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摩围山:打造重庆最美养生度假目的地

2015-03-26李仕羽彭水县旅游局提供

今日重庆 2015年9期
关键词:阿依彭水蚩尤

◇ 文/ 本刊记者 李仕羽 ◇ 图/ 彭水县旅游局提供

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仿若一个出尘的仙女静静依偎在山峦之间,并以其悠久的历史,绚丽的风光,荟萃的风物,丰饶的物产,便捷的交通,先后被评为“中国特色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美丽中国·生态旅游十佳示范县”“重庆最具魅力旅游区县”。

摩围云顶打造最佳养生旅游天堂

不醉黔中争去得,摩围山色正苍苍。

地处重庆市彭水县南部,摩围山是天下有名的佛地之一,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景观奇特。景区内森林茂密,古木参天,植物种类繁多,主峰海拔1562米,幽幽松林、茫茫竹海、钟声古刹令人难忘,飞云口、日月弯、豹头崖等景点让人流连往返。摩围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1%,负氧离子含量达到每立方厘米11万个,年均气温低于20摄氏度,清新宜人,被称为“悬在天上的氧吧”名副其实。

身在摩围,阳春则山花烂漫,香风送暖;盛夏则凉爽清新,碧空如洗;金秋则瓜果飘香,天高气爽;入冬则琼花玉树,雪花漫舞,一年四时,金银花海、林涛送爽、彩林果香、茫茫雪原的美景在摩围山轮番上演,令人心生向往。

2012年,荣获“重庆非去不可”十大旅游景区称号后,摩围山景区已启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申报,而作为重庆市第二批市级度假区建设规划的旅游度假区,彭水县将在总规划面积129.5平方公里的摩围山度假区上打造出最原真、最风情、最悠然,可观光、可休闲、可体验、可养生的高端生态型旅游度假区、重庆特色森林避暑度假目的地和中国民俗文化创意旅游目的地。截至目前,度假区已对外开放养生酒店和飞云口、摩围石林、凌云栈道、罗曼谷、高山草场等多个旅游景点。

游在摩围,既可以选择立于数百米悬崖绝壁之上的飞云口,拉长镜头探看千里田园风光,静听苗寨万家鸡鸣犬吠,取画笔涂抹一板天光云影;或穿越数千米的茫茫原始森林,来到犹如一条巨龙盘踞在摩围山腰间的摩围石林,见证千百年来大自然的沧海桑田;或身陷广袤的摩围山草场,与牛羊为伴,看脚下绿毯茵茵,野花烂漫。

不仅可看可玩,摩围山度假区更有齐备的基础设施与完善的景区配套,倘若放慢脚步,借宿到景区,又将是一番别样的生活享受。

在摩围山景区的中心地带—木屋村,数十幢别墅型小木屋大小各异,造型优美,每一幢木屋,都与参天松柏相伴,在森林地气的滋润中,点缀于林间,若隐若现,与摩围林海交融为一。

除此之外,摩围山度假区还配备养生酒店、水晶宫、野营别墅区等各种酒店及山庄,可同时容纳近400人入住,旺季周末入住率达到95%以上。

根据规划,摩围山还将围绕“一廊一带两板块”进行打造:“摩围传奇文化走廊”为景区板块与度假板块的特色文化核心,以特色摩围文化为主线;“锦绣苗乡风情带”则串起各个特色组团度假的联络线,沿路形成特色迥异的景观道。景区板块立足原有景区及森林公园,开展自然光、山地探险和特色文化体验的游览区域;度假板块则主要开展摩围山高山度假、运动、民俗风情体验的特色度假区域。

其中,为自然景观注入浓郁的文化元素是摩围山旅游度假区打造的一大亮点,无论是到佛家圣地云顶寺、开元寺朝拜,畅游民居吊脚楼,古村落,还是瞻仰摩崖石刻,怀古太子庙,探秘彭水百家词,抑或欣赏娇阿依、摆手舞、高台狮舞、傩戏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歌舞,黔中文化,佛教、道教文化以及流官和流放文化的交织中,无不体现摩围山所具有的文化本底优势。

未来,依托顶级的生态环境,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地处“三省一市”交界及渝东南旅游重点发展地带的区位优势,借势重庆西部环线等综合交通升级,毋庸置疑,摩围山将成为以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养生为特色的高端生态型旅游度假区,重庆最美养生度假目的地。

蚩尤九黎城 见证苗乡盛世

既是盛名远播的养生胜地,彭水还是一首原始苗家风情诗。

蚩尤九黎城

九黎神柱

后照河盐谷

就在摩围山脚,一座正在崛起的蚩尤九黎城成为彭水展示和传承苗族文化的窗口和基地,彰显出的是苗族文化的厚重和丰富的历史积淀。

蚩尤九黎城第一期项目总占地面积430亩,总建筑面积11万平米,预算总投资5亿元,将重现九黎之城古风貌,营造一处集历史、文化与休闲为一体的核心景区,使其成为彭水最闪亮的城市名片、旅游文化产业的名片,成为渝东南乃至湘鄂川黔渝边区旅游廊道上的明珠。

