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院校网络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5-03-27苏亚涛

关键词:网络教学计算机问题

论高职院校网络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苏亚涛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亳州236800)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各高等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教学课程。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人数早已过千万,如何为这个数字庞大的学生群体提供有效的教育,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已经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丰富学习资源。作为高职院校的老师,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揭示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网络教学;计算机;问题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各高等院校都普及了计算机教育。但是,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的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要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做好权衡。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相关知识和技术都处于不断更新变化之中,而很多学校的教育往往跟不上这种变化,培养出来的学生永远走在时代的后面。这些都是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能够明晰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现状,对于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二、高职院校网络教学概述

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主宰着信息的传播,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需要培养高水平的计算机人才,大力普及计算机网络教育。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所谓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就是对计算机网络的作用、现状、发展、功能、基本概念、不同的网络配置、不同线路的工作原理与使用等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概念,能够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操作和使用。例如对局域网、广域网的特点,TCP/IP协议不同层次的功能、ADSL的连接安装等进行教学,通过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践训练,夯实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计算机网络教学有着理论性和实践性两大特点。理论教学是基础,只有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运行原理、不同的参数等讲解到位,学生才能知其所以然,才能在后续的实践中有进一步的学习和提升。实践教学是计算机网络教学的重点,职业院校本身就是为了培养技能型人才,而计算机网络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无论理论知识学的多好,不通过实践训练都没有实在的意义。因此,计算机网络教学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下文将进行具体的分析。

三、高职院校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

部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还沿用着传统教学方式,老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讲,学生带着耳朵在下面听。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本来就容易分散,计算机理论知识又是极其抽象的概念,仅靠耳朵听根本不能理解掌握,更别提将这些知识用于实践中。虽然老师在黑板上讲得头头是道,协议的原理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应该如何操作等,但是学生没有直观的感受,没有具体的案例去分析理解,根本无法对这些理论知识进行消化,虽然听进去了却不能够成为自己的知识。其次,目前的高职院校都是以被动学习为主,忽视学生的主动学习。老师在教学时都是单方向的知识传输,对于引导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使用较少,即使有使用也只触及皮毛,没有发挥不同教学方法应有的作用。最后,老师不能够根据教学的内容灵活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适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如前期的基础知识应该以系统性讲解为主,老师帮助学生把知识架构建好。而对于ADSL等用户路线的学习则应该以实训为主,让学生在具体的接入图分析和操作中来掌握知识。对于一些典型的问题则需要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经典案例来让问题明了。不同的知识点针对不同的学生都应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还不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

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高职院校的教育又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放在重要位置。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部分院校限于教学环境,一味向本科教育靠拢,重理论轻实践。虽然很多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但是对于为什么开设这门课程,目的何在,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教学目标定位偏差导致教学任务不明确,教学过程中仅仅是简单地对书本知识进行讲解,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作用。学生在长时间内得不到实践训练,不仅动手能力生疏,对于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受到影响。除了实训课程的缺失之外,目前的高职教育对于学生拓展能力的培养也有待提升,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处于老师的安排之内。真正的学习是对学生的引导,是学习方法的学习,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学生不能够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拓展能力,就不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再创造。

(三)教学评价方式不合理

教学评价方式决定着教学的方式与学生学习的重点,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结构失衡,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一方面,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考核仍然是以理论笔试为主,考试时间为期末,这样的考核方式忽视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轻视平时表现的考核方式也让学生钻了考前突击的空子。另一方面,为了顺应时代潮流,也为了满足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要求,学校往往强制将考核评价与资格证书挂钩。老师为了学生顺利考取资格证书,往往将教学的重点都放在了考试技巧等方面,学生也将学习的精力都放在了习题的练习上。这样考出来的证书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技术水平,尽管考取了很多证书,计算机水平却没有什么长进。这样的教学评价已经违背了“应用是目的”的初衷,使整个教学过程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泥潭。

(四)教学设备不完善

计算机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对于硬件设施的要求较高,然而由于硬件设施更新换代快、成本费用高、规模扩招过快等原因,造成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设备都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很多学校在硬件设施上的投入不足,不仅不能及时购进先进的设施,对于旧有设施的维护也不到位,教学中使用的都是一些已经过时或即将淘汰的设备,使得老师教学施展不开,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也失去了兴趣。

四、解决高职院校网络教学中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更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计算机理论相对来说比较枯燥、高深,若采取粉笔加黑板的形式,学生不仅难以理解也会觉得枯燥无味,长此以往甚至会失去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有必要更新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式教学等多种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对于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知识点,在讲解时就可以通过一些经典的案例来告诉学生知识的具体应用,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在讲解相似的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对比来帮助学生明晰不同知识点的区别与应用,例如在讲解TCP和UDP两个协议时就可以进行对比教学,向学生提问“实施视频传输、文件传输、视频监控等不同的传输方式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协议?原因是什么?”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仿真教学也是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教学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降低学校的成本投入,还能够通过仿真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并重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高职院校必须要了解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秉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才能让学生所学的知识真正有使用的价值。对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必须要加强教学,学生只有打牢基础才能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知识。例如TCP/IP协议相关的内容属于网络教学的基础内容,必须要强化学习,对于一些已经淘汰的技术如X. 25等可以从教学内容中删除,而对于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网络技术如局域网、无线局域网等要使学生加深理解。总之,教材要能够对网络知识进行合理划分,起到简单易懂地介绍网络知识的作用。此外,还要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及时让学生动手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这样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巩固,也是对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采用合理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传统的评价方式都是以理论笔试成绩为主,这种评价方式是片面的,不能够有效反映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笔者认为,要想考核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必须要采用合理的评价方式。首先要将实践操作纳入考评内容中去,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够通过评价机制来引导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让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更重视实践学习,对于理论知识做到活学活用。其次,要注重平时学习的评价,而不仅仅是根据期末的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平时考评包括学生的出勤、平时作业、学习态度等,通过建立综合全面的考评制度来监督和鼓励学生自主、持续学习,而不是考前突击。最后,鼓励学生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将资格证书作为评价的额外加分。当然,取得资格证书不是最终目标,而是让学生在取得资格证书的过程中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全面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四)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网络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硬件设施非常重要。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硬件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旧设备旧环境必然不能满足最新的教学需求。学生学习的都是已经过时的技术,使用的都是已经淘汰的机器,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投入充足的资金为学生配置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建立标准化的大型多媒体教学课堂,弥补硬件设施上的不足。只有拥有了先进的教学设备,老师在课堂上才能提高讲课的效率,学生也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操作,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才能将教学的效果提升到最大化。总而言之,学校一定要及时了解社会形势,掌握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及时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的效率。

五、总结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个人想在社会立足也必须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技能。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增强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学校一定要明晰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设备,提高教学效率,让计算机网络教学走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前面,为社会培养更多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谷岩.浅谈高职院校中的计算机网络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6,(23).

[2]王冠军.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21).

[3]石瑞华.行动导向之项目教学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硅谷,2010,(22).

[4]王霄峰.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与探索[J].大观周刊,2012,(7).

[5]鲁婕.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研究[J].华章,2014,(8).

猜你喜欢

网络教学计算机问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环节设置小议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