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实践思考

2015-03-27

甘肃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情感体验教学评价教学情境

【关键词】 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教学情境;情感体验;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4—0039—01

情感教育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是产生新品质的过程,也是教师在尊重学生情感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图文并茂,任何一首诗、一幅画、一篇文章,都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挖掘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因素,渗透思想教育,促进小学生情感建立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谈一谈自己的浅见。

一、优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情商

据心理学分析,儿童的情感往往比较肤浅,他们的面部表情便是他们的晴雨表。低年级学生的情感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受教师情感的影响,也容易被课文中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所感染、支配。因此,创设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情境,营造一个适宜的氛围,不但能有效调动和活跃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起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根据学生身心和情感发展的特点来编选的,其中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如,《风筝》表现了少儿的童真无瑕,《珍珠泉》表达了小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虽然低年级课本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无不是作者情感的产物,而要让作者的情感被小读者感受,并有所体验和感悟,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好文章的动情点,做好与学生进行情感撞击,并达到共鸣的充分准备。

二、增加情感体验,塑造健康人格

语文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教师满堂唱独角戏引不来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更不用说达到什么教学目标了。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教师费尽心思创设情境就是为了让学生触境生情,积极地参与进来,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最终深刻地体会到文中的情感。当然,教师还应通过文中的真善美去培养学生的人生境界,丰富学生美好的内心,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经验以及智力水平的限制,情感还不够深刻,很多时候还不能理解文中作者的感情态度。如,课文中战斗英雄不屈不挠的斗志,科学家废寝忘食、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医生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感等等,这些感人的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假如未被充分挖掘,就不能丰富学生的情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倾情钻研语文教材,在情感的催化下潜入教材深处,探得其中的意蕴和境界,将自己的情感与教材的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然后用自己的灵魂碰撞学生的灵魂,最终激起情感的火焰。

三、完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偏重于认知方面的定量评价,忽视了情感因素的存在及其作用。有鉴于此,教师在评价时,不仅应该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性,而且应关注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学生的认知是否达到统一。情感教育作为语文教学全面发展的关键,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看法、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总之,小学生是一个有着自身独特情感特征的群体,他们在自己和他人的世界里体验着情感,表现着情感。语文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尽可能让学生领悟语文中所蕴涵的真、善、美。因此,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在教师的呵护下,拥有一个更为绚烂的情感花园。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情感体验教学评价教学情境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