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道治理与自然保护区结合措施分析

2015-03-22杨大魁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凌源河道流域

杨大魁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水务局河道管理所,辽宁凌源122500)

河道治理与自然保护区结合措施分析

杨大魁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水务局河道管理所,辽宁凌源122500)

青龙河是滦河的重要支流,水质和水量对华北“京津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不可低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因自然环境和动植物资源的特殊性,辽宁省政府于2014年报批建设辽宁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继续完善凌源青龙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各项保护措施,青龙河流域内湿地生态系统与当地自然资源相互补充,构成了流域内两个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多样性的主要框架,对青龙河水生态系统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等具有一定意义。

水生态系统;污染源;生态修复;治理技术

1 基本情况

凌源青龙河流域位于辽宁省最西部,与河北平泉、青龙,葫芦岛的建昌接界,流域总面积133 254 hm2。青龙河是滦河的支流,起源在河北平泉台头山五道梁子,入凌源三十家子镇,流域在凌源市境内主要支流为:三十家子河、刘杖子河、宋杖子河、青龙河、窟窿山河、刀尔登河、大窝铺河、头道杖子河、栢杖子河、清水河,干支流调查总长度222 km,宽度1~150m,人口18.6万,耕地面积1.33万hm2,流域内因自然环境和动植物资源的特殊性,已于2005年批建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69 912 hm2。

2 水资源现状

青龙河沿岸居民历史悠久,为方便生产,居民多沿河而居,生活垃圾、农业垃圾随意堆放在居住地边缘,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水直接排入河道,岸边开垦种植、农田灌溉等也使用一些化肥、除草剂等对水质也有一定危害。农田及经济作物灌溉为明水漫灌,水消耗多,利用率低,直接影响水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青龙河水生态系统污染日益严重,在枯水期,部分污染问题较突出的河段,水质劣于地表Ⅲ类,水质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3 改善水生态系统的技术措施

3.1 控制各类污染源对水体生态系统的破坏

水源污染源主要有沿岸企业垃圾、畜牧养殖垃圾、流域内耕地面源污染、厕所渗漏、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对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垃圾处理方法:

1)截止2014年10月,青龙河流域生产工业企业3家(酿酒),畜禽养殖45家(牛、猪等)。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对每个企业均采取污染处理单项否决机制,严格把关,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不得排放。畜禽粪便进行生态治理,即配套建设沼气池,实现垃圾资源的可再生利用,也可建粪便处理池或堆肥发酵,利用畜禽粪便中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大量有机质和氮、磷、钾及其他微量元素等,堆肥培育各种生物酶和微生物,使其成为果树或农田的优质农家肥,即可有效解决污染源,又能改善施肥地的土壤结构,提高地力[1]。

2)青龙河干支流沿岸耕地由原来的大水漫灌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改为滴灌方式灌溉,可改善大田作物小气候,实现高收益、低耗水,避免因灌溉引起的肥料、农药、除草剂、水土流失等面源污染。

3)青龙河流域土质为砂性,渗透性高,河道两侧居民厕所均为旱厕,污染物渗入地下水和地表水,为此,政府组织对河道两侧1.5 km范围内进行厕所防

渗改造,杜绝地下水污染源。

4)生活污水处理,对各乡镇所在地生活人口集聚区域,通过铺设污水管道收集生活污水,采用人工生物净化与自然生物净化相结合的方法[2]。该方法具有运行费用低、耗能少及管理简单等优点,在青龙河流域具有实际意义。主要处理工艺为:生活污水—沉淀—曝气氧化塘—土地处理(农业灌溉)。此工艺还能去除部分N、P、病菌和寄生虫。

5)居民生活垃圾处理:受经济技术条件限制,应用技术依次可选:回收利用、堆肥、焚烧、卫生填埋。因受经济条件限制,预计在每个乡镇各建设一座垃圾中转站,在三十家子和刀尔登镇建两处垃圾填埋场,减少生活垃圾污染。

