一道文学常识填空题。③设计至少3道课文阅读理解题。④设计1道与课文有关的创新题。⑤课文总结(即文章结构、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思路对自己写作文的启示)。⑥完成课后练习。

4.落实定位。学生的语文实践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思想落实得如何。这就需要落实定位,笔者的具体做法是:①把学生该干的事“法制化”,如每册必自学,每单元必自学,每课必自学,每天必说口头作文,必背一句名言,必做20分钟练习题。②把学生该干的事“化整为零”,如口头作文、背名言可以放在课前三分钟,课文自学可以课内外结合,读课外文学可以课内外结合。把看似庞大的工程逐层分解,学生课外学习的时间每天不会超过半小时。③把学生该干的事“承包化”。生字、生词、文学常识、阅读理解、创新设计、课文总结、课后练习等分别承包给24位同学检查,另有6位同学分别检查这24位同学,他们既是检查者又是被检查者,相互制约,不会包庇。其他的事也可放手让学生去做,使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④每位学生随时可以就文章中的某些问题上讲台阐述或讲课。⑤教师及时抽查,思考自己的教学思想有没有疏漏,没有落到实处的地方如何补救。

经过一系列的“定位”教学,学生已能自学80%的知识,剩下20%的知识由教师讲授,教师节省的大量时间可以用于研究新教法,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资料:

[1]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郅庭瑾.多元智能教学[M].天津:天津出版社,2004

[4]唐晓杰.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自学新课程定位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