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弯曲杆菌病引起母牛流产的诊断与防治

2015-03-21周环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5年1期
关键词:亚种交配公牛



弯曲杆菌病引起母牛流产的诊断与防治

周环

(辽宁省灯塔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11300)

1流行特点

一般认为,自然交配引起的弯曲杆菌病是牛发生不育的重要病因,流产是该病的一个特征。研究表明,肉牛中该病的流行更为普遍。

胎儿弯曲杆菌是一种能游动的微需氧菌,已经确认的亚种有两种,即胎儿亚种和性病亚种。亚种的鉴别主要基于其抗原和生化特性的不同,例如性病亚种不能在含1%甘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但胎儿亚种能。普遍认为性病亚种能够适应牛的生殖道环境,并引起弯曲杆菌病,而胎儿亚种常存在于肠道中,引起牛发生零星流产,所以对两种菌的鉴别是非常必要的。胎儿亚种可改变其生化特性。鉴定为性病亚种的菌株能耐受甘氨酸。另外,胎儿亚种用于实验研究时,该菌引起的临床症状可能与性病亚种引起的症状相同,并且在性病亚种引起的不孕病例中也发现了胎儿亚种。因而两种亚型的菌株均能引起交配性不孕,不管什么时候从流产病例中分离到胎儿弯曲杆菌,都需监测牛群发生交配性不育的可能性。散发性流产病例中,如果与交配性不育不相关时,感染的途径可能就是肠道中的细菌。

交配性不育通常是感染的成年公牛引入牛群而发生的,较小的公牛或育成母牛很少传播胎儿弯曲杆菌。但以前交配过的任何牛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感染源,特别是借用公牛育种时,更具有很大的发病危险性。与感染母牛自然交配后会引起公牛感染,但不一定表现出临床症状或病理变化。对于成年公牛来说,感染通常发生于包皮上皮囊的腔隙中,小于6岁的公牛对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自然交配过程中,疾病传播的途径通常是从公牛的阴茎到阴道前庭,并定植于阴道前庭中,然后进入子宫,引起温和性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炎。感染8~13周后,其病理变化通常最明显,并且在4~5个月内恢复。母牛妊娠后可能出现胎儿死亡、发情周期延迟、流产或出生满月的活犊牛。在检测的流产病例中,妊娠周期通常为4~5个月。组织学全面检测可观察到明显的胎盘炎和心包炎,胎儿可观察到败血症和肺炎组织学病变。

2诊断方法

胎儿弯曲杆菌性流产的诊断取决于胎儿体内细菌的分离培养。流产后胎盘可能受到粪便的污染,所以胎盘的细菌分离培养无诊断意义,除非用组织病理学检查来进一步确诊。

通过交配感染细菌后,母牛的尿液和阴道分泌物中有抗体,其中IgG是最主要的成分,在感染8周后可检测到IgG抗体,但在6个月时一般就检测不到。IgA产生于感染后的3~5周,并且感染1年后仍可检测到该抗体。动物康复后,体内产生了免疫反应,且能接受正常的妊娠,但感染后一年多的时间内仍可从母牛的阴道黏膜中分离到胎儿弯曲杆菌,从而在以后的几年内,使牛群中的母牛和公牛仍具有发生感染的可能性。

在阴道黏膜凝集试验中,可采用胎儿弯曲杆菌的抗原物质来检测阴道黏膜中的凝集素。免疫球蛋白A是存在于黏膜中的抗体,但是阴道分泌物受到血清或血液的污染时会出现假阳性,因血清中通常也存在胎儿弯曲杆菌的抗体。另外,母牛进入发情期时,其阴道黏膜会分泌大量的黏液,IgA被稀释,所以会产生假阴性。现已报道了检测时所遇的问题,并表明采用阴道黏膜凝集试验时,只有50%的感染牛呈阳性,并且在感染6个月后,其中50%的牛会变成阴性。现已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克服了阴道黏膜凝集试验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由于大部分牛群感染和监测的延迟、母牛消除感染的能力以及阴道黏膜凝集试验的局限性,因此每次至少采样12头母牛是必要的。怀疑发生流行性感染时,在第一年中要对种公牛进行采样,以取得最好的诊断时机。在调查研究期间,应对公牛的阴茎鞘进行冲洗,但是检测手段相对不敏感,因此阴性结果几乎没有任何价值。

3防治措施

采用无弯曲杆菌感染的牛精液进行人工授精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对某些牛群来说,特别是在牧场上发生自然交配时,该法可能无实际意义。牛群中发病率高的许多国家采用免疫途径来根除牛群中的弯曲杆菌感染。公牛的抗生素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保持牛群严格的封闭措施,可达到有效的预防。在短期内对育种公牛进行替换时,会增加感染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发情周期的同期化和人工授精是一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避免用未知情况的青年牛来交配。利用成年牛交配时,需要对牛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该病及时用抗生素治疗。

作者简介:周环(1978-),女,本科,兽医师。

收稿日期:2014-11-04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739(2015)01-0048-02

猜你喜欢

亚种交配公牛
贵州省种公牛站
亚沉茶渍亚洲亚种Lecanora subimmersa subsp. asiatica Zahlbr.的订正研究
珍稀蝴蝶的亚种分类问题及保护意义:以喙凤蝶属为例
盘羊新亚种
——和田盘羊
不同交配方式对家蚕种性影响
二化螟的多次交配及其对雌蛾产卵量的影响
亚洲玉米螟交配率和交配次数与其日龄、性比和精巢大小的关系
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的快速区分
公牛赞
公牛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