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

2015-03-26樊春光

关键词:沟通体验式

樊春光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25)

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

樊春光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25)

摘要: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实效是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深层与学生沟通,满足双方的渴望,从而实现观点、期待和感受的转化,萨提亚模式给辅导员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辅导员从准备自己开始,通过体验式教育、传播改变的希望、由内而外的转化,实现培养健康、自信、快乐、和谐的大学生群体。

关键词:萨提亚模式;体验式;和谐一致;沟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志码:A

文章编号:编号:1008-7966(2015)04-0144-02

收稿日期:2015-06-01

作者简介:樊春光(1978-),女,安徽利辛人,讲师,从事大学生心理教育、萨提亚系统转化式治疗研究。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如何提升辅导员队伍深层沟通的能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培养更和谐、更自信、更自由、更自在大学生的必然要求。

一、萨提亚模式简介

萨提亚模式的创建者维吉尼亚·萨提亚,国际著名心理治疗师,被美国著名的《人类行为研究》(Human Behavior)称之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在其72年的生命历程当中,萨提亚女士一直怀着“人可以持续成长、改变,并开拓对生活崭新的信念”这一信仰,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对家庭治疗的教育和写作当中[1]。

1.萨提亚模式与中国文化的结合

萨提亚模式和中国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强调的就是首先做到个人心智成长和家庭和谐,而后才有力量治理国家。因为人性最本质的部分是相通的,所以,萨提亚系统转化理论虽诞生于西方,却极其适用于中国的教育和家庭。

2.萨提亚模式的主要观点

(1)和谐一致沟通

一致性沟通是指在压力或矛盾冲突的状态下,一个人既考虑自己,又关心他人,同时也充分意识到当前情境的角度上,对问题做出反应,既是一种存在状态,也是一种与自我和他人进行沟通的方式[2]。在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中,承认并且接纳我们的内心体验,如感觉、解释、对感受的态度,并且能够表达它们;同时,倾听到我们的知觉和渴望,并通过触摸深层的渴望,将这些期望和知觉转化为一种满足我们需求的可靠方式,使这种生命力达到和谐的状态。

(2)提升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感是对自我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包括个人所做的和习惯于保持的对自己的评价,是表达在个体对自己的态度里的个人价值判断,在自我判断、评价的基础上形成的[3]。萨提亚通过自己的工作,帮助人们找到自己的“智慧盒”,重新联结自己的内在资源,对自我接纳,赋予自己力量,能够意识到多种选择和责任,在培养高自尊水平上做出决策的能力。

(3)发现更多的选择和更负责任

在我们仔细思考如何改变旧有模式的时候,如果能够想出三种选择、三种含义、三种反应以及三种行动,将会非常有帮助。萨提亚鼓励人们拥有至少三种可能的选择。她认为一种选择并不算是选择;拥有两种选择只是让我们处于两难的困境,只有拥有三种选择的机会才能够为我们提供新的可能性,也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并付之改变的行动。

二、萨提亚模式在学生工作中的运用

1.与学生在人性层面相遇,提高深度沟通能力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面对的群体是既要求独立又具有依赖性的学生,他们与老师的沟通,往往是带着问题和困惑而来,希望从老师那里要答案和解决办法[4]。我们在与学生沟通中,因为事务性工作繁多,也容易出现被“问题”遮住了觉察能力的状况,不知道学生真正渴望和期待的是什么。而通过运用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帮助我们看到学生个体外在行为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期待与渴望,人类在最深的渴望层面需要被爱、被接纳、被认可,尊重、理解是相通的,具有共性的。学生与辅导员相遇,带着各种各样的具体期待,常见的期待是学生希望辅导员老师帮助自己解决人际关系困扰,改变学生困惑,指明就业方向,等等。当期待得不到满足、不被关注、不被理解、不被认可时,就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感受,如愤怒、恐惧、悲伤等;通过外在的行为,如发脾气,压抑自己的情绪,关闭沟通的渠道等不适合的方式,期待渴望能够获得满足。在萨提亚模式中,强调人类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辅导员工作除了要看到学生的外在行为即冰山一角,还需要看到一个人整体的冰山,学生真正的感受如何,有哪些价值观念、评价标准、家庭规条,有哪些具体的对自己、对他人和他人对自己的期待,有哪些深层的渴望没有得到满足,有哪些内在的资源被忽略和被遮挡,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联结上这个人,才能有效的和学生开展工作。