在蚩尤九黎城,无论是欣赏演武场、戏楼、三苗文化长廊、九道门的精湛建筑,还是在品位九黎部落(苗寨)、北斗七星、九黎宫、神问台、玄水景观,仿若一场民俗民风的饕餮盛宴,无不让游客感受到博大精深的苗族文化内涵,令人震撼之余又欲罢不能。

其中,一根高达24米的石柱“九黎神柱”是苗族最大的祭祀柱,直径3米,全部由古老石头砌成,石柱上雕刻有36堂鬼、72堂神,共108个神像,为中国石刻柱之最;九黎宫内苗族的接龙堂则是中国最高的堂屋,大门高度9.9米,相当于3层楼高,3米宽、9米长的匾额在门顶上,恢弘而壮观。

除此之外,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文化项目投资最具特色项目,除了发掘苗族、土家文化内涵外,蚩尤九黎城还以真人、真物、真产业来打造。景区建成后,城内将融入众多的苗家、土家文化传承人、绝活在这里展演,如上刀山、下火海;在军衙里还有苗家人喜欢的斗牛、斗狗、斗鸡、赛马以及武术表演,同时还有古老的冷兵器展览等。

计划今年底,蚩尤九黎城第一期项目将正式运营。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的游客集散中心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未来,还将有一系列商业地产项目入驻九黎城。到一、二、三期全部完成时,展现在游客眼前的,将是一个集旅游观光、祭祀祭祖、逍遥古街、苗寨连片于一体的蚩尤九黎城,一个花团锦簇、风光如画、游客如织的苗乡盛世。

探秘郁山盐丹古镇邂逅最美娇阿依

从往昔“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的热闹辉煌,到如今“弯弯古盐道,静静石板街”的幽深静谧,在彭水郁山,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如同炫彩斑斓的万花筒,转一个角度便是一种颜色,重新回望又是另一种风情。

作为中国最早的制盐地之一,从汉代开始,郁山就有了征收盐税的盐官,及至唐代,已有近10万人汇集到郁山,也让这里成为整个渝东南最富有、繁华的闹市。而到清乾隆年间,郁山有盐井86口,盐灶326座,熬盐锅1006口,年产盐1106万斤,留下“万灶盐烟,郁江不夜天”的传唱。

除了绚烂的盐丹文化与动人的民俗风情,历史上不少名人志士也曾驻足郁山,唐废太子李承乾、大臣长孙无忌、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先后流放于此,留下无数引人入胜的历史遗迹。

未来,围绕独居魅力的盐丹文化以及三江汇聚的优越自然条件,郁山古镇还将串接起各个时代的特色元素和民俗风情,打造出以自然山水为主线的“生态风情旅游带”和以古镇人文景观为主线的“文化体验旅游带”。无论是秀丽旖旎的碧水青山、千年盐泉的怀古遗址,还是盐商人家的深宅大院、滑石板街的民俗风情,抑或吊脚楼上的土家歌声,太平桥头的繁华市井,都将凸显出举世无双的郁山魅力。

与郁山厚重的历史情怀相对应,游在彭水,游客还将邂逅轻快灵动的最美“娇阿依”。

娇阿依原是苗族同胞的一种盘歌形式,其中“娇”是对歌时对苗族姑娘的昵称,“阿依”则是苗歌中的衬词。结合苗族人不断迁徙的历史,“娇阿依”体现的就是一种不断寻觅的精神:寻觅美的生活,寻觅美好的家园。

而如今,“娇阿依”无疑已演化为一个代表彭水苗韵的文化符号。

2012,“娇阿依民族艺术团”正式成立,揭开彭水做强做大娇阿依文化品牌的序幕。艺术团除参加当地节庆演出、旅游景区文艺演出,同时积极参与送文化下乡、对外文化交流等演出活动。

每一场演出,娇阿依民族艺术团都以娓娓道来的叙述方法,将彭水的盐丹文化、流放文化、民族文化、民间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艺术的形式,用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情景画面展示给观众,让游客在享受文化大餐、艺术盛宴的同时,认识、了解彭水文化。

截至目前,娇阿依民族艺术团共计演出近200场次,观众20万余人次;编排演出舞蹈、声乐、语言类等各类型节目达60余个,其中自编自导、自演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作品有40余件,赢得了无数的社会赞誉。

猜你喜欢

阿依彭水蚩尤
Jiao Ayi| 《娇阿依》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一站式”三联CTA诊断急诊胸痛的临床意义
阿依努尔——献给一位哈萨克支教女孩
越西笔记
大战蚩尤
彭水农业气候资源分析
彭水县贫困村整体脱贫的实践探索
彭水县贫困村整体脱贫的实践探索
黄帝战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