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效果分析

2015-03-19杜文平

海南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填充物龋齿凝胶

杜文平

(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效果分析

杜文平

(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目的 探讨微创去腐技术在龋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口腔科治疗的患者,按照患者或家长自愿的原则,以愿意接受微创疗法的62例患者为微创组,愿意接受常规机械治疗的46例患者为常规机械组。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一年后龋齿复发率及充填体折断或脱落情况。结果微创组剧烈疼痛构成低于常规机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单牙治疗的平均时间为(30.2±3.6)min,高于常规机械组的(21.5±2.5)min,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微创组一年后有3例复发龋齿,常规机械组有8例,两组龋齿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一年后有2例填充物脱落,常规机械组有6例,两组填充物脱落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去腐技术治疗患者的效果好,一年后龋齿复发和脱落率均低,但治疗时间相对较长。

龋齿;微创去腐技术;效果

龋病是以细菌为主的多因素作用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是发生在牙齿硬组织的感染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6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率为66.0%,龋均为3.5;35~44岁人群的龋患率为88.1%,龋均为4.5;65~74岁人龋患率为98.4%,龋均为14.7[1]。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食用的食物越来越丰富,加之口腔卫生意识淡薄,增加了龋病的发生,使得我国的龋病防治工作变得艰巨。在龋齿修复治疗前,必须清除龋坏组织,临床上常用机械去腐。微创去腐技术可以快速的、选择性的软化去除龋坏组织,并且对健康牙体组织没有破坏。与常规机械去腐相比,它无噪音、冷热刺激、振动等不良影响,且其治疗龋病治愈高,复发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口腔科进行龋病治疗的患者108例。纳入标准为:临床诊断为龋齿,龋损未及髓腔,无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症状的患者,男女不限,年龄不限。按照患者或家长自愿的原则,以愿意接受微创疗法的62例患者为微创组,愿意接受常规机械治疗的46例患者为常规机械组。微创组患者年龄4~53岁,平均27.7岁;男性34例,女性28例。常规机械组患者年龄3~59岁,平均28.2岁;男性25例,女性2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微创组患者采用微创疗法,具体操作过程如下:①在龋洞表面涂抹伢点凝胶,凝胶由次氯酸钠和亮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三种氨基酸组成,对龋洞内坏死组织产生软化作用,大约30 s后,使用手工器械对软化的龋坏组织进行刮除,刮除时动作轻柔、准确。在刮除过程中凝胶逐渐受到残渣的污染,不断的将龋洞内残渣清除,再涂抹凝胶,清除残渣用棉签。反复进行上述处理过程,直至凝胶不在浑浊为止。去腐标准:尖锐的探针刺入龋洞内有明显的骚刮声,凝胶清澈。②去腐完全后,保持龋洞内干净、干燥,垫底,使用树脂给予填充,抛光。所选用的树脂为光固化磁化树脂。常规机械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使用高速车震磨针对龋坏组织进行磨除。其余操作同微创组。治疗结束后一年进行随访,了解患者龋齿复发及充填体折断或脱落情况。

1.3 观察指标 包括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去腐时间、1年后龋齿复发率及充填体折断或脱落情况。

1.4 疼痛评价标准 剧烈疼痛:患者在治疗时疼痛感较强,不能配合治疗。一般疼痛:患者在治疗时有轻微的疼痛感,但能配合完成治疗。无疼痛:患者在治疗时,无明显不适,能积极配合完成治疗。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一年后随访中微创组有6例失访,常规机械组有4例失访。微创组无剧烈疼痛病例,一般疼痛41例,无疼痛21例;常规机械组剧烈疼痛6例,一般疼痛33例,无疼痛7例。微创组剧烈疼痛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常规机械组(χ2=6.26,P=0.012),且无疼痛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常规机械组(χ2=4.78,P=0.029)。

2.2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 微创组单牙治疗的平均时间为(30.2±3.6)min,常规机械组为(21.5±2.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6,P<0.01)。

2.3 两组患者一年后龋齿复发率比较 微创组一年后有3例复发龋齿,复发率为5.2%,常规机械组有8例复发龋齿,复发率为19.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9,P=0.029)。

2.4 两组患者一年后的填充物脱落率比较 微创组一年后有2例填充物脱落,填充物脱落率为3.4%,常规机械组有4例,脱落率为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P=0.043)。

