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强化基层央行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2015-03-20陈桂花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20期
关键词:人民银行会计人员财务

摘要:会计财务管理工作是人民银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人民银行加强宏观调控,贯彻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辖区金融稳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是人民银行各项工作的基础。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主要以基层人民银行财务管理为研究对象,简要探讨了基层人民银行财务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存在的问题,以及强化财务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在此新常态下,人民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转变观念,改变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强化财务管理,为人民银行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基层人民银行财务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一)财经法规不断健全

近年来,国家财经法规越来越健全,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八项规定”、“约法三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严肃财经纪律的政策措施,财政部等有关部门配套制订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公务活动的审批程序、涵盖的范围、参加人员、开支标准、票据种类、报销程序、监督检查等进行了详细的、全方位的规定,为公务人员正确履职,反腐倡廉提供了制度保障,也对我们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二)预算约束逐步加强

人民银行自2006年开始试行部门预算管理。部门预算的特点是对基本支出实行定员定额管理,就是按照定额标准乘以人数核定预算;对项目支出原则上实行零基预算,在可行性论证基础上,视财力可能按轻重缓急核定费用。部门预算管理模式要求各预算单位必须增强预算意识,牢固树立“先预算,后花钱”的理念,充分考虑预算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强预算编制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严肃预算执行纪律,强化预算监督和约束。

(三)内外部监督越来越严

人民银行的内部监督包括纪检监察、内审、上级行巡视等检查,外部监督包括财监办和审计署特派办等部门的检查。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预算公开工作逐步推进,预算透明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内外部审计、检查和“专项”治理越来越多、越来越严;网络舆论监督力度越来越大。审计公告力度也不断加大,关注违规典型并进行重点披露,整改跟踪问效成为常态。这就需要人民银行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依法、合规开展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识,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各种监督和约束。

(四)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银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国际金融事务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适应这些新形势,满足央行履职需要,必须推进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转型。由事务型、操作型向研究型、管理型转变:加强理论研究,提升会计财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从会计财务角度探索完善人民银行治理结构的方法途径;强化会计分析反映职能,不断提高会计的反映能力,加强对宏观调控政策成本效应的分析反映。为适应会计财务工作转型,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人员既要懂核算,更要会研究,保持对国内外会计财务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敏锐性,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更新会计财务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方式,改进管理手段,细化管理要求,强化对会计财务重点工作的研究。

二、基层人民银行财务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控制观念比较淡薄

在过去,独立的预算管理发挥出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对基层央行责任履行上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新形势下开始显现出它的弊端,由于自身的独立性缺乏监督,使得基层央行在成本控制上存在观念薄弱的现象,缺乏相匹配的经济分析和绩效考核,不能够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由于管理意识淡薄,与之相关的工作比如会计管理,以及责任管理的观念还比较落后,浪费了大量的成本,也会造成资金的运转不畅。

(二)预算管理职能滞后

基层银行财务管理中,只重视相关的总量指标却忽略了资金的高效管理利用。在财务管理上往往凭借着过去的经验,很少注意人民银行的实际收入情况和相关的指标。同时在实际的管理中很少人真正了解“全账户”的相关管理概念,缺乏一定自主性,使得财务管理和控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在管理上往往显示出比较强的财务购置却忽视相关的维护,在管理中只重视事后的相关管理和财务分析,对事前管理和预测比较缺乏。

(三)地域差异考虑不够

人民银行的基层行按照行政区域设置,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民银行在不同地区的行政运行成本存在很大的差别,但在指标分配时对地区的差异考虑不够,由此造成费用指标的分配与实际经济的发展情况不符,导致了资金供求矛盾突出。

(四)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由于日常会计工作的紧张和繁杂,几乎占据了职工大部分工作时间,在岗位上的再学习显得比较困难,由此导致了人员的业务水平一直停留在过去的状态,面对当前日益变化的财务管理形势,会计人员很难完成高质量的业务。财务管理方面相关的培训机会非常少,特别是高层的管理人员缺乏,共同导致了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水平和专业素质不能够满足新时期人民银行的发展要求。

三、新常态下加强基层人民银行财务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一)完善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

制度是基础,是强化财务管理的保障。针对国家颁布实施的各项规范公务活动的制度规定,作为基层行,一方面组织人员认真学习,将各项规定吃透,并且要结合辖区工作实际,制定相关制度的实施细则,细化操作程序,明确管理责任,理顺各方关系,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制度对所有岗位、所有业务的全覆盖,切实筑牢制度执行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在完善各项制度的基础上,认真执行各项制度,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坚持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努力营造知法纪、守法规和自觉抵制违法违规行为的良好环境,切实落实违规违纪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违规问题的处理力度。再次,要进一步履行好会计主管部门的职责,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事后监督和会计检查的作用,构建强化制度执行的“堡垒”。

(二)严格控制,科学理财,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首先,要转变预算观念,强化预算约束。树立“先算账,后花钱”的理念,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资金,严格执行预算,尽力减少预算执行的随意性,切实解决费用支出中的“前松后紧”和“年底突击花钱”问题。其次,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行方针,认真学习和贯彻

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约法三章”精神,树立节约意识,坚决抵制奢侈浪费,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压缩一切不必要的开支,有效降低行政成本。三是强化集中采购管理。完善采购制度,配备懂采购、懂市场的采购队伍,建立懂产品、懂法律的专家评审库。加强采购计划管理,提高采购预算和计划编制的准确性;树立“物有所值”理念,加强对采购需求、采购结果的综合管理,从有利于履职的角度优化集中采购范围和流程,提高集中采购透明度。四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坚持价值核算与实物管理并重,充分利用固定资产系统等信息平台,实时掌握固定资产状态,加大对固定资产处置的审批,防止固定资产流失。五是完善财务管理决策、执行监测和预警机制。参照“三重一大”的要求,完善重大财务事项集体决策机制,做到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要明确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会计财务负责人的财务审批权限,强化约束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监测和提示预警制度,加大对违规问题的惩罚力度。六是稳步推进预算公开。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管理。

(三)适应央行履职需要,建设高素质会计人才队伍

央行事业,人才为本。培养适应新形势下央行履职需要的会计人才,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一是要选拔、培养一批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较强能力的会计业务骨干,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会计财务重大课题的研究,以此推动会计队伍建设,提升人民银行会计研究水平和管理能力。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效果。要结合实际,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加大培训力度,特别要注意加大对基层、一线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促进会计人员相互交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强化廉洁勤政和反腐倡廉建设

要加大从源头防治腐败的力度,进一步扎牢扎紧制度笼子,切实落实会计财务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措施,将规范程序、严格审核、公开透明的原则贯穿到会计财务工作的各个领域,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

猜你喜欢

人民银行会计人员财务
2020年河北省人民银行系统机构、人员情况一览表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2019年河北省人民银行系统机构、人员情况一览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水利财务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浅谈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