2.与学生和谐一致应对,提高系统转化问题能力

高校辅导员工作,在没有冲突和压力的状态下,是处在平衡的状态。而在压力状态下,学生和老师常出现指责、讨好、理智化、打岔等四种不和谐的沟通姿态,而这些生存姿态,是为了保护他们的自我价值免遭那些言语或非言语的、知觉到或假定存在的威胁。在不和谐的沟通姿态下,是实现不了解决问题的目的的。辅导员老师通过训练和练习,可以为这四种生存姿态增加一些新的知觉、新的关联方式、对自身感受的重新体会、重新修正的期望,以及新的选择,让转化在个人内在系统和人际互动系统中发生。例如,给讨好者增加一些对自我的觉察,像关怀别人一样关怀自己;给责备者增加一些对他人的觉察,将内心的空虚转变为自我确认和对他人的接纳;给理智化的人增加一些对自我和他人的觉察,将感受和高智能平衡运用;给打岔的人增加一些脚踏实地,更多的停留在当下。

3.用自己的“蜡烛”,点燃学生内在资源的灯

在学生工作中,最常见的就是辅导员老师苦口婆心,却没有收到教育的效果。通过萨提亚系统转化模式,辅导员可以发现,不是由老师来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方案,而是辅导员通过接纳、欣赏、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普遍性,通过创造性的载体,如主题研讨会、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小组互助等,使学生坚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是可以发生的。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拥有的各种品质和资源,寻找各种各样的外部资源,自己做出解决问题的承诺,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团队载体中,学生和老师形成互相支持互相陪伴的氛围,没有评价、没有批判、没有比较,学生自己主动做出选择,并承担选择的后果。

三、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辅导员工作效能

1.辅导员准备自己,不断提升完整性

高校辅导学生工作,是个自助助人的工作,在辅导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辅导员自身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萨提亚运用雕塑技巧,让辅导员通过学习用身体姿态来呈现沟通的信息,帮助自身觉察到从前并没有意识到的信息,比如自己的某些行为可能会给对方带来“不好”的感受,呈现沟通中的动力。运用冰山技术,了解由于成长环境、性格特质等个性化因素的影响,每个人都不相同,而渴望和自己全人类都是一样的。渴望是外在行为表现的动力之源,只有自己的渴望得到满足,才会感觉放松、自在、满足、快乐。自己是一个人的生命力所在,人类的美好品质都沉淀在此,只有当辅导员的冰山各部分都与“自己”调频一致,特别是不需要通过扭曲意志等不健康的方式来满足渴望,才能达到和谐一致的状态。在联结并活在自己生命力中,立足于当下,将过去经历的负面影响转化为积极正面的能量,变得更高自尊、更多选择、更负责任、更和谐一致,才能身教学生健康、快乐和成功。

2.运用体验式教育,不断提升觉察能力

体验式心理素质教育具有实践性、系统性、自主性,与萨提亚系统转化模式相一致。在体验式教育中,辅导员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身体来体验内在的各种心理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转变被动等待的角色期待,成为主动探索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的主人。立足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大学生共同关心的话题,举办不同内容的专题讨论、讲座、小组活动,也可以通过学生为主体的校报、校园网络等载体,引导学生发挥自身资源,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学习、参与、改变、提升[5]。

3.通过学生内在的转化,带动外在关系的变化

大学生在学校期间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认识自我和了解他人,他们普遍关心的主题也是人际关系。很多学生外在表现为学习没有动力,人际交往困惑,没有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情绪容易失控,等等,其内在也常常认识不清。萨提亚女士通过冰山隐喻这种工具,采用自我、渴望、期待、观点、感受的感受、感受、应对行为七个层面,协助学生自我觉察,自我转化。当学生对自我有清晰的觉察和认识后,才能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人,包括老师、家长、权威人物、同学、亲密朋友等,也才能更好地与周围人互动,形成和谐的循环关系,互相陪伴,互相滋养。

4.向学生传播希望,改变是可以发生的

改变是教育工作的基础。辅导员老师坚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生命的任何阶段重新学习,在任何时候,一定有更好的方法,而且我将找到它。这常常可以帮助学生摆脱我做不到,我需要手把手来教,不适合我,我改变不了的态度。改变需要协助学生设立一个积极的目标并持有期望的态度,学生本身就拥有资源来做出改变,并通过自我改变的历程与学生分享,用一个小的变化带动下一个改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维吉尼亚·萨提亚.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2]房超,王艳.萨提亚模式应用于高校辅导员成长团体的探索[J].辅导员工作研究,2010,(9).

[3]梁琦.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大学生自我接纳和人际信任的应用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4.

[4]李晓娟.高校辅导员工作学基本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9.

[5]梁向阳.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高职院校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探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7).

[责任编辑:陈晨]

猜你喜欢

沟通体验式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生体验式写作教学策略探讨
新媒体时代,我们还要不要做体验式报道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街头雕塑动起来——体验式采访注意事项
高职高专班主任与学生教育沟通问题探讨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