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意笔人物写生教学探析

2015-03-27脱立中

甘肃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技法中学

脱立中

【关键词】 中学;意笔人物写生;技法;

特点;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4—0055—01

意笔写生又称慢写或水墨写生,是中国绘画艺术各个门类中发展缓慢、难度较高的画种之一。其采用传统肖像画的形式,作为基础训练的重要方法,能够深入学习造型规律,处理形神关系,锤炼笔墨技巧。它既能练造型,又能练用笔;既能练用墨,又能练写神;既能练用色,又能练用意。

一、意笔人物写生技法及特点

意笔人物写生,以传统的水墨画的形式和技法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并将作者的感受融入,表现出人物的形神关系,以笔为其骨,以墨为其肉,笔墨互用,使其形象生动而有活力。

1.意笔人物写生中要特别注意人物的特点和精神面貌。在用笔墨表现时,特别对人的眼睛和脸部特点要强调,它是意笔人物画造型传神的重要语言,是传神的地方。如,画眉毛要围绕眼睛去表现,注意局部的深浅、干湿、对比;鼻翼与嘴要有联系,还要注意五官和头发的关系;笔调、笔线尽量要一致,衣服的表现要尽量放松,发挥出笔墨效果等。为了追求笔墨效果还可以把宣纸打湿,用浓墨干笔去表现,墨色不停地渗化可获得水墨淋漓的效果;同时还应注意基本形,注意肩部、腰部等关键部位环节上形的控制与笔墨的统一。

2.意笔人物画用笔与用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笔无墨不能显。要用好墨,首先要懂得墨性,墨的性质可分枯、干、润、湿、漓五种,用以表现各种不同质感的形象,如干燥与湿润、粗糙与光洁、苍老与稚嫩等。枯墨,适宜表现老人干枯苍老的皮肤及粗糙的衣物。干墨是墨中水分极少,用笔时常出现一些飞白墨汁。干墨可分浓干墨和淡干墨, 浓干墨适合表现人物的须发及粗厚的衣服,淡干墨适合表现人物脸部及衣服虚和轻的质感,更适合用于皴擦。润墨为干湿相宜。不干不湿之墨,作画时墨痕无飞白而略有水晕之感。这种墨使用最广,一般人物的脸及衣服的大部分内容均适合表现。湿墨是笔中水分多于墨的比例,湿墨由于水分在纸上自然溶化,笔痕出现明显的墨晕,适合表现比较光洁、稚嫩的物象,如妇女、儿童的脸部,丝绸等轻薄的衣服。漓墨为水气淋漓之墨,笔中水分饱满,墨色轻淡,适合表现烟雾水气及人物的渲染。墨的干湿枯润在画面上的运用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太枯则无气韵,太湿则无骨气,干多则无趣味,润多则无纹理。

二、 中学意笔人物写生教学现状

虽然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想的人物以及环境用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体现出人物造型活动的乐趣,传递出思想和情感,但很多教师还是老一套,注重的只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教学内容往往仅局限于教材和书本,不能很好地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只是跟随自己“依葫芦画瓢”。在这种概念化、程式化的学习方式下,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空间、表现空间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学生不喜欢画人物画。甚至有些教师觉得进行意笔人物画教学所要带的学习工具多,又要找模特,又要进画室,很麻烦,所以很少进行此项活动。

三、提高意笔人物写生教学实效的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认识到学习任务的意义时,就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学习起来便感到其乐无穷。由于学生对意笔人物十分生疏,如果以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让他们机械地临摹老师的范画,学生就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以下几点:一是采用尝试法进行教学。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尝试体会使用宣纸、水墨的趣味,感受人物的特征,从中找到乐趣,然后再进行适当地示范,让学生来尝试作画,体会画国画的墨趣;二是采用多种表现方法。如采用揉纸法、填色法、点染法、晕色法、平涂法、擦染法、洒落法等,让学生利用各种表现手法來对心中的人物进行描绘,使之能获得成功感,增强表现热情。

2.让学生在生活中学画。艺术来自于生活,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艺术。如果国画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的生活,相信学生会更加喜欢,更乐意去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让学生深入生活,让学生的作品可以表现生活中的人物、环境,也可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愉快的星期日、乘凉晚会等,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自由发挥提供广阔的天地,这样学生的创造思维才能得到培养。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技法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石门铭》技法探微(二十四)
王旭东山水画技法(十二)
精通拍摄技法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