3.2 山地阳坡汇水区加大水源涵养林建设,改善水量和水质

经过多年的生态建设,流域内植被自然状况不一:阴坡的天然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ex Ledeb)乔灌木、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 L)、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白鹃梅(E.serratifolia)等次生灌丛林分布稳定,郁闭度较高,天然更新良好,能保持较好的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的发挥;流域内阳坡以荆条(Vitex negundo L.)、山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等灌丛为主,相对的林分质量较低,应以封育措施为主,补植本地乡土树种,与原有植被合理搭配,形成稳定的乔灌草复层异龄林结构:山坡中上腹,保留原有灌木树种,补栽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野皂荚(Gleditsia microphylla Gordon ex Y.T.Lee)、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大果榆(Ulmusmacrocarpa)等,达到尽早郁闭;山坡中下腹,立地条件相对较好,补植树种选择山杏、侧柏、小叶白蜡(Fraxinus sogdiana Bunge)、蒙古栎等,以丰富的灌木逐步培养乔木,形成稳定的乔灌草群落,达到保持水土的最佳效果。

3.3 河道进行退耕还湿等生态修复措施,保证湿地发挥应有功能

遵循地形地貌及土壤质地状况,结合保护动植物资源特点,河道沿岸保护原有乔、灌、草本植被,引种耐水湿的柳属(Salix)乔灌木,保护藨草(Scirpus triqueter L.)群落、尖嘴薹草(Carex leiorhyncha)群落、水芹(Oenanthe javanica(Blume)DC)群落等草本植物,促进水生植物生长和微生物适度繁衍,强化湿地水域自我修复净化功能,保持退耕还湿地块水体连续性[3]。避免河道沟渠化,更有利于水域生态系统的改善和重建,湿地多样的生态系统与陆地自然环境相互补充,达到物种资源的多样性。

3.4 重点地段建设固定的湿地水面,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3.4.1 工程必要性

河道处在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水域面积383.7 hm2,其中位于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河流长度84.7 km,水面面积113.4 hm2。这些区域的湿地环境是野生黑鹳(Ciconia nigra)及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大天鹅(Cygnus cygnus)、鸳鸯(Aix galericulata)等国家重点ⅠⅡ级保护鸟类及其它五十多种鸟类的生活繁殖区域。特别是黑鹳的生长繁殖,受人为活动、食物、环境、天敌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较多,生存状态日趋恶化,种群数量恢复缓慢,对其生存湿地环境的保护和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3.4.2 建设地点、规模与数量

计划选址在河坎子山神庙至西庄之间两处,河坎子三道梁子至佛爷洞大河西的清水河主干河道建一处,建造简易中小型拦河坝计3处,根据地形状况,坝体长50~150 m,结构以浆砌石为主,表面用水泥砂浆抹面,建造过程减少或避免护岸坝建设,坝体内水位最高处应>2 m,使全年水体保持相对的稳定,重建了相对稳定的湿地水域环境。

3.4.3 生态作用

建设后的自然—人工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扩大了湿地水域面积,既不影响泄洪需求,又为岸边相对较远地段灌溉提供稳定的水源,还能使泥沙沉积并对水质氨氮过高进行自我生态修复,对水进行有效净化,为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恢复创造条件。固定水面,培育出大批浅水中的水生植物群系,有利于小鱼、林蛙及浮游生物冬季因结冰而冻死,避免直接破坏湿地生物的食物链。大面积的水域生态系统,养育出足够丰富的鱼类,为黑鹳等食肉类重点保护动物提供食物,使生物资源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1]谷晓存,刘景春,吴庆伟.城区河道治理与环境协调共处的尝试[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02):31-32.

[2]朱丽向.对城市河道治理规划问题的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9(02):6-8.

[3]朱晓丽.浅析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J].浙江水利科技,2005(02):47-48.

TV85

B

2014-10-31

杨大魁(1976-),男,辽宁凌源人,工程师,从事河道管理与建设工作。

1007-7596(2015)06-0135-02

猜你喜欢

凌源河道流域
压油沟小流域
IP
女神故里
辽宁凌源两处石羊石虎墓葬的年代及相关问题
沙颍河流域管理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