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学语文古诗词格律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探究

2015-03-31苏州大学文学院刘舒宁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格律苏教版古诗词

苏州大学文学院 刘舒宁

一、引导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学习古诗词律诗的基础

1.使学生了解古诗词的文化背景以及历史底蕴

诗歌的产生源于劳动,最初只是劳动人民为了提高士气,鼓励彼此而创作出来的原始诗歌体。随着时间的迁移,文化的进步,诗歌不能完全满足简单的语气词,人们在原始的古诗词中逐渐添加了自己的风格以及自己的思想内容,通过自身环境以唱的形式创造出不同的诗词。但随着文化变迁,有些传唱的诗歌以类似现在的抒情散文的形式变为静态内容,以文学形式呈现我们眼前。从《诗经》之后到两晋结束都没有太严格的格律约束,南北朝已经形成了近体诗最早的雏形。依照时代的要求,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没有格律规范的诗句,唐代贞观年间经济繁荣昌盛,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对外开放,于是诗歌与唱歌、绘画、舞蹈有着密切联系,许多诗作被谱写为类似现在的歌曲,然后让乐师和歌姬弹出来或者舞出来,这样就促使格律对于古诗词创作有着规范作用,影响了格律在古诗词的地位。唐代国富民强,民间娱乐逐渐昌盛起来,词最早的雏形就是从民间流行起来,格律诗逐渐达到了成熟的地步。

2.使学生了解学习古诗词格律必备的自身条件

教师必须引导中小学生掌握《汉语拼音方案》,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声母、韵母、声调,了解汉语的基本语法、词性,能够熟练地鉴别出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副词、介词、助词。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两首古典诗歌《锄禾》和《悯农》就符合最简单的古典诗歌押韵规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中第一、二、四句尾字“午”“土”“苦”韵母相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首句并未押韵,二、四句尾字“子”“死”韵母相同,为押韵,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

再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三册里杜甫律诗的代表作《登高》是典型的七律平仄格式。音步在七言诗中主要分为四种形式,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三册选取的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2-2-2-1),“一弦一柱思华年”(2-2-1-2);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天祥《过零丁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3-1-1-2))。

二、赋予古典诗词生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古诗词格律,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慢慢引导学生进入正确的轨道中,鼓励、夸赞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呵护他们的自尊心。

1.激励式评价提升教学氛围

例如,教学杜甫《望岳》时,笔者先引导学生自行朗读、讨论。然后笔者提问:“通过学习首诗,诗人大致传达给我们什么思想?”学生回答后,笔者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且赞扬了学生,对学生的未来给予了更深刻的期望与鼓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学生从怯懦不敢回答问题到敢于抢答问题,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2.引导性评价提高教学深度

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以及学习要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地寻找一些对课内古诗词学习有帮助的资料,教师从中引导取长补短,和学生一起学习。

例如,学习《望岳》古诗中,诗人在古诗里提到了很多赞美国家大好河山的诗句,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且模仿诗人的诗句,结合课外其他描写赞美大好河山的诗词创作符合学生自己思想、环境、处境的诗词。

3.利用古诗词格律的自身魅力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着规范的格律的古诗词通常可以使人感受到像优美的、音乐般的、轻柔乐感和节奏感,使学生不仅学习了古诗词,还听到了很多陶冶情操的“歌曲”。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结束一天的学习,从强硬学习到主动欣赏学习。

[1]刘雪华.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方略探索[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A),2014

[2]李海林.“语文内容”研究的进展、问题及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10

[3]王荣生.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J].语文学习,2010

[4]王荣生.该如何面对“语文教学内容”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2010

[5]许令周.浅谈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J].武汉:文学教育(上),2012

[6]陈际深.新课标对中学古诗词教学的新要求[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3

[7]Nonent M,Ben Salem D.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iddle school ancient poetry teaching[J].Read Write and Count,2014

[8]赵珊珊.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研究[J].广西师范大,2012

猜你喜欢

格律苏教版古诗词
論詞樂“均拍”對詞體格律之投影
踏青古诗词
格律诗词中散文化句式小议
宫毯:所谓礼仪尽在脚下方寸格律间
谈诗词格律的极端化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