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2015-03-19高晓燕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初中生美术小学生

高晓燕

在国家积极倡导基础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应该积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小学和初中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美术教育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小学阶段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生主要是指经过学龄前教育的孩子,年龄段主要为6-12 岁,他们身上表现出一些与学龄前孩子不同的特征。小学生的记忆特点仍以无意识、具体形象和机械记忆为主,但是可以比较明确地感受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正确完整地感知客观世界,但是思维想象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征;小学生的情感较学龄前更加丰富多彩,但还不是很稳定,高年级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已经开始建立;小学生的身体各方面发育都比较迅速,精力旺盛、活泼多动,容易冲动,自制力还不强;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发展和形成。小学生自身的身心发育指标为小学教育提供了依据。

现阶段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有了很大发展,但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条件等几个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教学观念落后,教学目标不明确。多数家长并没有考虑小学生的意愿和想法,武断地安排小学生的学业内容,忽视了美术教育在陶冶情操、培养创造能力、启迪智慧、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为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设置了障碍。

2.小学教育地域化差别严重。现阶段,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推行表现出了很强的地域性,东部沿海城市与中部城市、中部城市与西部城市、省会城市与小型城市、城市与农村等不同的地域内小学素质教育的推行和实施表现出来极大的差别,与此同时,小学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体现出了很强的地域化特征。这种现象不仅仅是由家长的教育观念造成的,还包括城市教育环境、教学资源、社会公共资源等一系列社会因素。

3.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现阶段多数小学在课程设置上对于美术教育的课程不够重视,美术课程课时往往被严重压缩甚至取消,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队伍,在教学方法上大多采用放任自流的状态,小学美术课的开设形同虚设。

4.教学设备和师资条件有待提高。现阶段,我国虽然加强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但是分配到美术课程资源上的少之又少,学校的教学设备以及教学仪器都很有限,部分学校对于美术课程仅仅是一本书、一个画架、一支笔而已,对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投入很有限。

基于小学生特点和当前小学阶段美术教育环节现状的分析,本文提出了改革小学美术教育的几点措施和意见。

1.改进教育观念,明确小学美术教育目标。教育观念是教育成败的关键,科学的教育观念的树立需要学校、家长、教师、学生多个层面的努力。美术教育观念的确立首先需要家长、教师以及学生对美术这门学科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其次需要家长、教师以及学生对于美术教育的积极意义有深入的了解,只有社会各界扭转了对美术教育的错误认识,才能树立正确的小学美术教育观念才可以得到长足改进。

2.加大贫困和偏远地区的小学教育投入。政府作为教育的实施部门,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加大贫困地位和偏远地区的小学教育投入。也可以建立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镇之间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从政策、资金投入上来拉近不同城市以及城乡之间小学美术教育的差距。

3.改善小学美术教育环境,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首先是政府和相关教育机关加强小学美术教师师资储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到乡村任教;其次,要积极改善小学美术教育环境,比如美化学校的美术教室、购买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加大美术教学设施的投入、加大美术相关书籍和美术教学用具的采购等;第三,加大小学美术教师的师资培训力度,经常组织美术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研讨活动,定期为美术教师举办培训,使其了解美术教育发展最新动态。美术教师自身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 分析小学生特点,钻研新的教学方法,广泛进行专业知识积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初中阶段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升初以后,初中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中,处于生理发育的重要阶段——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心理可以用错综交织和激烈震荡来形容,他们处于矛盾、好奇、怀疑、依靠以及排斥等多种心理的交错之中。当代初中生表现出了思维独立、不成熟,容易偏执走极端的特点;情感世界丰富但不稳定,容易出现偏激的情感倾向;善于模仿,对社会外界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但又不屑于社会现状;知识面逐渐扩大,表现欲强、自尊心强、主动性也强,交友范围扩大;观察记忆、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加强。正是由于初中生处于人生的青春发育期,思想、能力、情感等多方面都处于不稳定阶段,初中生的可塑性很强,在这一阶段加强各方面教育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美术教育是整个初中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对于初中生整体审美能力、文化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现阶段的初中美术教育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初中美术教育的课程优势并没有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美术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现阶段的初中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比较简单,教学内容略显死板,课堂没有新意,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初中生对于美术的兴趣没有被激发出来,大多数初中生对美术课的存在没有感觉,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对自己的美术创造没有信心,认为自己没有艺术细胞。美术教师对于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技能和知识的讲授,忽视了美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常常把学生作品的参展获奖等外界评价作为评估一个学生美术水平的唯一指标,训练内容上显示出明显的功利化,导致学生对于美术学习自信心不足,缺乏初中生应该有的活力和激情。

2.初中生的个性没有得到完全发挥。在初中美术教育环节中,重点不应该放在绘画技巧的学习和训练上,而应该是初中生情感的感知、体会和表达。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或者程式化的绘画技巧,现阶段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都将美术作品禁锢在答案或者大师的阴影之中,严重制约了初中生千差万变的个性特征,对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基于初中美术教育现状的分析,现对初中美术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1.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一所学校艺术氛围的营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局限于一节课堂或者一次美术课。学校层面上,应该配置专门的美术教室,并对教室内外环境进行艺术布置,还应该将美术课堂放大到整个校园环境中,让师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师层面上,应该积极备好每一节美术课,从课件、绘画耗材、绘画内容和形式以及绘画结果等多方面认真准备、严格把关,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层面上,应该主动积极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学习多种形式的美术知识,刻苦练习,认真完成每一次的美术创作,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2.创新美术教育教学方式。初中美术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二是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初中美术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来源于生活,并且紧跟时代发展,与初中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遵循当代初中生整体发展规律和审美变化,添加当代初中生感兴趣的知识,并且充分挖掘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内容。初中美术课堂也应该打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积极引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分组合作法、课堂讨论法、案例赏析法等,积极调动初中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的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初中生的综合素质。

3.充分利用公共资源、现代信息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资源拓宽课堂广度和深度。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积极利用当地的公共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现代化资源以及网络资源,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展览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可以组织学生对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艺术形式进行讨论和点评,加强美术课堂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采用课件、视频、影像以及电子网络等方式来开阔学生的视野。

[1]牛翰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J].肇庆学院学报,2011(11).

[2]魏珍.试论义务教育阶段的研究性学习[J].新西部,2012(12).

猜你喜欢

初中生美术小学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