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企业审计整改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2015-03-20淮阴工学院路珂支凤生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20期
关键词:单位人员工作

淮阴工学院 路珂 支凤生

所谓审计整改,指的是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机关依法审计所做出的处理决定或提出的建议,对其自身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的行为,二是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采取措施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的行为。针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在企业正常运行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就拿很多商业银行来讲,它们的内部相关部门以及辖属各级机构根本没有建立起一套举一反三的系统性工作理念,因此必须借助审计整改,从制度、流程、管理等深层次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整改。通过对审计查出问题进行整改,可以使这些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维护,对保证其规章制度的严肃性起到了震慑作用,有效防止了企业内部人员的腐败行为。

一、企业审计整改工作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的审计结果来分析,我们会发现,我国很多企业单位越来越重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但即便如此,一些问题也是屡查屡犯,很多企业单位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依然不容乐观,这些企业在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认识不够统一

一些企业的领导及干部对企业审计整改工作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他们不愿在审计整改工作上给以大力的支持,因此,企业审计整改工作在外部环境上也有待改善。在审计企业内部,由于对企业审计工作缺乏统一的认识,一些企业甚至将企业整改工作当作是一种企业资金补充的途径,在企业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企业审计整改工作便被迫停止。

2、发展不够平衡

对一些领导重视企业审计整改工作的企业来讲,企业审计整改工作的力度就较大,所能收到的成效也比较客观。但是审计单位往往独木难支,审计整改的结果也不够理想。在企业审计内部,由于不同企业领导有着不同的整改认识及意见,这常常给企业审计工作带来不同的整改结果。从这方面来讲,一个主动协调、积极推动、举措创新的企业,不仅是做好审计整改工作的前提,而且能够收到“一子投秤、全盘皆活”的良好链式效应。

3、整改不够彻底

对于一些审计企业,它们依然存在敷衍了事、避重就轻等错误的观念,它们主观上进行有意识的“选择性整改”。当涉及到对它们有利的部分如一些加强企业管理方面的建议,它们一般都会欣然接受;然而当涉及自身利益时,比如挪用企业公款、纠正企业之前发生的遗留问题时,企业审计单位则会抱着极其消极的态度,草草了事。另外,对于那些属于企业管理体制及机制范畴的问题,如企业管理体制不完善、不合理,由于这些问题很可能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安排,因此企业审计单位不会对其整改彻底。

4、做法不够科学

从企业内部审计来分析,企业审计机构普遍采取谁审计谁负责的原则,也就是说由主审人员或审计组长来跟踪落实审计整改情况,同时指导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整改资料收集工作。虽然这样做的好处是审计人员熟悉整项整改工作,在保证工作连贯性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但由于审计整改工作极其繁重,如果审计人员既要监督审计整改工作,又要指导资料收集工作,无疑加重了审计人员的工作负担,有时候审计人员真的是分身乏力。除此之外,由于一些审计人员抱有畏难情绪,造成“重审计、轻处理”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原因分析

1、认识偏差,造成整改困难

思想认识水平的深度、高度和广度,是全面推进审计整改的基础。从被审计单位层面看,体现在“四个存在”,即:存在对立情绪,认为大家的情况差不多,有的甚至问题更为严重,存在相互攀比的思想;存在开展整改后怕丢“面子”、怕影响威信等模糊认识;存在混水摸鱼的思想;存在拢络人心、捞政绩的思想作祟。从领导者的方面看:主要是担心因为审计整改把各方面搞死,激化矛盾,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审计人员看,存在早不看见晚看见、犯不着得罪人的思想;担心问题扯大了,领导责备、同事轻视。

2、内控制度不健全,造成整改困难

虽然近几年我国很多企业单位都建立了一定的内部审计控制制度,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企业所建立的审计控制管理制度依然不够健全,所制定的审计标准也不够高,同企业的实际情况严重背离,审计控制制度缺乏科学和可操作性。

3、考核奖惩力度不够,造成整改困难

从企业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来看,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都是因为企业监督及检查力度不够而造成的,这些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及沟通,使得企业很多内部环节都流于形式化。于此同时,由于很多企业缺少健全的奖惩考核制度,再加上受奖励资金的制约,加大了企业实行奖惩制度来监督审计整改工作的难度。

4、机制缺失,造成整改困难

一是制度本身不合理,或者说是制度本身有缺陷和漏洞,执行存在合法不合理、合情不合法的情况,需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解决。二是由地方财力匮乏,造成有些被审单位改变项目和挪用资金,处理时领导有于心不忍和给予保护的倾向。三是领导关注不够,没有行之有效的部门联动机制和科学的问责制度,导致审计整改工作由审计机关唱“独角戏”。

二、企业审计整改的对策

我国在2008年专门召开了一次有关企业审计整改的工作会议,这项工作会议的召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对企业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视程度,它为我国企业进行审计整改工作创造极好的外界环境。会议中提出,要做好企业审计整改工作,企业审计人员就必须深入了解企业审计整改工作的意义,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本文在本次会议的基础上,认为做好企业审计整改工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进一步明确企业审计整改工作的责任及义务

在企业全体整改工作人员面前,制定明确的审计整改时间要求以及相应的惩罚原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企业审计单位在审计整改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于此同时,在企业审计单位内部,还应在原有审计业务的基础上加设监督整改环节,并将监督整改环节放在同审前调查同等重要的位置,制定详细的实施细节,这有利于审计人员学习。最后,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被审计单位向审计单位定期报告审计整改工作进度的制度,该制度具有追究被审计单位相应责任的“法律”效力。

(二)从机制及制度两个层面提高审计整改工作的效率

在2008年由国务院召开的有关企业审计整改的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指出,应该将企业审计整改工作的结果列为各二级单位粘度考核的主要指标,尤其是将其与单位领导的业绩考核相挂钩,这样一来,企业领导必定会更加重视审计整改工作,从而使审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得到解决。另外,企业审计单位应该实时跟踪审计整改工作进度,企业各部门在进行人员选拔的过程中应该参考企业审计单位给出的意见,从而确保企业审计整改工作顺利开展。

(三)强化并规范企业审计整改工作

在企业审计整改过程中,除了要明确界定被审计单位与审计单位外,还必须明确企业各个部门在审计整改工作中所应承担的职责,对于那些属于审计管辖范围之外的工作应该交由企业其他部门来负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审计整改工作的效率,提高企业审计整改结果的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在审计机构中设立专门负责审计整改工作的机构,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强化监督审计整改结果,而且还有助于企业落实审计整改工作,从而为企业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改革及发展,企业审计人员必定会面临日益复杂的经济事项,这就要求企业审计人员在不断丰富自身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正确对待各种不同的审计通报问题,并从中吸取经验及教训,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将理论知识同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审计管理水平,不断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1]刘莎.关于商业银行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金融经济,2002;5

[2]翟存根.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8;10

[3]魏新华.对审计整改的认识[J].审计与理财,2008

[4]焦龙,陈卫.如何提高审计整改的几点想法[J].审计文摘,2008;2

猜你喜欢

单位人员工作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协办单位
不工作,爽飞了?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选工作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