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设计专业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2015-03-27张洋

关键词:复合型环境设计创新性

环境设计专业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张洋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对人才需求的必然趋势。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程的设置、专业教学的实施、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及“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建立等方面,积极开展各项教学工作、丰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探索适应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创新性复合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环境设计;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文件要求,艺术学成为一个新的学科门类,相应下设的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更新为环境设计专业。专业的调整以及名称的更改,说明了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性文件在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更新,并且释放出一些新的信息,那就是专业性质、人才培养、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环境设计较以往而言,更加强调艺术设计与环境工程、技术手段、实践教学的结合,强调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就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环境设计教学还是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容易使学生养成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习惯,而且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也没有办法全面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的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现象,致使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要对人才培养及专业教学引起新的思考和尝试,力求培养出创新性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高校是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的学术组织。高校的根本任务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直接要求和有效保障。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依赖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结合学校的办学思想、满足专业的教学方法。

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从环境设计的实际出发,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学期安排、教学内容、毕业要求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考虑,突出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强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系统掌握环境设计专业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环境设计创意与制作技能,能在各类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设计机构和环境设计企业从事设计创意、制作与项目管理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还要注重更新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管理的观念,要遵循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以学生为中心,为人才培养服务,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制定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适合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当务之急。

二、加强通识教育

目前在部分高校里,特别是一些综合性高校,“院系壁垒”的情况依然存在,合力育人的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管理观念和运行机制仍囿于传统。针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专业的教育,特别是环境设计新专业的教育更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利用高校多学科、多专业的优势,加强专业结合和通识教育,增添一些与环境设计专业相关的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土木工程、建筑学等。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融合,探索符合环境设计专业特色的通识课程教学模式,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寻求符合环境设计专业的通识教育机制,使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结构,既具有良好科学与人文素养,又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创新及实践能力,为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服务。

三、突出专业教育

专业的调整其目的就是要专业特色更明显,专业特色的明显体现在专业教育上,就应该注重突出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要进行课程内容的全方位整合,突出专业核心课程,减少课程间的交叉重复,实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大课制。大课制教学是指将专业核心课程整合突出,安排在特定的学期,并且将课时增加,在进行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再分阶段设置与课程相关联的专项设计,以求将知识要点有条理、有步骤的进行梳理、讲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将课程内容融会贯通。如,将环境设计专业的室内设计设置成核心课程,在完成必要的理论知识讲授后,分阶段地进行空间设计、家具设计、色彩设计、照明设计等专题式教学,这样能使学生将相关联的知识整合,有利于发展自主学习。

在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大课制教学的同时,还要积极主动研究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特别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衔接,寻找改善和解决的方法。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中,不仅要将专业理论和设计方法进行有效的传导,还要在教学环节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和思维能力,以及对设计元素的提取、设计元素的运用及设计元素的表达等设计能力的提升。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在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中有了一个很大的推进作用。此外,还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对专业教师的授课方法和教学设计进行细致研究,拓展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手段,探寻科学的方法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促使环境设计专业能够培养出真正的专业人才。

四、丰富选修教育

环境设计专业隶属于设计学学科门类,设计学还包括艺术设计学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公共艺术专业、工艺美术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其中有许多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是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影响的。环境设计作为一个集艺术设计、环境工程、技术手段等于一身的交叉性专业,其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可以参照各专业方向特色,实现一定程度的融合。环境设计专业可以尝试丰富选修教育的模式,增加选修课程,打破专业壁垒,实行大专业的通开通选。

针对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特别是一些跨专业的选修课程,尝试探索行之有效的符合专业发展的教学方法,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发挥不同专业的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权和个性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未来职业岗位变迁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同时,对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创新性复合型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和回访,收集相关的信息,总结教学经验,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做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五、强化实践教育

根据社会需求,加强实践课程的改革,强化实践教育。对照环境设计的专业特点,整合、规范专业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强化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教育。进一步建立高质量的实践基地,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广泛参加相关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的前提是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鼓励学生运用“已知”探索“未知”的精神。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教师只是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要把握学生的思考和行为方式,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此外,可以尝试增设实践教学时间,实行弹性学制。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教育是具有长期性和长效性的,而目前许多的专业实践项目受到时间的限制和场地的制约,教学内容无法全面实施,严重影响着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尝试实行弹性学制,放宽实践教学的时效,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实践教学的时间,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和各种社会资源,实现融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及“产学研”于一体的开放性大实践教学体系。

六、尝试“工作室制”教育

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了加强实践教学效果,可以利用高校的学术资源和学术团队,建立专业工作室,尝试“工作室制”的专业教育。“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就是依托专业工作室,结合实践设计项目,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形式,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向项目实践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转换,由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过渡为开放式的实践项目教学方式。

“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主要通过采取与市场化项目一致的运作形式,针对课堂教学内容、社会实际设计项目、虚拟设计项目或设计竞赛项目等,由专业教师与学生组成项目团队进行项目的运作工作,开展对实践设计项目的调查、研究、讨论、设计、评价、运用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在项目运作时,教师主要负责项目的来源,并根据不同性质的实践项目组建相应的师生项目团队,负责项目的整体运行、指导及控制。学生根据实践项目的需求,完成项目设计的整体实践工作,并及时做好项目的整理和总结工作,为其他设计项目的顺利开展积累实践经验和设计手段。

为了保证实践设计项目的持续性和工作室高水平成果的培育,除了在项目运行过程中要强化凝练实践设计项目团队外,还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及考核机制,创造良好的学术气氛,以确保实践设计项目的有效开展和工作室的高效运转。同时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中可尝试引入一定的市场化竞争机制,在同一工作室进行同一实践设计项目不同方案的竞争,或是在不同的工作室进行同一实践设计项目的竞争,以促进工作室健康有序发展和高水平设计成果的涌现,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项目与团队之间的双向选择。

通过建立“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利用专业基础教学和实践设计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断的探索和完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建立符合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出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七、结语

环境设计专业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要求,这是一项相当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者,要引起新的思考和研究,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改革和教学讨论,尝试新颖的专业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能够全面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创新性复合型专业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的有效道路。

(注:本文系2014年度湖北经济学院教学研究课题基金项目“设计艺术学科校企协作产学研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023)

参考文献:

[1]吕永中、俞培晃.室内设计原理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霍珺、韩荣.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分析[J].山西建筑,2010.

[4]杨冬江.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与社会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复合型环境设计创新性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乡村传统民居环境设计改造与保护略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计算机公共课复合型数字档案袋的研究与开发
环境设计理念下的城市中心建筑设计
如何做优秀的企业政工师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