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嘲笑激化成矛盾……

2015-03-27依兰县第三高级中学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小妍小李物理课

◎依兰县第三高级中学 乔 坤

当嘲笑激化成矛盾……

◎依兰县第三高级中学 乔 坤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提问某个学生回答问题,这个学生的回答与答案大相径庭,或者说话的语气和神情很有特点,那么就会有学生哄堂大笑,甚至露出不屑的目光。每当这时,回答问题的学生都会很窘,有的脸涨得通红,低下了头;有的感觉很费解,真有那么好笑吗;还有的恼羞成怒,很生气。学生的这些反应都是因为他们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觉得遭到嘲笑,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甚至觉得人格受到了侮辱,而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该如何处理呢?

我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形。那是高一的一堂物理课,上课铃响后,我走进班级,隐约感觉班级的气氛有点怪。当我在黑板上写字时,觉得下面好像有人说话,回过头却没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也就没放在心里,心想或许是因为今天课多,有点劳累。讲课时,我发现小张和小李举止奇怪,他们好像很关注对方,我提醒坐在前面的小张不要回头,然后继续讲课。当我再次转身面对黑板时,他俩突然吵了起来,两人情绪都很激动,坐在后面的小李抡起椅子就要向小张砸去,还好旁边的同学一把拦住,椅子没扔出去,但此时椅子已经刮到前座女生小妍的头了。小妍“哎呦”一声,我当时心里一惊,很严厉地大喝一声:“你们怎么回事,想干什么?”在同学的阻拦下,两名学生暂时停止了战争,但硝烟味还弥漫在整个班级。

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快走到小妍面前,真是万幸,小妍没事,只是稍微擦到一点。而这时,小张的怒火好像又燃烧起来了:“老师!他骂我死胖子。”小李也不甘示弱:“老师!他骂我小脑萎缩。”我当时很生气,心想必须严肃处理他俩。但这种情况又不能耽误学生上课,我先让班长和纪律委员组织同学自主预习,然后把他俩叫到了走廊。

我先是找他们单独谈话,小李先动的手,情绪很激动,我就先把他叫到了一边。通过小李的讲述,我了解到,早在物理课之前二人就已发生矛盾。当时我感觉自己有些失职,居然没早发现。原来早自习下课小李向班级同学请教一道物理题,被小张看见,小张很轻蔑地说:“问什么问啊,这么难的题你能做上吗?小脑萎缩的选

手,走正步都走不明白。”小李做不上题本来就很着急,听他这样一说更生气:“我做不做上来关你屁事,看你胖得像头猪,走路都费劲。”小张一听也火冒三丈,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吵了起来。后来第二堂课因为有英语考试,所以两人的战争就暂时告一段落,怒气未消的两人之后又将战火蔓延到了物理课上。再找来小张,他们两人的表述基本一致。

是解决问题的时候了,我把他们叫到一起,先是严肃地批评了他们这种行为在班级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甚至伤及无辜,差点酿成不良后果,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犯了很大的错误。然后帮他们分析这样对自身造成的坏影响。我重点强调:“嘲笑别人是对别人人格的侮辱,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又给他们讲了相关的寓言故事,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小李,小张,进入高二我们就要分班了,如果志愿不同,大家在一起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少,能在一个班就是缘分,要珍惜这份缘,把它变成美好的回忆。”我语重心长地说道。

经过这样的处理后他们的态度明显有了缓和。我知道这时说得再多,也不如让他们慢慢体会更有实效,因此我先让他们回班上课,然后密切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一天下来再没发生什么。事后,我通过班级同学了解到一些新情况,他俩“积怨已久”,谁看谁都不顺眼,专门攻击对方的软肋,后来关系越来越差。为了根除他们之间的矛盾,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其实两人之间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应该可以化解矛盾,于是我把他们安排在一桌,罚他俩值日一周。经过这次事件,我发现我的尝试成功了,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俩已经互相称对方“李哥”“张哥”。再也不嘲笑对方。他们由“敌人”变成了“朋友”。

这个成功的教育案例给我很多启示,爱嘲笑别人的孩子跟家庭教育有一定关系。小李和小张的家长我都接触过,他们都很溺爱孩子,在他们眼中自己的孩子哪里都好,很少有批评孩子的时候。家庭教育在这方面已经缺失了,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就有责任一方面提醒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生活来对他们进行教育,在集体生活中暴露出学生的某些小问题,及时发现并纠正。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孩子喜欢嘲笑人就把他定性为坏孩子,为师者更不能随便就断言一个学生品德败坏,没救了。为人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一定要给学生转变的机会,没机会创造机会。如果随便断言,那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侮辱。青少年正处于智商与情商的发展阶段,有很强的可塑性,教育者有责任和义务教导孩子学会尊重人,不要嘲笑别人。

应该让受嘲笑的孩子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被嘲笑,是不是自己的举止言谈有什么地方不合情理,或者自身哪里有不完善的地方。也就是从自觉、自知到自省,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己。一个因回答问题很离谱而被人嘲笑过的孩子,再一次回答问题时一定会谨慎并且会注意到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要让孩子知道受到嘲笑不是什么坏事,有时,别人的嘲笑倒像一面镜子,能照出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另外,要让孩子学会辨别。受到嘲笑时,是“自己无知”还是“他人无知”。如果是他人,那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信念立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嘲笑去吧!我曾经教过一个身体有残缺的孩子,刚入学时被一些同学嘲笑,他并不以为意,努力学习,乐于助人。作为教师我也总是向学生强调不管这个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在人格上人人平等。后来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名,再也没有人敢嘲笑他了。这个学生没有被嘲笑打倒,自立自强,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纵向观察,十五六岁的孩子经历不多,还须要很多磨练,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横向观察,个体也有差异,有的承受能力相对强,有的过于敏感,承受能力相对差。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他们才不会随便受别人言论的影响。

E-mail:lili79928@163.com

❖编辑/李莉

猜你喜欢

小妍小李物理课
还有机会吗
压力是个无孔不入的小坏蛋
跳出专业视阈谈大学物理课与微积分的糅合教学
好玩的“躲猫猫”
绿荫来时路
实话
为了能够得到小李的关注正在不断努力中
动起来的物理课
小妍的博物馆之旅
反正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