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2015-03-21孙建华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5年1期
关键词:乙脑脓性膜炎

孙建华

(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 动物卫生监督所154700)

子宫内膜炎是造成现代规模化养猪场母猪高淘汰率的疾病之一。该病会给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母猪子宫的特殊结构,造成肌肉给药的疗效不明显。子宫内直接给药又受到母猪发情周期的影响,加之造成子宫内膜炎的致病因素较多,有病毒性(如乙脑、猪瘟、伪狂犬、蓝耳病等) 、细菌性(如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 、寄生虫性(如滴虫等) ,还有营养性及霉菌毒素引起的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原因,所以实际生产中,对于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难度较大。

1 造成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几个途径

1.1 后备、初产母猪的子宫内膜炎

后备母猪从发情至初配前一般经过3 次发情,发情时子宫颈口和阴道口张开,如果栏舍内潮湿肮脏,极易造成细菌的外源性感染。

初产母猪配种时的动作不规范,消毒不严格,本交时由于公猪的原因等造成的外源性感染。

可能由乙脑等病毒性、链球菌等细菌、滴虫等寄生虫性造成的内源性感染。

1.2 经产母猪的子宫内膜炎

由病毒性、细菌性、营养性、霉菌毒素等因素造成的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在子宫内腐败产生大量细菌及内毒素,从而使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

母猪在分娩、难产、哺乳期的机体抵抗力下降(尤其是夏季的热应激) ,再加上产床卫生状况差、助产时消毒不严格、产道损伤、助产不彻底、胎衣不下等,从而促使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

配种时动作粗鲁、操作不规范、人工授精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母猪阴道损伤等,也可引起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

2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1 急性子宫内膜炎

母猪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或废绝,鼻镜干燥、频尿、弓背、努责,阴道中流出带有腥臭味的灰白色或红褐色的黏液或脓性分泌物。

2.2 慢性子宫内膜炎

母猪全身症状不明显,体温有时可能会略有升高,泌乳性能下降。慢性子宫内膜炎往往由于急性时治疗不及时转变而来,母猪躺卧时常排出脓性分泌物,阴门及尾根上常粘附黄色脓性分泌物。有些母猪断奶后常常不排出分泌物,采食、体温、行动等都正常,在发情、配种时(尤其是人工授精) 或配种后,排出大量黄色或灰白色较黏稠的脓液。

3 治疗

当发生全身症状患猪体温升高时,可用阿莫西林、头孢拉定配合链霉素、安乃近、地塞米松、维生素C、碳酸氢钠、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待症状好转时给予子宫清洗。

子宫清洗: 可选用5%聚维酮碘、3%双氧水或0.2%百菌消等500 ~1 000 mL 用灌肠器或一次性输精器反复冲洗,以清除滞留在子宫内的炎性分泌物,每天冲洗一次,连续3 d。

子宫内投药: 可选用青霉素、链霉素、林可霉素、新霉素等药物溶解于90 mL 的0.9%生理盐水加10 mL的碳酸氢钠及40 IU 的缩宫素混合液中,进行一次性子宫给药,每天1 次。连用3 ~5 d,不见好转者淘汰。

4 预防措施

4.1 免疫措施

根据各场情况做好种公、母猪免疫,主要是乙脑、细小病毒病、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等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免疫。

4.2 母猪保健

母猪分娩及配种前后各一周可选用上海诺华公司的支原净、金霉素、阿莫西林或美国辉瑞公司生产的利高44 预混剂加上黄芪多糖粉剂或鱼腥草粉剂进行饲料加药,以预防子宫炎的发生。

4.3 饲养管理综合措施

在母猪产出第2 头仔猪时可用5%葡萄糖氯化钠1 500 mL 加适量抗生素,给予静脉滴注,在最后100 mL 时加入40 IU 缩宫素。母猪产后8 h内可用长效土霉素等药物给予肌注。

母猪饲料中应长期添加适量的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前产后给予一定量的青绿饲料,或在饲料中加适量的多种维生素,以使母猪尽早恢复食欲与体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加强配种舍、分娩舍的消毒工作,保持舍内干燥、清洁、卫生,提高人员操作的规范性,以减少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降低夏季热应激对母猪的伤害,控制母猪便秘的发生。夏季可选用氯前列烯醇、律胎素等药物进行母猪的同期分娩,并控制母猪的分娩时间段,尽量选择在下半夜或早上。

可在母猪产前产后用消毒水对母猪的阴部、乳房进行每天消毒。对于已发生子宫内膜炎的患猪及早治疗,并及时淘汰老、弱、病、残的种猪。

猜你喜欢

乙脑脓性膜炎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腰痛——请别忽视腰肌筋膜炎
脓性指头炎验方
蚊子带来了可怕的乙脑
“脚跟疼”小心足底筋膜炎
健康儿童乙脑抗体水平的调查研究
毫刃针治疗背肌筋膜炎30例疗效观察
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其咳嗽、咳痰有何特点?
初秋谨防猪乙脑
鸭衣原体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