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走出县级电视台“新闻报道”困境
——以户县电视台为例

2015-03-30王怡萱田龙过

戏剧之家 2015年4期
关键词:户县新闻线索新闻节目

王怡萱,田龙过

如何走出县级电视台“新闻报道”困境
——以户县电视台为例

王怡萱1,田龙过2

(1.陕西科技大学 设计与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701121;2.陕西科技大学 文化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随着专业技术需求的不断提高,县级电视台由于资金链不足、人员缺失等因素,再加上目前市场经济的挑战,陷入了节目单一、受众越来越少、领导无奈的窘境。本文以户县电视台为例,分析了目前县级电视台的瓶颈,并提出了突破陈旧思维方式的创新策略。

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困境;创新策略

一、县级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新闻本该是记者跑街跑来的,但在户县电视台实习后才发现,“闭门造车”是台里从业人员的通病。当领导不出门“走亲戚”时,大家都一个劲埋头想新闻,制造新闻,经常是写完新闻稿,按照稿子去拍新闻,而不是走出门用眼睛用心发现新闻。纵观县级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节目类型单一

就户县电视台来说,占比重很小的民生节目还多以报道节气、养生类稿件为主,对受众来说毫无吸引力。每逢周末,由于客观因素限制,总是将曾经播出过的新闻稿件拿出来反复播放,枯燥乏味。

(二)不敢说“真话”

相信许多县级电视台和户县电视台一样,以传播“正能量”为主要目的,像一些腐败贪污、黑作坊、拆迁、车祸等等负面新闻的曝光从来都不会被当作新闻素材。即使在现场把新闻拍了,也只会被保留成资料,石沉大海。新闻报道应该是以事实说话,而由于县级媒体在各职能部门中的威信太低,曝光力度弱,所以就造成了这个不敢报、那个不能报的局面。

(三)资金短缺

户县电视台的资金大多数都是靠县上财政拨款的,虽然也设有广告部,但是播出的广告大多数都是卖药、治病的,受众极少,导致广告收入也少。

二、县级电视台新闻报道创新策略

(一)把镜头转向基层群众

县级电视台应该坚持“以民为本”,而不是每天都在追踪报道县级领导干部,新闻要把镜头对准基层群众,以平民百姓的视角真正关注和了解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让人民群众成为新闻的主角。

对于每天不可缺少的会议新闻要突出重点,做到少而精。对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会议要报道深、透。同时,要让基层群众展露在电视屏幕上,听听他们的声音。再次,要接受群众提供的新闻线索,从中挖掘新闻点。

(二)立足本土,彰显县域特色

县级电视台由于其地域性,具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语言习惯、产业品牌等,这就形成了新闻素材的独享性。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条件,成为县级电视台彰显县域特色的制胜法宝。

县级电视台在进行经济新闻报道时,要紧紧围绕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对县域经济的宏观走向、经济动态、特色产业、市场信息加以报道。例如,户县电视台近几年紧紧围绕以“设施农业、户太葡萄、规模养殖”为重点,加快建设三个示范区,发展壮大三条产业带进行多角度多侧面报道,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经济新闻编采人员要懂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报道规律和受众接受心理,尽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满足本县群众的知晓、认识、学习等需求。

(三)加强深度报道

县级电视台是最基层的电视媒体,离电视受众最近,最能及时准确地倾听和体会群众的呼声,所以县级电视台较省市媒体来说,最能从群众身上搜集或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更能做出贴近群众生活、有极大吸引力的新闻节目。所以,县级电视台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优势,深度挖掘新闻线索,打造亮点节目。

(四)建立竞争机制,多劳多得

县级电视台大多数属于事业单位,但与其他事业单位相比,劳动强度却要大很多,所以在分配制度上,应采取多劳多得,而不是平均主义的做法。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制定相关的激励惩罚规章制度,实行按劳取酬,以制度规范人,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新闻节目的质量,增强新闻单位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1]李翠萍.谈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发展[J].新闻爱好者,2008(01).

[2]魏玉霞.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农村报道[J].青年记者,2009(20).

[3]张立伟.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王怡萱,女,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设计学(文化产业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

田龙过,男,陕西科技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传媒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G219.27

A

1007-0125(2015)02-0083-01

猜你喜欢

户县新闻线索新闻节目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户县农民画的现状、瓶颈和发展对策
户县葡萄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电视台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有效途径研究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
新闻线索的筛选与运用
做发现和甄别新闻线索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