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玉米空秆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2015-03-23李广忠

新农村 2015年1期
关键词:防治玉米措施

李广忠

摘 要: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质饲料和轻工业的原料。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玉米空杆现象较为普遍,危害较重,已成为制约玉米产量的重要障碍因素。严重时可减产20%,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文章重点分析了玉米出现空杆的原因及采取防治的措施。

关键词:玉米;出现空杆;防治;措施

一、玉米空杆主要原因

1.种植密度过大。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果穗分化需要的天数增加,果(雌)穗变小,空杆率增加。密度过大,田间郁闭,通风采光不好,有机营养供给减少,果穗发育和吐丝受阻,所以密度越大,空杆越多。密度试验7.50~8.25万株/hm2,空秆率高达10%以上。

2.低温阴雨。阴雨天气过多,玉米抽雄散粉期遭受阴雨,光照不足,花粉粒易吸水膨胀而破裂死亡或粘结成团,丧失散粉能力,而雌穗花丝未能及时受精,造成有穗无籽,使得产量骤减,空杆率达到30%。

3.高温干旱。玉米需水量大,特别是抽穗前后20天为需水临界期,即喇叭口至抽穗前是玉米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此时要求适宜的气温为25~28℃,田间持水量为70%~80%,如果此期高温干旱就会形成“卡脖旱”。如果七、八月高温干旱,就会影响雄穗正常开花和雌穗花丝的抽出,造成抽雄提前,吐丝延迟,花粉的生活力弱,花丝容易枯萎,花期不相遇,不能授粉受精,造成玉米大量空杆。

4.品种原因。随着种子市场的放开,一些纯净度差、未经品种适应性试验的玉米单交种直接进入大田生产,往往因不能适应当地气候,生育期延长,玉米幼苗生长不整齐,出现大小苗分化,小苗生长不良,不能形成正常果穗,造成空杆。

5.病虫危害。一些玉米病虫害如大小斑病、黑粉病、玉米螟危害时,常造成植株养分供应受阻,果穗不能发育,使得空杆率增加。丝黑穗病也是形成空秆的因素,均造成最终减产的结果。

6.营养失调。果穗发育时期玉米体内缺乏碳糖等有机营养。在雌穗分化阶段,光合作用受到影响,合成的有机养分减少,有机物积累少,雌穗发育迟缓或停止发育,空秆率提高。玉米旺长阶段,矿质营养供应过多,造成营养生长旺盛,生殖生长减弱,有机质向雌穗上分配的少,从而形成空秆。

7.施肥不合理。肥力越低,密度越大,空秆率越高。单一施肥比配方施肥空秆率高,施用二元肥料比三元肥料空秆率高。

二、玉米空杆防止对策

1.因地制宜,合理选用良种

应根据当地积温和玉米品种的生育期购买适宜的种子。绿单一号玉米品种空秆率低,苗期耐低温干旱,根系发达,吸肥吸水力强,茎杆坚硬粗壮不倒伏。

2.合理密植。根据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平展叶型的品种种植密度宜稀,竖叶型品种种植密度宜密。在水肥条件好的密植高产田,采用宽窄行种植,对改善群体内光照条件有显著作用,不仅空秆率降低,还可减少因光照不足,造成单株根系少,分布浅,节间长而引起的倒伏。

3.削弱顶端优势。生产上采用的去雄技术能有效削弱顶端优势,减少雄穗对雌穗的抑制,促进养分、水分向雌穗运转,调整养分的合理分配,降低株高,增加群体内部光照,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有机物质积累,降低空秆率。当雄穗露尖时,隔行或隔株将雄穗拔出,切忌带掉功能叶。去雄后,全田只剩一半雄穗。去雄不宜超过总株数的1/3,注意不要损伤叶片。授粉结束后,将剩余的一半雄穗再去掉,以减少养分消耗,提高粒重。

4.科学运筹肥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做到底肥和追肥相结合,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合理搭配。具体作法是在拨节、抽穗和灌浆期追施攻杆、攻穗和攻粒肥。当叶龄指数达30%即5叶展开时,普施有机肥,全部追施磷、钾肥;叶龄指数达30~35%即5~6叶展开时,追肥数量占氮肥总量的60%;叶龄指数达60~70%即12~13片叶展开时,追剩余的40%氮肥。此期如遇高温干旱还要及时灌溉,以满足雌雄穗发育对水分的需要。

5.加强肥水管理。玉米抽雄前15天对水敏感,为了促进果穗发育,缩短雄雌花出现的间隔,利于正常授粉受精,降低空秆率,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时,应立即浇水。玉米抽穗开花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旺盛时期,此期需大量的肥水。土壤肥力差的田块,着重前期重施追肥;肥力好的地块,中后期重追,对防止空秆和倒伏有重要作用。

6.加强田间管理,对症施治。播种后及时查苗补种,适时间苗、定苗。在3叶期前开始间苗,间苗3~4次,拔节前定苗,定苗时要留壮去弱,使大田苗均衡一致,按计划株数做到留齐、留匀、留足,对定苗后出现的弱苗,应采取措施偏施水肥,使其赶上一般植株高度。对田间缺苗处,不宜采用补栽、移栽的方法求苗全,可采用一埯留双株。

7.人工辅助授粉。在开花散粉期遇雨、高温、干旱、大风等天气要进行人工授粉,提高授粉率。

8.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玉米生长时期处于夏秋季节,杂草滋生,要加强对病虫草害的适时防治,避免杂草与玉米争光、争水肥、争营养。

(黑龙江省讷河市种子管理站 161300)

猜你喜欢

防治玉米措施
收玉米啦!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