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2013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探讨

2015-03-22郭向东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坡耕地建设工程水土保持

郭向东

(辽宁省营口水文局,辽宁 营口115003)

1 自然地理概况

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雨量不均,东湿西干。春季大部地区日照不足;夏季前期不足,后期偏多;秋季大部地区偏多;冬季光照明显不足。全年平均气温在7 ~11 ℃,最高气温零上30 ℃,极端最高可达40 ℃以上,最低气温零下30 ℃。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年平均无霜期130 ~200 d,一般无霜期均在150 d以上,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多。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在600 ~1 100 mm。东部山地丘陵区年降水量在1 100 mm以上;西部山地丘陵区与内蒙古高原相连,年降水量在400 mm左右,是全省降水最少的地区;中部平原降水量比较适中,年平均在600 mm左右。

2 工程建设情况

2013年,国家共投入辽宁省水土保持资金17 500万元,共下达辽宁省治理任务496.5 km2。到12月底,辽宁省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87.93 km2,占计划任务的58%。其中,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投资5 500万元,共完成147.23 km2,占计划任务192 km2的76.7%;农发水保项目投资2 000万元,共完成63.5 km2,占计划任务100 km2的63.5%;坡耕地治理项目国家投资6 000万元,共完成2 4.2 km2,占计划任务38.5 km2的62.9%;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4 000万元、计划治理面积166 km2的项目,共完成53 km2,占计划任务的31.9%。

在上述完成治理任务中,基本农田2 925.9 hm2,占计划50.4%;营造水土保持林4 305.4 hm2,占计划55.7%;经果林3 409.4 hm2,占计划57.7%;地埂植物带172.7 hm2,占计划的58.6%;封禁治理11 682.6 hm2,占计划55.3%;保土耕作6 296.7 hm2,占计划71.9%;筑谷坊963 座,占计划的66.7%;修生产道路239.5 km,占计划57.4%。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辽宁省所处纬度较高,入冬比较早,有效施工期短,再加上去年国家资金11月份月底才拨付到位,致使有一部分工程有待今春抓紧完成。

2)植物成活率偏低。由于辽宁省项目区地处半干旱地区,加上生态环境恶劣,使得个别地块植物成活率还未达到规范的要求。

3)综合治理项目区的坡耕地治理难度大。根据国家批复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辽宁省2013—2017年建设规划》,辽宁省项目区内共有坡耕地231.97 km2,占农地总面积的56%,而且又多是侵蚀最严重的地类,治理坡耕地的投入要远比治理荒山荒坡的投入大得多。即使按现行的《规划》,坡改梯面积也仅占30.7%,有近70%坡耕地只能实施保土耕作,没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1]。

4)个别地方的监理和科技推广工作亟待加强。有些监理单位的监理日志、监理报告和监理总结都不尽规范。还有一些监理单位根本就没有水土保持的监理资质。有的个别地方签完科技推广合同后,其推广工作没有按时完成任务。

5)中央财政预算内项目的配套资金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去年中央投资辽宁省1 亿元中央财政预算内资金,要求辽宁省配套6 667万元,但由于基层财政拮据而至今仍未能很好落实。

6)国家补助标准与客观需求仍有很大差距。根据辽宁省的实际,治理每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平均需要50 万元,而2013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的补助标准却只有28.6 万元/km2,仅及实际需要的1/2 多,加上农村“两工”的取消,使治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4 对策与建议

4.1 简政放权,发挥地方职能部门能动性

辽宁省学习水保司的做法:;①将省财政投资工程的立项权和《初步设计》的审查权下放到各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②按照《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关于改进中央补助地方小型水利项目投资管理方式的通知》(发改农经〔2009〕1981 号)的要求,将面上的中央预算内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的审查权下放到各市级发改委和水行政主管部门;③按照国家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应有相应资质”的要求,放宽了原来必须乙级以上资质的要求,实行了“宽进严出”,只要具有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资质就行,只要能通过严格的审查即可;④准备在2014年将省属工程的验收权也下放到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4.2 提高水土保持工程补助标准,以满足工程质量的客观需求

水土保持是一项投资高、见效慢的公益性事业,尤其在当今市场经济和“两工”全部取消、大量的农村强壮劳力都进城务工,目前留守农村的“三八”、“六一”和“60 后”的妇女、儿童和老年劳力很难承担如此繁重的治理重任,必须通过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提高补助标准,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治理水土流失的模式,以此来吸引更多进城务工的劳力回乡治理。建议以后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实行全额按造价投资,至少应将补助标准提高到70%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政府投入为主,确保全部工程达到高标准的要求,更好发挥国家级工程应有的典型示范作用。

4.3 改变目前按面积投资为按措施种类投资的模式,以满足综合治理的实际需求

按照国家批复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辽宁省2013 ~2017年建设规划》,辽宁省项目区内共有坡耕地231.97 km2,如按照现行坡耕地治理平均每亩国家补助2000 元计算,将上述坡耕地全部实行坡改梯,至少需要国家投资7 亿元。而国家批复的《规划》,包括上述的231.97 km2坡耕地治理任务在内,总治理任务1290 km2,批复的总投资只有4.6亿元。使得上述坡耕地治理多数仅处于保土耕作的治理水平,很难实现治理措施的一步到位。建议今后改变目前按面积补助投资的方式,实行按批准规划的措施种类进行投资,使规划能够按综合治理的要求编制和实施。

4.4 建立固定投资渠道,确保《规划》得以科学实施

按照国家批复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辽宁省2013—2017年建设规划》,辽宁省在2013—2017年间,应投入国家资金4.6 亿元,应完成治理面积1 290 km2,平均每年投资0.92 亿元、每年治理258 km2。但2013年国家实际投资额度和下达的治理任务,仅占规划进度的59.8%和74.4%。建议建立固定的投资渠道,保证每年应有的投资和治理进度,以确保《规划》的全面实施。

5 结 语

通过辽宁省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的实施,加速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步伐,使辽宁省境内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入河泥沙、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新农村建设和实现生态文明做出新的贡献。

[1]林晓静. 辽宁省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建设分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2(09):213-215.

猜你喜欢

坡耕地建设工程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助力建平县脱贫攻坚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水土保持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