3 讨 论

龋病是以细菌感染为主要原因的疾病,龋齿治疗的根本是在修复治疗前,必须清除龋坏组织,消除细菌感染,才能达到龋病的治疗目的。1893年Blackf创立的龋病治疗原则是通过牙体手术去除病变组织[2],然后填充缺损组织部分。目前,这种传统的机械治疗仍然是常见的。化学微创去腐治疗尽可能保存健康的牙体组织,疼痛小,患者容易接受。与常规机械去腐相比,它无噪音、冷热刺激、振动等不良影响,且该方法简单易行,只需用Carisolv化学凝胶和手工刮治器械即可,该法可操控性佳,对医生技术要求不高,适合广泛使用。但有报道指出,在保存较多的牙体组织同时,与彻底去净龋坏组织产生矛盾,使得清除坏死组织不彻底,影响了疗效[3]。但有经验的医生可以清除所有的坏死组织而不带出过多的健康牙组织[4]。大量临床研究指出微创化学机械去腐技术的应用人群为:①儿童患者,该方法的突出特点是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疼痛低,儿童本身疼痛耐受较低,使儿童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②深龋及近髓龋的患者,微创去腐技术具有选择性去腐,完全可以避免去腐过程中导致露髓的危险性。③牙科畏惧症患者,由于其无噪音和振动的特点,可以减轻患者在口腔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的对噪音和振动的焦虑,从心理上消除对口腔治疗的恐惧,在安静的环境下接受治疗,患者会感觉舒适[5]。

本研究选用Carisolv化学微创去腐法与传统机械去腐法进行疗效比较。两组方法在治疗效果上,微创方法是明显好于传统机械疗法的,疼痛参数在口腔科治疗中甚为重要,能够有效避免疼痛发生的方法肯定会被临床应用。很多患者病情的加重多数都是因为畏惧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导致疾病不断恶化。本研究中微创组未发现有剧烈疼痛的患者,而无疼痛患者也较多,可见该方法在减少患者疼痛方面很有效果。由于微创操作过程中的化学凝胶反复使用,使得操作过程比较长,平均在半个小时左右,也是能够被患者适应。治疗方法的多样化和微创治疗技术的进歩,使临床医生在治疗龋齿有多种选择,也使患者在获得疗效的同时承受最小的痛苦。传统机械疗法在钻牙时会产生的压力和温度刺激,使患者疼痛难忍,严重者需要采用局部麻醉来止疼,进行操作。微创去腐技术可以减少患者牙科畏惧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继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钻牙的振动和噪音会使患者产生焦虑和不安,治牙产生恐惧。并且能够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化学微创去龋方法与常规机械去腐方法对于治疗龋齿畏惧症的影响[6-7]如下:主要的治疗对象是4~6岁的患儿,选择乳磨牙邻合面龋损。研究报道有采用常规去腐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有93%的患儿有牙科畏惧,常规机械疗法的发病率则为60%,结果表明这种新技术可以降低牙科焦虑症的发生。在患者主观方面微创疗法有明显优势,在评价远期治疗效果时微创疗法一年后龋齿复发率和填充物脱落率均低于传统机械疗法。说明在化学凝胶在清除坏死组织上比较彻底,残留少。在清除坏死组织后牙腔的轮廓,是否有利于填充物的填充。微创法低填充物脱落率说明能长期稳定保存填充物[8-10]。一年后病例随访中在微创组有6例失访,常规机械组有4例失访,失访因为是患者信息更换,联系不上。患者对于味道的接受程度方面,化学凝胶有一定的味道,在治疗的半个小时左右对患者是有一定的影响,本次研究中多数患者对凝胶味道表示能接受,患者觉得和疼痛比较起来,味道的影响是小的[11]。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病例特征的不断发现,龋齿治疗方法会不断更新。

[1]伟少封.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 2010,17(3):434-435.

[2]郭海山.评价微创技术在龋齿治疗中的去腐效果[J].中国医药工程,2013,2(2):134-134.

[3]王春丽,王 涛.532名3-6岁幼儿龋齿患病情况调查分析[J].海南医学,2014,25(15):2319-2321.

[4]李闻博.微创技术在去腐治疗中的去腐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35-37.

[5]刘晓晶,王小丹.海口市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海南医学,2014,25(19):2927-2929.

[6]汪 俊.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89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7(2):100-100.

[7]廖春平.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临床分析[J].药物与人,2014,27 (319):3.

[8]刘敬学.论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疗效分析与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10):256-257.

[9]吕 杰.龋齿行经微创去腐技术治疗疗效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3):87-88.

[10]冯冬雄.微创去腐技术对龋齿治疗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 2013,12(19):117-118.

[11]符方满.医学生口腔卫生保健与牙龈出血调查[J].海南医学, 2012,23(12):129-130.

R781.1

B

1003—6350(2015)17—2616—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7.0949

2015-01-21)

杜文平。E-mail:fYdzjk14@163.com

猜你喜欢

填充物龋齿凝胶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超轻航天材料——气凝胶
保暖神器——气凝胶外套
“冻结的烟”——气凝胶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
底部填充式BGA封装热机械可靠性浅析
预防龋齿
祛火枕
事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