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与思

2015-03-27崔斌

甘肃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高效课堂新课改

崔斌

【关键词】 新课改;高效课堂;激发兴趣;

特征;内涵;抓手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4—0065—01

高效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学生是课堂舞台的主角,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具有生命活力。那么,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劲的生命力呢?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有了兴趣,才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提高效率的法宝。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和质量,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才能引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处处开启学生的心智,课课给学生以知识、方法及新鲜感,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自觉地获取知识和养成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领会高效课堂的特征: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

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会激发潜能、乐在其中、带来效益、生成能力。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学习如饮甘露琼浆,变“怕上学”为“怕下课”。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课堂价值尽在“不可预设”的“现场生成”上,一切的预设应服务于现场,而不是服务于预设。高效性体现在教师教学行为的高效成分大,学生的高效活动时空所占的比重大,教学相长的实现程度高。

三、认识高效课堂的内涵: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超市:体验的是对“学生”和“学习”的尊重性、选择权、自主性、丰富性和多义性。狂欢:从“知识”到“生命”,课堂立意的变化带动课堂价值追求的“质变”。课堂是学生成就人生梦想的舞台,是展演激扬青春的芳草地,是放逐心灵的跑马场。

不同的学生可以在“超市”里获得不同的东西,他有充分的自主权,才能有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我们何必非要“塞”给他东西?只要我们组织好“超市里的商品”,让它们琳琅满目,摆放有序,一目了然,恰当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一名优秀的引导员,这样我们的学生就能愉快地、高效地找到他所需要的东西。适当的肯定和表揚,也会让学生对“超市里的商品”流连忘返,甚至忘记吃饭和睡觉。学生在同伴中的充分表现,更能让学生展演激扬青春,放逐心灵!

四、注重高效课堂的抓手

导学案与学习小组的建设是高效课堂的主要抓手。课堂要高效,我们不能简简单单认为课堂上老师占用的时间少了就高效了,必须要有导学案及学习小组的支撑,自主学习是关键,合作创新是核心,练习检测是巩固,评价反思是提高。因此,课前老师必须要有扎实的准备工作。如,我们学校从去年开始好多班主任也在尝试班级的学习小组建设:我们看到有的班级把六张桌子摆在了一起便形成了一组,这样整个班级便分成了八九个小组,也有的班以现成的每一列为一小组,当然还有以其他方式分组的,但要重视小组建设要异质搭配、同质结对,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小组成员要坐在一起,便于随时合作讨论。

总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素质教育的核心阵地在学校、在课程、在教学。高效课堂追求的是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中心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师只有做到了转变观念、合理设计教学目标、灵活取舍课堂环节,营造出民主快乐的课堂氛围,才能让课堂真正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高效课堂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