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枷锁下的自由——《一位女士的画像》

2015-03-27田爱青

关键词:伊莎贝尔枷锁束缚

田爱青

(忻州师范学院 英文系,山西 忻州034000)

亨利·詹姆斯出生于一个家境殷实的知识分子家庭,但是由于父母之间的矛盾经常争吵,对其内心产生了巨大影响,成年后詹姆斯游历欧洲,为其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一位女士的画像》就是以欧洲的思想文化为背景,以自由独立为主题,使用“另类语言”编织了一个别样的心理世界,在大众普遍的认知中,“自由”是物质世界中的自由,可能面临着各种束缚和枷锁,但是真正的精神世界的自由,是不易被枷锁束缚的。里维斯曾评价《一位女士的画像》说:“这本书之所以伟大,在根本上乃是取决于它所代表的那种包容性的和谐性。”枷锁下的自由将包容性与和谐性完美的结合了起来。

一、《一位女士的画像》之双向主题的表达

《一位女士的画像》打破了传统的小说写作模式,完全根据主人公的心理世界构建作品的脉络,詹姆斯设定的伊莎贝尔是一个“敢于向命运挑战的少女形象”,在19世纪的欧洲世界,正在经历着一场特殊的文化运动,两个不同的世界存在着强烈的世俗偏差和观念差异,这一形象的创造打开了另一扇关于女性的、与众不同的大门,作者通过强化主体意识淡化故事情节的方式,表现了作品的双重主题,为现代主义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开创性的借鉴意义。首先,自由与独立的意识开始萌芽。伊莎贝尔是一个向往自由、追求独立的姑娘,代表了当时社会极少数的“新时代女性”,但是由于没有理论的支撑和指导,他们的追求之路往往是充满挫折的。其次,束缚与禁锢的障碍难以打破。伊莎贝尔的追求最终从表面上看是失败的,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独立,但是从精神层次来看,她是成功的,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束缚住一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

二、《一位女士的画像》之“枷锁”解读

(一)枷锁一:社会环境的束缚

1.思想观念与正统权威

《一位女士的画像》诞生于19世纪的美国,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下女性地位十分低下,一般都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在经济和生活上依靠男人,女性得不到真正的自由和独立,作品中的主人公伊莎贝尔却博学多才、活泼好动、向往独立、追求自由,但是这种自由独立的精神势必要成为时代的牺牲品,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正如拉尔夫所说的:“你要亲自见识世界,但是办不到,你的希望使你受到了惩罚,习惯势力的磨臼辗磨着你。”首先,当时社会虽然有一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开始脱离男人的掌控,谋求独立发展的空间,但是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中,温柔贤惠、乖巧且顺从、纯洁善良等依然是一个淑女所应具备的品质,传统思想和观念就如同一只破旧的网,严重的束缚着伊莎贝尔追求自由的脚步。其次,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需要极大的勇气,但是正统权威将很多品德的规范和价值的观念强加在女性的身上,阻碍了新思想的发展,伊莎贝尔不但得不到支持,反而会受到很多异样的目光。

2.金钱财富与物质资源

伊莎贝尔宣称对物质财富毫不在乎,但是在其追求自由独立的路上,金钱却起到了重要的束缚作用,甚至改变了这个女人的命运。伊莎贝尔的表哥拉尔夫也曾为了帮助伊莎贝尔将父亲很大的一笔财富赠与了伊莎贝尔,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男性将金钱看作是一种权利的象征,而伊莎贝尔作为女性,却不知道如何使用这种“权利”,此时的金钱不再是帮助她起飞的翅膀,而是沉重的负担。当她遇到一无所有的奥斯蒙德时,找到了释放的机会,“她要帮他把船推进海里,她将改善他的命运,她觉得爱他是一件美好的事。”但是这是一个错误的抉择,正如她的朋友所说:“对于像伊莎贝尔这样的姑娘,这笔巨额财富只能是一种暗藏的诅咒。”正是金钱的影响,婚后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美好,的反而让她与她所追求的自由独立背驰而行。

(二)枷锁二:性格缺陷的束缚

伊莎贝尔的性格缺陷主要体现在“过分的沉溺幻想”和“严重的自我意识”两个方面,习惯性的沉迷幻想,不能够将这种独立自由的意识和真实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就成为了一种心灵上的束缚;敢作敢为、冲动自我的性格特点也束缚了伊莎贝尔伊莎贝尔追求自由和独立的行为。第一,伊莎贝尔严重的自我意识,过分强调自我的存在,从而忽略了追求的本质。例如,在表哥拉尔夫第一次见到伊莎贝尔时,无意说道:“她(指姨妈)收留了你。”伊莎贝尔便立刻反驳道:“你的意思是她收养了我,是的,她喜欢当保护人,她也待我非常好,但是……我更重视我的自由。”可是说她有一种强烈的自尊心,但是更重要的是浓烈的“自我”情绪遮盖住了自由独立的追求。其次,伊莎贝尔强烈的渴望去体验人生,甚至是不顾一切的,她屏蔽了周围人的一切意见,哪怕是正确的也视而不见,自负的个性已经预示了追求自由的失败。

