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组合改良式上颌牙合垫式矫治器的制作及临床应用

2015-03-24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西安710004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尖牙齿槽矫治器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西安710004)

李湘琳 周 洪 候玉霞 司新芹 刘 玉 潘 峰



一种组合改良式上颌牙合垫式矫治器的制作及临床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西安710004)

李湘琳 周 洪 候玉霞 司新芹 刘 玉 潘 峰

目的:制作一种机械性和功能性组合的改良式上颌垫式矫治器,并应用于因唇颊侧肌压力和乳尖牙磨耗不足造成的AngleⅢ类反的治疗。方法:选择乳牙、替牙和恒牙早期,因唇颊侧肌压力和乳牙磨耗不足造成的AngleⅢ类反患者16例,配戴机械性和功能性组合的改良式上颌垫式矫治器1年,并拍摄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用Steiner分析法和配对t检验统计方法,并用SPSS20.0软件处理统计数据。结果:临床观察对因唇颊侧肌压力和乳尖牙磨耗不足造成的牙性、齿槽性、功能和轻度骨性AngleⅢ类反疗效显著。统计数据显示:ANB、U1-NA和U1-NA距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A、GoGn-Sn、N-A-Pg和G-Sn-P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观察基本一致。结论:该改良式上颌垫式矫治器,治疗因唇颊侧肌压力和乳尖牙磨耗不足造成的的牙性、齿槽性、功能和轻度骨性AngleⅢ类反,特别对一侧后牙反,配合调合尖牙可解除轻度偏颌,面型改变明显,疗效显著。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2006~2014年我科就诊的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8岁。病例纳入标准:乳牙、替牙和恒牙早期,因唇颊侧肌压力和乳尖牙磨耗不足造成的AngleⅢ类反。

2 制作方法 材料:不锈钢丝、自凝胶由上海康桥齿科公司提供。制作方法:①取上颌模型,石膏灌制模型;②在上颌模型前庭沟处向上消去石膏2~3 mm;③在上齿槽和牙冠上铺蜡预备功能间隙3~5 mm,前牙开窗;④在左右上颌磨牙上用0.8 mm不锈钢丝弯制固位改良箭头卡或邻间钩,用1 mm不锈钢丝在其上弯制唇档丝,前牙用2.0仿奥丝弯制双曲舌簧并位于前牙腭侧舌隆突上缘,双曲舌簧游离端放置在近中端;⑤用蜡固定螺旋扩弓器;⑥用自凝胶涂塑成一整体。矫治器制作见图1~6。

3 临床应用 初戴的前两周,每天戴用时间逐渐增加,两周后逐渐达近20h/d。待患者适应矫治器后,矫治器为全天戴用。夜间必须配戴。配戴矫治器1月后,根据上下颌协调性决定扩弓量,嘱患者自己扩弓,1周转1/4圈,约0.25 mm。每月复诊1次,为配合扩弓用平钳打开唇档”V”形曲以拓展前段功能间隙;每次复诊调磨反侧下颌乳尖牙。当磨牙和尖牙达到中性关系,考虑进入保持期。保持时间约6个月。

结 果

附表 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P<0.05

讨 论

因遗传因素、哺乳期喂奶姿势或橡胶奶嘴孔、偏侧咀嚼等原因,造成唇颊侧肌压力和乳尖牙磨耗不足造成的牙性、齿槽性、功能和轻度骨性AngleⅢ类反,现早期正畸矫治常用方法是垫式矫治器、FRⅢ型矫治器等[2]。传统上颌垫矫治器是以前移乳前牙,去除干扰,使下颌后移。生长发育是在遗传和渐成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机械力和功能矫形治疗本身即是渐成因素,它可以通过机械装置和功能性矫治器实现,影响调控基因的表达,改变、颌、面三维形态和结构,使牙弓显著扩大和矢状不调改善[3],而单一的垫式矫治器,其机械力双曲簧推前牙向前,去除干扰,垫可以解除反锁结关系和使下颌后移,但是对上述因素所造成的反、偏和因此造成的齿槽骨和肌肉组织塌陷无法矫正;FRⅢ型矫治器自1967年德国医生Frankel研制和创立以来,从欧洲传至世界,功能矫形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早期治疗的主要手段,是错畸形矫治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矫形作用主要是产生牙槽变化,使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上颌磨牙可向近中、方萌出,下颌磨牙受支托的影响保持位置不变,从而建立前牙的覆覆盖关系,唇档可刺激上颌前方基骨骨质的增生改建,牵张骨膜成骨,利于上前牙的唇侧移动,肌肉的姿势行为具有控制间隙的潜力,其唇档、颊屏撑开唇颊肌,前牙齿槽充分发育同时可增加上颌磨牙和前磨牙间的牙弓和牙槽弓间距,肌功能建立新的平衡[4],但是FRⅢ型矫治器制作复杂,体积大,限制语言和吞咽功能,其矫治作用有限,无单侧扩弓选择性,对偏侧反疗效不肯定。为将二者优势互补和增加新的矫治作用,我们设计了改良式上颌垫式矫治器。

3 外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性和功能性组合的改良式上颌垫式矫治器是机械性传统垫矫治器和功能性FRⅢ型矫治器的完美组合,不同于传统垫矫治器没有唇档和頬屏;不同于功能性FRⅢ型矫治器无机械装置固位卡环和加力双的曲舌簧;不同于传统垫矫治器和功能性FRⅢ型矫治器无扩弓器。

[1] 司新芹,张彩娣,李湘琳.Frog磨牙远移器和Cetlin推磨牙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6):683-685.

[2] 卢 钰,王增全,艾毅龙.两种垫矫治器阻断性治疗乳前牙反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5):441-443.

[3] 李建华,封小霞.骨支抗前牵引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40(3):416-418.

[4] 钟明红,耿 玮.上颌前方牵引联合FR-Ill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的牙颌结构变化[J].浙江实用医学,2010, 15 (3):220-222.

(收稿:2015-03-10)

错,安氏Ⅲ类 正畸学,矫正 @改良式上颌垫式矫治器

R783.5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10.027

猜你喜欢

尖牙齿槽矫治器
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的优化分析
新型上颌垫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的临床应用
电机槽极配合与电机运行质量特性研究(Ⅲ)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比较
CBCT研究阻生尖牙与正常尖牙根尖位置的差异
正畸和外科联合治疗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颌尖牙异位至对侧阻生1例
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成人牙周病中的应用
固定矫治器佩戴健康宣教方式的持续改进
直驱采油用永磁同步电机削弱齿槽转矩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