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ZigBee远程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2015-03-26张锐王笑宇

河南科技 2015年21期
关键词:路由远程传输

张锐王笑宇

(1.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2.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基于ZigBee远程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张锐1王笑宇2

(1.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2.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基于ZigBee远程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具有功耗低、建网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成为远程数据采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围绕某工业现场环境,从ZigBee技术特点、架构协议分析入手,通过对终端、汇聚节点、监控中心的设计,并从系统测试中提出一种应用方案。该系统具有环境适应性强、覆盖范围广、传输速率高、网络稳定性强等特点。

ZigBee技术;远程采集传输;CC2430;无线传感网络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无线通信和数据采集、传输为特色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因其优越的性能和低能耗成为工业现场监测的重要技术,ZigBee技术以低速率、短距离、低成本、自组网、多向传输等特点,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脱颖而出。[1]

1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特点及协议分析

1.1 ZigBee网络技术

ZigBee无线网络技术采用IEEE802.15.4标准协议,在系统能耗上具有延时短、结构存储量大,以AES128对称码进行多重校验,更具有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尤其是良好的网络拓扑结构及自愈能力,在不同现场更具有广阔的覆盖范围和适应性。依据OSI协议模型要求,ZigBee无线网络自下而上分别为物理层、媒体访问控制子层、网络层、应用层四部分;网络层主要负责设备的初始化、发现路由及协同通信,应用层主要对各设备及网络层参数进行配置。

1.2 ZigBee协议分析

ZigBee无线网络在协议架构上,根据不同层的功能分属不同协议。在底层物理层、介质访问层和数据链路层,遵循IEEE802.15.4协议。物理层定义2.4GHz和868/915MHz两个频段,并通过RF固件为介质访问子层提供通信服务,其数据包格式为同步帧头、物理帧头、物理层净荷;[2]数据链路层MAC主要对链路层节点之间提供数据传输;ZigBee协议栈建立在IEEE801.15.4标准上,利用SAP接口满足各层间数据传输和通信。

2 基于ZigBee远程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框架结构分析

以某矿井远程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设计为例。

2.1 系统框架分析

根据矿井监测实际,设计一个多层网络结构。最底层为传感器网络;中间层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汇集至汇聚节点,利用网络路由传输至上层;上层为远程数据监控中心,负责对远程数据进行协调处理,并通过GPRS网络系统传输至Internet网,完成整个信息采集传输要求。

2.2 系统软硬件平台设计与方案优化

ZigBee芯片采用Chipcon公司的CC2430,其功耗低、开发和调试环境完善,且适用性强。CC2430提供128k的闪存空间,配以8051MCU,为现场数据采集提供可靠、稳定的技术支撑;对于GPRS模块采用SIEMENS的MC55芯片,内置GSM模块和TCP/IP协议,能够实现多种网络传输服务。[3]在软件平台上,选用IAR Embedded Workbench(EW)作为开发平台,内嵌C/C++编译器、汇编器、C-SPY调试器等,更具竞争力。

3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数据采集系统是对各项参数进行采集的过程,其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其工作机制为接收采集指令,从睡眠模式启动,完成数据采集,利用主控芯片对数据进行封装并发送给网络协调器。

3.1 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采集系统硬件结构设计根据不同现场数据参数,分为模拟量和脉冲量两种方式。对于模拟量数据,如压力、温度等参数,利用MCU模块来接收相应信号,并通过A/D转换来进行处理。当A/D转换电路活动4-20mA的电流时,经过电阻得到一个压降值,并送至放大器,再经过分压来判定压降值变化。当输入电压<4mA时,电压差为0,从而实现标准电流向电压信号的转换。

从现场采集的脉冲信号,经过光耦合器,转换为可以识别的方波信号,再通过放大滤波电路及外围电路,实现信号转换和处理,并传送给CC2430主控系统的I/O接口。另外,在采集系统信号放大及滤波模块设计上,选用集成仪表放大器AD620,其体积小,采用SOIC封装,具有较好的直流及交流特性,能够满足最大输入失调电压50V,最大输入偏置电流2.0nA要求。

3.2 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在采集终端的软件设计上,利用传感器终端程序、采集模块软件、射频通信软件来完成。当收到采集指令则唤醒主控单元,利用定时器中断进入休眠状态等。

4 数据汇聚系统节点的设计

数据汇聚系统主要包括路由和网络协调器,通过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汇聚,由路由节点与协调器进行数据处理和协议转换,最后与GPRS系统模块完成数据交互。

4.1 汇聚系统的框架设计

汇聚系统长期处于工作状态,结构相对复杂。其工作机制为:接收来自采集终端的数据,并传递给协调器,协调器对数据进行转换,封装后发送给路由节点,在ZigBee系统调度下完成对网络数据的中转功能。[4]由于网络协调器和路由转换功耗较大,需要外接电源。

4.2 汇聚系统硬件设计

在汇聚节点,硬件系统主要包括网络协调器和路由电路设计,协调器主要包括电源系统、MCU控制芯片、Flash存储器、USB接口、串口电路、LCD显示及时钟系统等。电源系统主要完成外接22V交流电压的转换,以满足系统3.3V直流和5V串口电路供电需要;串口芯片采用MAX3221CAE,利用DIP-16封装方式满足TTL与RS232电平转换;路由模块电路设计与采集终端相似,增加存储器模块和LCD显示系统。本研究中存储器选用NAND闪存K9F2808U0C,工作电压为2.7-3.6V,总存储容量达132Mb,具有自动编程和擦写功能。

4.3 监控中心设计

监控中心主要有两个模块,一是管理终端模块,二是数据服务器。管理终端主要负责现场数据的采集,并进行相应处理,数据服务器主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便于查询及对整个系统进行调控操作。

5 系统调试及总结

本系统在测试中采用四个采集终端、一个路由节点、一个协调器和ZigBee无线网络系统组成。点对点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测试距离及传送字符数的增加,ZigBee网络丢包率呈现上升趋势,数据传输量越大,准确率也相继下降。总的来看,通信距离在10—75 m之间具有较高的传输准确度。星状网络测试结果表明,采集终端与协调器之间的星状距离不能超过700m,否则影响通信质量。在能耗测试中,采集终端采用电池供电,汇聚节点采用交流电源,整体能耗符合低功耗设计要求。

[1] 苟争旭,周渊平.基于GSM和ZigBee的远程无线数据采集系统[J]. 通信技术. 2011(08):82-84.

[2] 杨伟,孙志雄,韩建文.数据采集系统中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的应用[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3(04):49-51.

[3] 宋霄薇,吕艺.光电式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3):35-37.

[4] 余松涛.嵌入式远程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 电子科技. 2013(05):90-92.

TP273 文献识别码A

1003-5168(2015)11-006-02

张锐(1980—),女,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

猜你喜欢

路由远程传输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混合型随机微分方程的传输不等式
牵引8K超高清传输时代 FIBBR Pure38K
铁路数据网路由汇聚引发的路由迭代问题研究
一种基于虚拟分扇的簇间多跳路由算法
关于无线电力传输的探究
探究路由与环路的问题
远程诈骗
支持长距离4K HDR传输 AudioQuest Pearl、 Forest、 Cinnamon HDMI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