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建设突出专业特点的高水平药科大学的几点建议与思考

2015-03-21宋宏锐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药科高水平制药

宋宏锐

沈阳药科大学 制药工程学院

关于建设突出专业特点的高水平药科大学的几点建议与思考

宋宏锐

沈阳药科大学 制药工程学院

沈阳药科大学办学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药科大学”,结合这一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本文主要从专业建设的角度,简要分析了我校发展建设取得进步的原因,并提出高水平药科大学建设的途径。

高水平药科大学;建设;建议

建设高水平大学是我校多少年来的追求,我校的目标就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药科大学”。在我的记忆里,这个目标提出有20多年了,为实现这一目标,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校确实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提升,在国内外的影响也日益增加。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是:32年前,我毕业分到这儿工作,在沈阳站下车后,我问了至少有10个人,沈阳药学院怎么走,但是给我的回答是:有这么个大学吗?不知道。而今,在沈阳,药科大学已经是很有名气的了,吸引了众多国内,以及留学海外的博士硕士来我校工作。做为经历了我校从不知名到较有名气,见证了我校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发展,并且为这个提高发展贡献了一些力量的我,由衷地感到自豪。

分析我校这20多年不断提高不断进步的原因,不外有三:一是历任校领导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从姚新生任校长直到现在,始终将学校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上,多年坚持不懈,收到了好的效果。二是教工的水平不断提高,新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带动了全校整体水平的提高。三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我校的专业特点,做为一所老的药学类专业院校,我校的先天优势在于:毕业生数量少,随着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及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对药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使我校在行业内乃至全国的知名度不断上升,知名度的提升也使得上级的投入有大幅的增加。而近些年国家在科技投入上加大了对新药研究的投入,我校也受益匪浅。

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大约从2000年开始,国内各高校纷纷曾设与药学相关的专业,既有一般院校,也有211,985大学,这对我校是一个严重的挑战,虽然我校在众多高校的重重包围下,这些年也算是突出重围,与往昔的药大对比,水平有了大幅的提升,但是近几年我校的发展似乎到了一个瓶颈,今后如何发展,如何保住我校现有的“江湖地位”,甚而再前进,是我们大家都要面临的问题。

我的思考与建议是:

一、突出专业特色。学校要发展,规模要扩大,虽然我校已经失去规模发展的最好时机,但是这几年来每年招收规模还是有了大幅度增加,又增设了一些新的专业,今后可能还要陆续增设新专业。我觉得在开设新专业时,一定要突出我校的专业特色,突出我校的学科优势,不能什么热门就上什么。今年国家给一些高校的专业亮了红灯,就是一个信号。突出我校的专业特色,我觉得我们可以申请开办食品安全与检测等专业。

二、对现有专业进行内部调整。如原来我校有化学制药、微生物制药、药物化学等专业,1999年专业目录调整,一律称为“制药工程”专业,实际上这个专业名称与我校的专业特点差别较大,随着近几年教育部在这个问题上放开,我校又恢复了“药物化学”专业,但现在每年只招一个班,而制药工程专业每年招9个班,我觉得,应该倒过来,或者至少是每年招5-6个班的药物化学专业。因为我校的工程类课程以及学科队伍都较弱,而在药物研发链条中的上游,即药物化学方面,我校有着强的队伍和丰富的经验,我们希望我们的这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是在药物研发及产业链条中去解决“该做什么”的问题,而不是,至少不主要是去解决怎样改善工艺条件,实现最优化等工程问题,因为这方面实在不是我校的特长,甚至是短板,与国内其他高校,如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差距甚大。

三、重视本科教学。好像是一些好的大学的通病,越是声誉高,名声响的大学,往往本科教学越不受重视,或者仅仅在口头上重视。我校20几年来,影响力不断增加,知名度不断提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培养的本科生受到国内医药行业用人单位的好评。评价我校毕业生基础较扎实,动手能力强,这也是我校毕业生在就业时能突出重围,赢得良好社会声誉的重要原因,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这一点。但现在的现状是,教师在教学上普遍缺少热情和动力,不研究教学法,不思考教学规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上课敷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离开PPT就上不了课,脑袋里就没有教学内容,全凭按照PPT照本宣科。这种情况其实从校领导到一般教师都知道,但多年没有改变,究其原因,我想是对从事教学的人员,对教学工作的激励机制不够,包括收入、职称晋升、各种评奖,都搞“赢者通吃”,以科研项目多少,发表文章多少,获得经费多少来评判教师。尽管此种现象在全国高校中是较普遍的,但我校若不做出改变,一旦我校毕业生流于“普通”,不再有特色,社会对我校的毕业生不再欢迎,则对我校是致命的。

四、改革学生成绩评价机制。影响现在教学效果的还有一点,就是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机制。就有机化学这门课来说,拿这几年的考试卷与二十年前,甚或十年前的考卷比较,深度已是大大减小了,其它课程我想也基本差不多。究其原因可能有多种,我这里想强调一下学生成绩评价机制问题。关于此事的的一个链条是:学生的学习劲头比较差——上级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强调及格率、获得学位率——校教务部门要求及格率,否则就是教师教学不好——教师只好降低要求,降低教学深度,经过几届学生口口相传,学生已经知道:无论如何也会让我及格,让我毕业获得学位,因而学校动力愈加不足。这个现象要改变,需要校领导下决心解决,中心是不能降低每门课程的教学要求,但可以给学生多次机会。就像运动会上,跳高的标准定好,跳过去就有成绩,否则就没有,不能降低横杆的高度,但你可以多试跳几次,直到过去。

猜你喜欢

药科高水平制药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中国药科大学2020年1~7月获授权专利情况(3)
中国药科大学2020年1~7月获授权专利情况(1)
中国药科大学2020年1~7月获授权专利情况(2)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中国药科大学2018年1~6月获授权专利情况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皮尔法伯制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