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5-03-20张春淦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20期
关键词:权威性审计工作事业单位

摘要: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事业单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内部审计工作,促进内部审计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从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发挥的重要作用出发,分析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旨在为内部审计规范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作用。

一、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风险评估作用

近年来,不断深化的科技改革使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显得更加重要。特别是经济责任审计、效益审计等,都需要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内部审计机构来进行客观、公正、真实的评价。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风险评估作用,可以有效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率和回报率,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恰当的控制措施,从而降低成本率,减少风险性。

(二)监督制约作用

内部审计人员主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来核查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促使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从而充分发挥控制和监督作用。内部审计的控制和监督作用,有利于合理利用和管理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通过全面控制,积极探索新的审计方法,做好有效的跟踪和监督,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三)参谋助手作用

科研事业单位的法人一般都拥有经营决策权,领导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单位的整体利益和发展前景,最终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只有内部审计才能担当这个参谋助手的角色,为领导出谋划策,随时跟踪和监督,掌握决策的执行情况并进行必要的修正,从而确保决策和管理的有效性,让单位的经济管理活动沿着良性和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目前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审计相关法律法规较滞后

虽然,我国颁布实施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规定,但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一般都没有建立系统的审计计划和内审制度,没有系统和详细地制定具体的审计准则和实施细则,没有设计规范的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和流程,导致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中无章可循,最终出具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没有法律的约束性、强制性,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可操作性不强。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缺乏严格的监管,极大地增加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风险性。

(二)内部审计的范围受到较大限制

内部审计旨在提高单位的运行效率,促进单位目标的实现,因而审计范围应当包括单位的各项运营和财务活动。而目前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多限于一些常规的传统审计活动,主要表现为重视财务会计而忽视经济管理,重视审计结果而忽略审计过程,重视事后审计而忽视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内部审计范围过于狭窄,使得内部审计工作不严谨,只能监督部分财务活动,无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另外因为内部审计工作缺乏全局性,只能发现局部问题,无法纵观全局,从而会忽略很多的潜在风险。

(三)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相对权威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科研事业单位主要关注经费的来源,以及科研成果的产出,很少关注成本管理效率和资金控制效果等事项,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不够。科研事业单位没有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只是将此项职能分给单位其他权力相当的部门,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会受到被审计部门的制约,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相对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权威性的缺乏也削弱了内部审计的客观性,使得内部审计工作无法有效地开展和发挥监控的作用。

(四)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较欠缺

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并且是一项高层次、综合性的经济监督,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必须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际经验,必须具有准确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等等。但目前,大多数科研事业单位都没有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经常临时抽调人员,导致业务水平不高,内部审计力量薄弱,无法真正适应复杂的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审计风险、审计效果和审计质量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三、改善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对策

(一)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制度

要确保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就必须不断完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按制度办事、用制度说话,这样可以确保内部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推进审计规范化建设,积极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内部审计机构在制定具体的内部审计制度时,可参照国家审计署制定的相关规定和办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适合本单位发展和自身特点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并科学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赋予相应独立的内部审计工作职能,使内部审计工作真正服务于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并为领导者决策提供充分依据,从而切实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二)不断拓宽内部审计工作的业务范围

科研事业单位需要确定恰当的内部审计范围,从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第一,要转变重视财务而忽略管理的传统观念,对于非财务性质的管理活动也应当实施内部审计。第二,要转变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的传统观念,对于运营活动的过程也应当实施相应的内部审计,只有有效监控过程,内部审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第三,应当在做好目前审计工作的前提下,逐步拓宽范围,最终做到全面审计、全局监控,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审计范围的拓展,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要在充分衡量可行性的情况下,从关键活动和关键环节抓起,逐步向其他活动和环节拓展,不断扩大内部审计范围,从而达到纵观全局,全面监控的最佳效果。

(三)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是加强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必要前提,科研事业单位应当从内审理念和机构设置两方面考虑。在内审理念方面,科研事业单位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单位全体人员也要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比如,定期召开会议对内部审计工作做全面总结,对审计工作中遇到的事项实行奖惩制度等。在机构设置方面,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应具有一定的高度,分层级设置,统一管理和领导,完全独立于单位其他部门,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单位还应当赋予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足够的权力,使其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不受其他各部门领导的牵制,保持足够的客观性和独立性,从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控作用。

(四)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业务水平,还要对被审计领域的有关知识具有相当的了解。因此,内部审计人员的构成也应该复合化,不仅要配备精通财务、税收、审计领域方面的人才,还要配备精通科研单位各项业务的专门人才。并且可以考虑从外部聘请具有丰富经验和业务水平的人员来充实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以适应实际审计工作的需要。单位相关领导也要重视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学习新的审计方法和知识,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等方面的变化。

四、结束语

总之,科研是强国之本,兴国之翼。科研单位承担着国家大量前沿性、公益性、基础性的研究任务,所以要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更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并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构建完整有效的预防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规范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加大科研产出的效果,实现科研事业单位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权威性审计工作事业单位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民主的悖论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哲学百科全书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