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群猪丹毒病的防治

2015-03-22孙宝发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兽医局028007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毒苗疹块通辽市

孙宝发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兽医局 028007

李芳萍 内蒙古通辽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028007

李春东 焦振东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镇动物卫生监督分所 028400

近几年来,部分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相继发生以猪皮肤尤其是腹部、耳部、尾部、大腿及下颚等处皮肤出现大面积粉红色和黑褐色丘疹块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高达70%,死亡率达20%。由于当前养猪人员对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副嗜血杆菌病等重视程度很高,但对猪丹毒病不重视,认为这个病少发、能治,就忽略了猪丹毒疫苗的接种,导致猪丹毒病频频发生,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 猪丹毒病概况

猪丹毒病的病原是猪丹毒杆菌。丹毒杆菌是一类小的革兰氏阳性菌。急性感染的猪随粪便、唾液和鼻分泌物排出大量猪丹毒杆菌。寄生虫感染可增加猪丹毒病的严重性,黄曲霉素引起的隐形中毒可增加猪对丹毒杆菌的敏感性,环境和应激因素如营养、湿度、疲劳、圈舍肮脏潮湿、病毒感染尤其是繁殖呼吸综合症和流感,都可能引发猪丹毒病。

2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短的1 天,长的7 天。

急性型:此型常见,以突然爆发、急性经过和高死亡为特征。病猪精神不振、高烧不退;不食、呕吐,结膜充血;粪便干硬,附有粘液,仔猪后期下痢;耳、颈、背部皮肤潮红、发紫;临死前腋下、股内和腹内有不规则鲜红色斑块,指压褪色后融合在一起;常于3~4 天内死亡。病死率很高,不死者转为疹块型或慢性型。

哺乳仔猪和刚断乳的仔猪感染猪丹毒时,一般突然发病,表现出神经症状,抽搐、倒地而死,病程多不超过1 天。

亚急性型(疹块型):症状较轻,病初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是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呈圆形或四边形、有热感的疹块,俗称“打火印”,指压褪色。疹块突出皮肤2~3mm,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疹块发生后体温开始下降,病势减轻,经数日以至旬余病猪自行康复。也有不少病猪在发病过程中症状恶化转变为败血型而死,病程约为1~2 周。

慢性型:由急性型或亚急性型转变而来,也有原发性的,常见有慢性关节炎、慢性内膜炎和皮肤坏死等症状。

2 剖检病变

特征性的菱形疹块病灶是猪丹毒病唯一的具有诊断意义的病变。急性病例呈弥漫性皮肤出血,特别是口鼻、耳、下颚、喉、腹部和腿部的皮肤尤为明显。肺、心脏、胃、肾脏和肝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特别是脾脏出血、明显肿大。慢性病例主要是增生性、非化脓性关节炎,常发生于跗关节、膝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镜检取急性高热时病猪耳静脉血、死猪肾脏、脾脏、淋巴结涂片或触片,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革兰氏阳性、较细长、成对或成丛排列的杆菌。

3 防治措施

猪丹毒急性高发的早期治疗效果好,治愈率较高。将个别发病猪只隔离,同群猪拌料用药。在发病后24~36 小时内治疗疗效理想。对该细菌应一次性给予足够药量,以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对发病猪只进行隔离,注射阿莫西林2g/50kg 体重+清开灵注射液20mL/50kg 体重,每天1 次,或者用普鲁卡因青霉素G+苄星青霉素G 肌肉注射2 万单位/kg 体重,直至体温和食欲恢复正常后48 小时。药量和疗程一定要足够,不宜停药过早,以防复发或转为慢性。同群猪用清开灵颗粒1kg、70%水溶性阿莫西林800g,拌于1 吨饲料中喂服治疗,连用3~5 天。

对猪丹毒病的预防最好是通过猪群的健康管理来实现,避免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除做好猪瘟、蓝耳病和圆环病等的免疫接种外,必须接种猪丹毒弱毒苗。方法为母猪配种前7~21 天接种1.5 头份猪丹毒弱毒苗,仔猪8 周龄接种1 头份猪丹毒弱毒苗。

猜你喜欢

毒苗疹块通辽市
王舒作品
羊群疫苗接种方法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峰牲畜市场交易红火
不同PRRS疫苗组合对仔猪免疫效果的研究
生猪屠宰检疫中猪丹毒病的检疫及处理方法
通辽市音乐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母猪丹毒的诊治措施
猪丹毒的防治
猪丹毒病的诊治
Famil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