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5-03-27邱彩燕

甘肃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数学教学培养

邱彩燕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4—0096—01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当前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设法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由于智力水平、行为习惯、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之间必然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乐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大声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向教师提出不同的想法。教师要允许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个性化的理解、表达和应用,允许学生存在不同的推导过程、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解题思路、不同的解答结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主参与,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表现,学生的创新才能迸发出来。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笔者出了两道题:一是有8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有多少种拼法,每种方法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另一题是在一个正方体的八个角上截掉8个小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自主讨论,得出了第一题有3种拼法,第二题表面积不变,体积减少8个小正方体的体积。通过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都能有意识地进行创新。

二、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想创新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果能组织游戏活动,将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中,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教学“加法各部分的关系”一课时,笔者从学生感兴趣的猜数游戏入手。先算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定数量的玻璃球,让学生从盘子中任意取出几个,笔者都能猜中学生手中有几个玻璃球。学生感到很好奇,反之笔者来取玻璃球让学生猜,学生猜中的不多,这是为什么?笔者让学生两人一组,拿出学具相互猜一猜,不一会学生就发现了教师的秘密。学生们迫不及待地说出了:“我知道了,老师知道一共有多少个玻璃球,又数了还剩的玻璃球个数,就很快知道结果。”这样教学,既给学生创设了愉快的课堂环境,又给学生提供了探索的平台,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敢创新

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平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设计一些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解法的开放性练习题,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当然,练习的设计应体现层次性,也要有针对性,而且练习题的难度要适当。

如,教学完“解决工程问题”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一段公路,甲队独修15天完成,乙队独修10天完成,丙队独修12天完成。之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了如:甲乙丙合作每天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三队合修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天完成?甲乙丙合作4天,还剩多少没有完成?甲乙合作4天,剩下的由丙单独做几天可以修完?等问题。

四、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爱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绝对不能直接给出结论,而是要鼓励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在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说理中,点燃思维的火花。教师还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教学生活化。同时还要组织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探索之中。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时,让学生把圆柱体切一切、拼一拼,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从而得出圆柱体的计算公式 ……”。这样的课堂交流场面经常会出现“我发现了……”、“我发现了……”的话语。正是通过这样的实践和交流,学生获得了新的启示、新的感悟,形成了新的知识、新的经验、新的智慧。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数学教学培养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