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备课的思考

2015-03-19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职业专业学校

杨 飒

一、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备课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备课过程中可以将其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非教学性备课与教学性备课。非教学性备课是指将所有教学因素,如教师、学生、课标等抛开,以一个普通鉴赏者的身份去对语文课文进行阅读、分析及探究;教学性备课是指严格遵循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并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进行科学有效地教学。从课文资源方面进行分析,职业学校教师备课必须包含两种方式:显性备课与隐形备课。显性备课属于教学性备课,也就是说为教好某一节课,教师要做的准备工作。隐形备课属于非教学性备课,是讲在长期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进行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情感及价值观等方面的积累。

由此可见,为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必须确保其备课内容的丰富性。从备课内容方面来看,不仅仅包含普通的教材备课、学生备课、教法备课等,同时还要包含教学资源备课、职教理论备课及学生所学专业相关技能地备课,并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社会、企业所需的技术型人才,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

二、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备课的特点

(一)职业性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和一般中学语文教学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具有较高程度的职业性,在工作及生活中教师必须时刻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向,了解国家职业教育的政策及社会、企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并对学校办学方针、特色充分掌握,在原有语文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所学文章的内容,将具有专业性的知识穿插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二)灵活性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以学生文化修养的提升作为其发展目标,不能一味地追求考试分数及升学率,要将语文转化为学生终身学习及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在备课中必须要对教材的局限性进行大胆突破,在语文备课过程中,必须丰富其内容,多添加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及学生专业相关的内容,对学生知识储备进行最大限度地扩充,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转变语文教学的传统授课方式,根据课程教学的具体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选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整体性

备课是对课堂环境、师生的课堂行为及授课内容的整体预设, 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教法的备课,还要充分体现学法的作用,要教与学充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师生之间在课堂上进行良好地交流及沟通,才能营造良好的教学课堂氛围。备课不仅仅包括课前准备,还要将课后反思加入到备课中。在内容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企业需求充分结合,发展适合时代所需的专业性人才。

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不够重视语文课程

为社会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人才是职业学校发展的目标,这种情况下,导致职业学校存在严重的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课的现象,作为基础文化课程的语文课在职业学校并不被重视。目前,在职业学校使用的教材《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语文》的教学大纲中规定:“总课时为160 课时,执行课时根据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进行调整,但不得低于80 课时。”由此可见,在教学大纲中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具体教学中,往往由于专业课程等压力过大,学校对语文课程的开设也是具有选择性的,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在备课中往往存在消极的情绪,根本无法将教师备课的热情带动起来。

(二)学生对语文课缺乏主动性

逻辑思维能力差是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因为中学时期学习成绩差,才选择职业学校学习的,这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普遍存在理解能力差、认知水平低及语言表达能力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大量存在,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严重的厌学情绪。相比其他课程,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中更偏向于实践性强的课程,而不喜欢理论知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会缺乏主动性,进而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教师备课能力不足

在语文备课中部分教师往往不能将职业知识渗透到备课内容中。主要在于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普遍毕业于师范专业,针对课文本身的备课具有不错的效果,但涉及相关专业就会显得有所不足。现阶段,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在备课中,还是遵循较为传统的方式及教学模式进行备课及教学,并没有将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内容和社会、企业的要求充分融合到语文备课当中,这样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不能帮助学生及早提高就业意识,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职业学习语文教学中,还存在教材长期不变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往往出现一本教案长期应用的情况,也就无法与时代的需求相结合,更不能满足社会所需。在这个情况的长期影响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大打折扣,进而导致教师更无心备课,出现教学质量大幅度下滑的现象。

四、提高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备课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增强教师备课的责任意识

“态度决定一切”,强化教育教学责任意识是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备课的首要条件,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只有增加教师的责任意识,才能激发教师备课的积极性,才能为活跃课堂气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才能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有效的依据。职业学校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授道解惑的引导者,有责任、有义务为学生人文素养及道德修养的提升提供服务,只有做好备课工作,才能上好每一节课,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

(二)丰富教师备课形式

1.选用集体备课的形式,充分共享教研资源,将群体优势及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在这种备课形式中,教师们不能局限于如何上好一节课,而要将自身的教学设想分享出来,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适合本专业及自身的备课方式。

2.在职业学校语文备课中不仅要将其工具性、人文性表现出来,还要将语文课程的职业性及公共服务性表现出来。在学期备课计划制定中,可以将本专业的语文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进行紧密结合,找出各个学科之间的关联点,通过不同教学方式将其连接起来,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备课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在学校教学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语文课程作为职业学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备课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可以增加教学的信息量,同时通过图像、声音及视频等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还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内涵进行更为直观的认识,便于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选用多媒体作为职业学校语文备课方式时,应防止课件出现过复杂、混乱等情况,以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在备课设计中,必须做好课本知识与参考资料之间的衔接。

(四)优化教师备课内容

教师备课的第一手资料就是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及课本,在优化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备课内容中,必须解开大纲及教学参考书的约束,从课本角度看待问题,以一个普通阅读者的身份进行课文的理解,随后,以教师的角度出发,将自身的想法和教学大纲所提出的目标、难点等进行充分结合,真正做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选择与本校、本专业语文教学相关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级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学校作为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必须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完善,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语文课程作为是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其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备课的重要性,结合学生所学专业,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备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才能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及道德修养。

[1]李敬;中职语文教师备课能力与有效教学关系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梁甘冷.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备课形式的几种变化[J].语文教学通讯,2007(14).

[3]祖岩.关于教师备课及课堂教学相关问题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3).

猜你喜欢

职业专业学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爱的职业
学校推介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