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器化自动摆药模式在CCU的应用探讨

2015-03-21徐月美

护理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药袋口服药医嘱

王 静,徐月美

临床护士除承载着大量住院病人口服药的核对与发放外,还承担着部分新入院或改动医嘱后口服药的摆放,这必然会增加住院部口服药物保存及药物在摆放、核对过程中的隐患。机器自动化摆放口服药模式是依靠医院信息系统(HIS)传输的信息,根据口服药品类别过滤医嘱信息后,控制口服药摆药机按照用药时间的差异进行分包工作的摆药模式[1]。心脏病监护病房(CCU)作为心内科危重症医学的临床科室,通过现代的医疗设施对各类急危重症的心脏病病人进行严密监测,控制其病情变化,使其度过危险期。在此治疗期间病人有大量的降压、降脂、抗血栓、减慢心室率、保护胃黏膜等口服药的服用。护理工作者是临床用药医嘱的执行者。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病人未能按时服药,影响治疗效果,严重者造成安全隐患或医疗纠纷。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0月在全程无家属陪护的CCU初次应用机器化自动摆药,此模式有着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分析报道如下。

1 机器化自动摆药流程

药师从HIS系统调出医嘱,传给摆药机系统,摆药机根据医嘱自动进行摆药[2],每例病人同一时间的用药密封于同一药袋,药袋上清晰标示病人基本信息如药品名称、用药时间和剂量等。对非机储药品及非完整药片(半片)由摆药机托盘手工添加的药品和其他完整药片在同一时间合并到药袋中,密封好的药品由传送带送出摆药机,经专职药疗护士与管床护士双重核对后发给病人。机器化自动摆药模式的应用,减少了人工摆药失误率,提高药师第一道摆药的准确率;缩短了护士领药等候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快速满足CCU住院病人用药需求;药袋上详细标识,让无家属陪伴的病人非常清楚自己的诊疗用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对新护士而言清晰的药物药名标识,也易于快速从多种药物中正确分辨,减少了医患纠纷;药袋的封口密闭能够避免药品污染。

2 机器化自动摆药在CCU初次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对非规格口服药的摆药缺乏准确性,并存在药物污染问题摆药机器只识别完整装片剂的口服药,对于只使用二分之一剂量甚至四分之一剂量的非完整装口服药品仍需人为手工加入摆药机托盘,这种半片装口服药的剂量准确性以及污染性仍存在争议。如CCU病人的某些强心、利尿、降压、改善心脏重构的药物均需小剂量、分次服用。如地高辛0.125g、呋塞米10 mg、美托洛尔6.25mg、雅士达2mg。这类半剂量或四分之一剂量的药物的发放仍然与手工摆药模式雷同,而手工制成的剂量准确与否值得进一步探讨。

2.2 药师未及时进行医嘱审核 因机器对口服药片的外壳有影响,摆药前需手工去除铝箔包装药品的原包装。对系统自动接受的用药医嘱,药师易产生依赖,不能及时审核医嘱,使得护士在核对口服药的过程中仍要完成医嘱改动前的大量手工摆药工作。同时因药袋封口的因素,导致加药或减药不便,手工撕开原药袋加入口服药或去除停止的药片,即使用装订机卡住封口也不能达到完全密封效果,从而破坏药袋的完整性,不利于药物的放置。

2.3 特殊用药未使用避光药袋 对特殊药物如氨茶碱、硝酸甘油等易挥发的口服药,在打开药袋封口加药或取药过程中易受光线与空气影响发生潮解、变色。我院住院部口服药房晚夜间无人员值班,病区未备统一的口服药袋。对新入院病人医嘱开出的口服药,仍需用原来的药杯手工摆放口服药,增加护士工作量,同时发药时使用与其他病人不同的发药工具,会使病人产生疑惑。

2.4 药袋体积轻便、不醒目、易致丢失 对不能及时服用的药物放置在床头桌,容易丢失,造成口服药漏服或延服。由于监护病房病人有时不能及时进食,目前我院未做到对重症病人的餐饮床边就送,导致一些对胃肠道黏膜有刺激的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波立维等放置在床头桌上,待病人饭后服用,在这个过程中口服药袋极易丢失,从而影响口服药的延服或漏服。

3 对策

3.1 加强自动摆药系统模式的改进 药师应与生产自动摆药机的工程师进一步探讨如何让机器自动识别二分之一片或四分之一片的非完整装口服药物,避免药师手工操作导致的误差,从而保证药物的剂量准确及药物的清洁卫生。