(三)枷锁三:无爱婚姻的束缚

伊莎贝尔的婚姻无疑是其最大的束缚,像鸟笼一般,将她结结实实的关在了里面。伊莎贝尔拒绝听从所有人的意见,一意孤行的选择了没有职业、名声、地位等在其他人看来理所应当应该有的一切的奥瑟蒙德,并将这一切看做独立与自由生活的开始,结果却并不像想象中的一样,她发现婚后生活“不是通向幸福的高地,它倒是通向地底,通向受束缚、受压抑的领地。”但是伊莎贝尔并没有重新回到之前的追求者的身边,而是选择了这段无爱的婚姻,让众多读者感到困惑不已,伊莎贝尔是受到了当时社会道德的绑架,道德应该是以人性为基础的,否则就没有存在额必要,伊莎贝尔最终还是没有得到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勇气,因此说婚姻的束缚是导致最终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一位女士的画像》之“自由”解读

尽管在伊莎贝尔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物质、性格或者婚姻方面的束缚,但是“自由”之光无处不在,虽然最终的结果依旧没有实现理想,但是伊莎贝尔的“自由”观念得到了升级,这比现实生活中所谓的自由来得更加珍贵。

(一)社会中的自由

在最初的人生体验中,伊莎贝尔一直是自由的。首先,其父亲送她去女子学校读书,但是不到一天的时间,伊莎贝尔便厌倦了学校的生活,因为受不了条件和规矩的束缚,便选择了退学;之后,父亲送她到法国的一个学校,但是仅仅呆了一个月的时间,再次选择重新出发,没有任何人逼迫伊莎贝尔做她不喜欢的事,这也是一种现实中的自由,她拥有选择和改变人生方向的权利;在面对商业巨子和官场精英的追求过程中,伊莎贝尔也没有受到任何人的干扰,行使了自己选择的权利,这些都是真实的自由的体现。其次,伊莎贝尔可以进行无限性的精神幻想,在思想观念上,她也是自由的。但是更多的时候她宁愿面对的是一扇关闭的门,因为她认为打开的门,展现在她面前的情境,会阻碍她自由的想象。在人生这一阶段,她并不能清楚的理解“自由与独立”的内涵,所以一直认为自己是被束缚的。

(二)性格中的自由

伊莎贝尔的性格是双重矛盾的,一面束缚了其追求自由,但是另一面却激发了她勇敢的追求自由。伊莎贝尔的性格中有着新时代女性的勇敢聪明、敢于追求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自由畅想的意念为她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但是却虚幻的世界,一个凌驾于一切实际世界的意象世界,使她对独立自由生活的追求变成了一种超然的思想观念,而其结果就是她帮打造了一个人类的生存体系之外的一个世界,但是真正的自由一定是以社会为依托的,不可能存在于另一个空想的世界中,这种精神只激发了她性格中的向往自由的因素,但是没有转化为动力。

(三)婚姻中的自由

从伊莎贝尔的内心来说,她是希望结束这段没有“独立与自由”的婚姻的,因为这和她最初的追求是南辕北辙的;但是,她实在没有办法打破内心对道德和忠贞的坚守,她认为“一切传统的礼仪和婚姻的神圣经常呈现在她的心头。背离它们的思想,使她不仅感到羞耻,也感到可怕。”因此,最后她决定为自己的错误选择承担后果,在选择承担责任的同时,其实她已经收获了真正的自由,表面上看,伊莎贝尔输了,但是实质上,直到最后时刻,伊莎贝尔才真正的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如果说婚姻束缚了伊莎贝尔的行为、金钱、言语、社交等,但是却始终不可能束缚住她的思想。

四、结语

《一位女士的画像》诞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它从侧面宣传了“女权主义”,虽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对于当时的社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真正的自由和独立,她们依靠个人的努力争取物质的独立,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这是一个社会的巨大进步,也体现了其作品的远见性。

[1]张颖.从原型批评视角解读亨利·詹姆斯的《一位女士的画像》[D].沈阳师范大学,2014.

[2]张东力,王淑东.《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亨利·詹姆斯的女性自由观[J].学园,2014,(7):57-58.

[3]魏新俊.空白、沉寂、未言——解读《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另类语言”艺术[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3):37-41.

[4]程士倩.伊莎贝尔成长之路的引路人——论《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拉尔夫·杜歇[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4):26-29,40.

[5]李静.伊莎贝尔的反抗空间和自由追寻之路——《一位女士的画像》的福柯式解读[J].名作欣赏,2012,(27):101-102.

猜你喜欢

伊莎贝尔枷锁束缚
双胞胎幼崽
离过婚的人,要如何放下心中『枷锁』?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自由博弈
22个“生命之吻”
命运的枷锁
依莎贝尔·普瑞斯勒:这一世,只需负责貌美如花
枷锁 ——阿伦德(荷兰)▲
别让亲师沟通束缚了孩子
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