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66例分析

2015-03-21张强祁泳波

贵州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结扎术精索阴囊

张强 祁泳波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外科,山东 青岛 266000)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经腹股沟区疝囊高位结扎术被公认为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基本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们采用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66例,在掌握手术解剖入路基础上,简化了手术步骤,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破坏和损伤,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566例患儿(602侧)。其中男452例(80%),女150例(20%),年龄8个月至5岁。右组侧组斜组疝407例(67.61%),左组侧195例(32.39%),双侧疝89例(14.78%)。全部病例均以腹股沟区包块为主要症状,其中有嵌顿史55例,发现腹股沟疝到住院治疗时间为5个月至4.5年。

1.2 方法 本组566例患儿均选择静脉复合全麻,在腹股沟韧带上方,以腹股沟管内环为中心,在患侧下腹皮纹处作一短切口,长约0.5~1.0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以蚊式钳钝性斜行穿透腹股沟区浅深筋膜,直接伸到外环口精索提睾肌处并将其牵拉至切口外,在精索前内方找到疝囊,并打开确认。右手食指伸入疝囊,以湿盐水纱布轻柔将输精管及血管与疝囊分离,直至显露腹膜外脂肪,用细丝线缝扎关闭疝囊颈,切除远端疝囊,完成疝囊高位结扎。彻底止血,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及无输精管损伤,向下牵拉睾丸使精索复位,再皮内缝合或粘合皮肤切口。

2 结果

本组56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15min,手术切口0.5~1cm。术中出血少,术后患儿疼痛时间短,麻醉清醒后多数患儿活动自如,阴囊轻微肿胀或无肿胀,切口无感染。局部肿胀轻,恢复良好。术后发生阴囊血肿5例,24h 内采用冷敷,24h后热敷,5~7d治愈。566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腹股沟斜疝复发仅1例,无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常见先天性发育性疾病,发病率为3.5%~5%,本组病例男女之比约为4∶1。婴幼儿斜疝复发率为1.0%~2.5%,本组复发1例,复习资料发现此例患儿为脑瘫患儿,疝囊较大,术中未行修补措施,加上术后患儿坚持行肢体康复锻炼,每天哭闹剧烈且时间较长,腹压高,外加腹股沟区肌肉发育薄弱,导致复发。

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小儿外科常见手术,且为占小儿外科手术总数的15%[1],对于该病的微创治疗方法的改进与创新一直是小儿外科医师追求的方向。虽然近年来的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具有不损伤腹股沟管结构及可探查对侧隐性疝等优点[2],但由于受器械限制无法开展外,腹腔镜手术往往需要多个切口,以及进腹引起腹内脏器干扰和损伤机率增加,难以避免肠粘连且婴幼儿气腹并发症较高,部分并发症后果严重。我们根据小儿腹股沟管内、外环口的距离一般在2~3cm,且多接近垂直状态,通过牵拉疝囊便可使内外口达到重叠,继而达到高位结扎疝囊的目的这一解剖特点[3]。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多数仅需单纯高位结扎疝囊,无需腹股沟管修补。

该手术适应证:年龄6个月至3岁、疝囊较小和非复发性婴幼儿腹股沟斜疝均可采用。该手术禁忌证:年龄6个月以下患儿、巨大疝、复发疝和过度肥胖的患儿不能采用此手术方法。对于复发疝、巨大疝我们多采取疝囊高位结扎加腹股沟管修补术治疗,要求术者熟悉并掌握小儿腹股沟管的解剖层次,对传统手术方法熟练掌握,术中操作仔细。手术切口选取患侧下腹部腹横纹切口,长度0.5~1.0cm,在切口愈合后生理腹横纹掩盖手术切口瘢痕,达到外观美学效果。微小切口要点是准确定位,术者可采取触摸精索的方法确定钳夹的位置,在耻骨上方用食指左右滑动触扪精索,在精索向上延续摸不清处即为外环口,利用蚊式钳尖斜行穿透浅深筋膜,达到外环口处抓住提睾肌,并提至切口外,完成疝囊高位结扎术。术中要彻底止血,防止术后阴囊血肿发生。疝囊较大,剥离创面大会造成术后阴囊血肿的发生。疝囊高位结扎后一定要将睾丸精索等组织复位,防止输精管的折叠或扭曲。

微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在完全熟悉解剖结构的基础上完成的,只是对手术过程的简化,减少对正常组织的破坏和干扰,达到节约手术时间和微创的目的。本组术后阴囊血肿5例,其发生原因可能与疝囊大,剥离面广,创面渗血有关。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操作简便、术后疼痛时间短、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皮肤切口美观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Saranga Bharathi R,Arora M,Baskaran V.Minimal access surgery of pediatric inguinal hernias:a review[J].Surg Endosc,2008,22(8):1751-1762.

[2]Kaya M,Huchstedt T,Schier F.Laparoscopic approach to incarcerated inguinal hernia in children[J].J Pediatr Surg,2006,41(3):567-569.

[3]施诚仁,金先庆,李仲智.小儿外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0-252.

猜你喜欢

结扎术精索阴囊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阴囊湿疹的尴尬,用蜂房粉解决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精索静脉曲张会引起不育吗?
显微镜下2种手术方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效果
超声诊断阴囊珠1例
输精管结扎术后中远期对附睾、睾丸影响的超声观察
阴囊超声显像在诊断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探讨
中医治疗老年阴囊湿疹中的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在腹部输卵管结扎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