3.2 固定位置作出醒目的“口服药标识”双面张贴 在病人床头桌右上方统一位置张贴“口服药区标识”,并用双面胶粘贴其上,便于固定放置口服药袋,既避免遗失,同时又提醒护士给病人及时服药,避免漏服、延服,对病人自备的口服药也起到警示作用,避免漏服。

3.3 加强药师工作责任心 及时审核临床医生开出的医嘱,刷新机器自动摆药系统,接受机器改动口服药并校对。派专职药师24h不间断在药房值班,对新入院急诊病人的口服药仍启用自动摆药模式,保持与其他病人一致。系统应将错误的用药医嘱设置成对话框障碍,警示此条医嘱不能执行,如用药剂量过大的医嘱地高辛250g。使病房护士从摆放病人的口服药中解放出来,只承担核对及安全发放口服药的角色。

3.4 使用避光口服药袋 对特殊口服药使用棕色药袋避光保存,防止药物变色。改良口服药袋封口方式,制作成类似于食品包装袋可便携式打开加药或取药后可以再手工密封,防止药物的风化与潮解。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取得病人的理解与配合,重视病人的质疑,及时给予解答以消除顾虑。

3.5 加强重症护士职业慎独修养 医学是一种绝对特殊的职业,在道德修养与医疗技术两方面同时有着严格的要求,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3]。在全程无家属陪伴的心脏病加护病房,让护士坚守慎独的理念,有助于做出益于重症病人的最优化的临床决策,使其在严格的医嘱查对制度下,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有效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切实做到发药到口,真正做到药、单相符,安全发药。

3.6 加强专科药物知识学习,建立特殊类药品文件夹 随着医学的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新药问世,临床上药源性疾病也随之增加,让CCU护士掌握科室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非常必要。

4 讨论

口服药发放是病人住院期间接受治疗和护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药是护士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工作[4]。目前,护士除承担核对发放口服药外,还承担着部分新入院或医嘱改动后病人口服药的摆放工作,之后再次核对与发放到病人,这必然增加口服药保存管理的隐患。监护室护理人员在医疗机构推行重症病房合理用药的过程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我科于2014年1月开始采用机器化自动摆药模式,经临床应用,的确提高了药师第一道摆药的准确率,减少了重复性体力劳动,将药师从繁重的机械化手工摆药工作量中解脱出来。对护士而言,替代了护士手工分药的原始工作模式,减轻了护士工作强度,缩短护士领药等候的时间,也减少了大量手工摆药带来的人为操作失误,提高了护士临床工作效率。药袋上的详细内容包括床号、姓名、药名、规格、药片数量,明确标示出病人服药的名称与时间,让无家属陪伴的CCU病人清楚明白自己的诊疗用药,做到人性化护理。对新护士而言清晰的药物药名标识,也易于快速从多种药物中正确的分辨,减少了医患纠纷。药袋的密封操作,避免了药品污染。但新系统机器自动摆药模式在CCU的初次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①机器只识别完整装的口服药,对于只使用半剂量的药品仍需用托盘手工加入摆药机。②对一些特殊用药如氨茶碱、硝酸甘油等未使用避光药袋,在打开药袋封口加药或取药过程中易受光线及空气影响而发生变色。③口服药袋体积轻便,外观不醒目,放置时容易丢失等。为此,制定具体对策:①加强机器自动摆药系统模式的改进,使之能自动识别半剂量装的口服药摆药,从而保证所有药物剂量准确及清洁卫生。②在床头桌固定位置作出醒目的“口服药标识”双面张贴,避免遗失并起到警示作用。③加强药师工作责任心,派专职药师24h不间断值班,及时接受夜急诊病人开出的口服药医嘱,审核后机器自动摆药,再通过物流系统传输至重症病房。④加强重症病房护士职业慎独修养以及专科药物知识学习,建立特殊类药品文件夹,真正做到药、单相符及安全发药的原则,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⑤对特殊口服药避光保存,防止药物变色。改良包装袋封口,严防打开后不能密封而潮解。

[1] 宋建华,王洋,李寅.我院单一剂量给药制度两种模式下药品质量管理比较[J].中国药房,2008,19(4):276-277.

[2] 杨樟卫,胡晋红.医院引进单剂量药品自动摆药设备的理性分析和评价[J].中国药房,2008,19(28):2196-2198.

[3] 周光峰.“慎独”与临床决策[J].医学与哲学,2013,34(8B):1-3.

[4] 李文珍,马泽君,黄玉兰.住院病人口服药发送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0):1757-1758.

猜你喜欢

药袋口服药医嘱
备用口服药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来自乙肝病友的困惑:我那么遵医嘱用药,怎么还得肝癌?
养生泡酒料
养生泡酒料
标准化口服药发放流程,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黄瓜除湿汤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使用PDCA循环降低病区口服药管理缺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