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探索

2015-03-31陶卫平

大众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心院校人才

陶卫平

(钦州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探索

陶卫平

(钦州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社会需求、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促使社会对高校培养的工程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国家对工程教育的改革,本科院校建设工程训练中心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工程训练中心主要以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文章主要探讨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理念和建设目标、建设现状、建设方向等。

本科院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探索

目前,我国本科院校的工程训练正处在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向符合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环境的新兴教学模式转变的阶段,大部分学校通过引进先进的工程技术、工程设备,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增加资金投入建成了工程训练中心。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也不例外,乘着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东风,也陆续开始组建工程训练中心或不断加大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力度。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1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理念和建设目标

1.1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理念

在五十年代初,工科院校大都建立了金工实习基地,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改革、教学体系的改变,金工实习基地逐渐变成了本科院校的工程训练中心。虽然金工实习基地用本身积累的经验为工程训练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但是一些落后的方法也会成为工程训练中心发展的阻碍,所以新的社会经济环境、新的教学改革方向和社会对工程人才的要求是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理念产生的依据。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应树立以下理念:(1)工程训练中心要把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目标;(2)工程训练中心要在大制造、大工程的背景下,向学生讲述现代社会最新的工程信息、工程技术等可以拓宽学生眼界、拓宽学生思想的知识;(3)要把本科院校的工程训练中心打造成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敢创新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基地。

1.2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目标

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应该把提高学校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努力把中心建成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必备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作为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目标。

2 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现状

2.1工程训练中心的设备落后

对于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资金限制,工程训练中心的设备是比较落后的。例如:有些本科院校的数控机床,使用的年限较长,故障出现率较高,数控技术落后。学生不能掌握先进的工程技术,就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工程技术易与社会先进的工程技术脱轨。

2.2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比较传统

有些本科院校依旧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内容单一,只把提高学生的工程技能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实践能力,这样的教学管理模式易培养出单一人才而非社会需要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2.3工程训练中心的师资力量较弱

工程训练中心要培养的人才是具备综合素质的工程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受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影响的。然而现在有些部分院校的教师工程知识水平有限,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能“授人以渔”,很难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工程人才。

3 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方向

3.1创新工程训练中心的管理体制

创新管理体制需要结合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特点,符合工程训练中心教学育人的要求,能够推动工程训练中心获得持续的发展,管理体制创新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式:(1)推行人事方面管理机制。工程训练中心推行主任负责制度,主任需及时发现工程训练中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学校应给予中心主任聘用技术人员、解聘不合格人员、控制研发经费的权利。(2)对工程学科实行科学管理体制。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和经济改革方向,对工程学科进行合理的调整,通过对新科目和交叉学科的研究管理,制定出全面的工程学科管理计划。

高校应该建立与企业工程环境相同的工程训练中心,为了营造出与社会中的工业环境相同的氛围,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1)按照企业工程的内外部环境设计学校的工程培训中心。(2)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教学管理,教师和学生要统一工作服装,按照社会企业的坐班制度进行上下班。这样通过创造一个类似于真实的企业工程环境,可以提高让学生熟悉工程环境,提升专业水平。

3.2工程训练中心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推行实践教学

地方本科院校工程训练中心推行实践教学,是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它能推动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教学理念要以工程训练为主。在大工程、大制造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该着重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工程意识,以“实训要科学,操作技能要锻炼,利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理念,提高学生的工程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作为教学理念,完成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

(2)要建设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师资力量是影响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实践指导是实践教学的三大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实际的工程操作经验,先进的工程技术理念,能够结合知识与实际打开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这也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建立有效的激励体制、建立公平的职称评定标准,以此提高教师学习的动力,提高授课积极性。

(3)培养工程能力是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实践教学的最根本目标。学生只有掌握了工程能力、工程意识,创新能力,才能成为优秀的创新型技术人才,才能立足于岗位,推动企业发展,为祖国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要想提高工程能力、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就需要做到以下两点:①工程意识方面需要做到:学校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加深实训教学的内容和指导;营造逼真的实践教学环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工程事物的了解,对学生提高工程意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②培养优秀的工程师是地方高等学校进行工程训练的重要目标,优秀工程师应具备对企业出现的实际工程问题能够进行合理、正确的分析并快速解决的能力;具有开发、创新工程技术的能力和意识;要有协调合作的能力。

3.3加强校企合作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工程制造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院校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端人才建设了工程训练中心,然而学校在加强校内实践训练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校企合作的模式有以下几方面:(1)人才培养目标要统一。学校的职责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企业的目的是通过选择高等学院的人才提高经济效率,学校和企业只有加强合作,通过对教学环节、实践能容共同的安排,才能取得双赢的局面;只有加强校企合作,学生走进真正的企业工程环境内,才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提高实践能力,才能了解在真正的工作岗位上欠缺哪些专业知识,才能在毕业之后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让企业满意。(2)学校和企业要共享资源。企业在工程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高校可以在技术培训、技术支持、技术咨询等方面给与企业帮助;企业可以向学校提供实践学习场地和工作岗位,并让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作人员指导学生学习。(3)要将校园、企业二者的文化进行融合。学校和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同的优势。将学校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践知识相融合,将学校的教学育人环境和企业的工程制造环境相融合,将学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相融合,以此推动企业文化走进校园,促使学生更好地把控未来职业方向以及职业要求。

4 结语

现代工程企业要求工程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水平和知识技能,还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具有市场意识,懂业务流程,懂企业管理知识。在这样的人才需求背景下,我国的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应用型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改革方向,把培养复合型应用工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改进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体系,不断进行创新实践,努力打造一个国家级工程训练中心教育基地。

[1] 吕明,杨胜强,白薇.创新理念下的工学类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4):31-33.

[2] 汪全友,赵建平.基于校企联合培养新机制的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21):25-28.

[3] 钱俊,周继烈,徐建忠.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和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2):124-126.

[4] 惠记庄,曹杰,纪真.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实验区的探索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3):111-113.

[5] 韩现龙.地方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8):41-43.

Local colleges of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exploration

Social needs, the changing economic environment, commun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the culture of engineering talent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to promote the country's reform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olleges construction training center is the demand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is mainl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works, engineering practice, innovation as the goal. Construction concept and construction goals of this article discusses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training center construction status of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in the direction of three aspects.

Colleges;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s; construction exploration

G64

A

1008-1151(2015)06-0136-02

2015-05-12

陶卫平,女,广西钦州人,钦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

猜你喜欢

中心院校人才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