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钢琴创作与教学中民族性音乐元素的应用

2015-03-19徐桂敏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民族性民族音乐钢琴

徐桂敏

刍议钢琴创作与教学中民族性音乐元素的应用

徐桂敏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钢琴音乐在中国艺术行业占据着重要地位。在钢琴创作方面只有融入中国民族元素,才能发挥出中国自己的特色,拥有自己的风格。本文通过分析钢琴创作与教学中民族性音乐元素的应用,分析了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创作中的重要性。

钢琴创作;民族音乐元素;应用

钢琴是从西方引进的乐器之一。学校在钢琴创作的教学中,只片面地重视西方的作品素材,严重忽略了我国本土的优秀钢琴作品。在钢琴创作中,起重要作用的是音乐元素,它决定着一个钢琴作品的风格,所以在我国的钢琴教学中,应更多地加入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素材,促使钢琴创作者创作出更具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民族元素的加入,会让一个作品瞬间拥有较深的文化底蕴,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因此在钢琴创作中,民族音乐元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民族元素在我国钢琴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创作,是民族元素和西方技法融合的结晶,是民族精神在钢琴音乐中的具体表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的钢琴教学要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元素运用到钢琴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的文化底蕴、音乐的真谛。因此,在钢琴的教学中,引入民族特色元素是每位钢琴老师的责任和义务。

(一)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能力

我国的民族音乐注重意境的创作,强调意境的“远、淡、虚、静”,达到形神融合的思想境界。在教学中,老师要指引着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分析音乐,提升自己的审美,扩展自身的思想领域。另外,还应加强欣赏具备民族文化特色钢琴作品的能力,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风貌,提升他们的对民族文化艺术理解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改编风格和改编方法

对于音乐的改编来说,首先要求老师指引导学生了解原音乐的人文景观、区域文化、语言特色以及创曲的年代背景,让学生通过对词和曲的理解来把握钢琴创作的风格、方法。其次加强学生的民族乐器演奏能力,提升对乐器的触感,锻炼他们使用钢琴对模仿民族乐器的能力。

(三)了解我国古典音乐和民族乐器曲的特点

我国的古典音乐和民族乐器曲都具备散-慢-渐快-急-散的结构特点,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时,需要引导他们对结构关系和五声调式音的把握,培养他们的民族风格驾驭能力。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中,很多节奏、音律、速度和西方的音乐特点都大相径庭。因此,要多引导学生关注民歌、民族乐器和古典音乐,以此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知力。

二、民族元素在我国钢琴创作中的合理应用

(一)对音乐改编曲的创作

钢琴改编曲是民族元素在钢琴创作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它是我国钢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伴随并协助着钢琴音乐的发展。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禁止了除改编曲以外的所有钢琴创作形式,因此改编曲统领了当时的钢琴界。音乐家都以民族乐器和古典音乐为原型,巧妙地运用用浪漫主义手法进行改编曲的创作,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比如优美的改编曲《梅花三弄》,是由著名作曲家王建中通过《梅花引》改编而来。《梅花引》是一首古琴曲,而王建中根据钢琴中的和弦、琶音等多种手法去模仿古琴曲的复散音和单散音技法,让它的韵味从钢琴中体现出来。陈培勋也改编了《平湖秋月》,它是由吕文成的广东音乐《平湖秋月》改编而来,利用五声的特点纵向分解和弦,与三度叠置对比,表现出优美的意境。

(二)多元音乐作品的创作

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音乐也得到了自由,音乐家、作曲家的创作空间得到了较大的扩展。西方的音乐技术和思想理念不断涌入中国,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钢琴创作提前跨进新型多元时代。一方面我国的钢琴音乐家遵从民族文化特性,进行民族音乐的改革创新,另一面需要打破传统的古典模式,进行音乐结构的创新。他们追求音乐的最高境界,达到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结合,让民族元素合理地运用在钢琴创作中。他们的高标准要求,推动了一批又一批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钢琴作品出现。

例如来自石夫的钢琴曲《即兴曲》、储建华创作的《新疆随想曲》、倪洪进创作的《壮乡组曲》,还有汪立三的完美作品《梦天》。《梦天》是民族音调和十二音技法合理融合的完美结晶,它既拥有了钢琴的音质特色又包含了民族的音乐文化元素。罗忠镕也运用此类方法创作了《钢琴曲三首》,加之融合了数学中的“菲波拉齐”理论,运用数列来控制音乐节奏,作品更加完美、更能突出自己的风格。作曲家赵晓生也将“太极作曲系统”融合到钢琴和弦中,创作出钢琴曲《太极》。

三、民族性和国际性在音乐钢琴中运用

我国的音乐艺术和西方国家的音乐艺术,在审美、形态和理念等诸多艺术形式上都存在很大差别。中国的音乐模式呈现出横向、松散和线性的结构,而西方则呈现出纵向、严谨和立体结构的音乐模式,两种音乐形态相互对立相互矛盾。我国的音乐习惯于描绘意境和外在,具有鲜明色彩的和体现内在气质的创作相对匮乏。对于西方的钢琴创作来说,它不只局限于对故事、场景、人物的描绘,更注重对浪漫思想和精神的表达。一位著名的作曲家曾经说过:我国大部分的钢琴创作虽然在和声上属于浪漫主义的领域,但却缺乏实质的浪漫精神。自从钢琴从西方引进而来,我国创作出来的钢琴作品已达上千曲,很多作品在当时也曾风靡过,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大部分作品已被遗弃在历史里,不再拿来去欣赏、去运用。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很多作品,由于各个因素已经离开了我们的视线,但后来的作品也离我们渐渐远去。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思考、应该反省。我们国家有些钢琴创作过分强调民族性,创作方法比较单一;有些只是单纯地追求新技法、新题材失去了音乐的文化深度,有些只热衷于对远古历史的运用,严重偏离了大众的欣赏范围;还有些只注重高难度的技巧方法,在钢琴演出和对学生钢琴的教学中不适宜。这些都是阻碍我国钢琴创作和作品推广的因素,有些作品即使得到推广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若民族性和国际性之间的关系得不到真正解决,那么这些创作中的根本性问题也不会得到解决。我国的作曲家没有从实质上理解它们的关系,没有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欣赏、去对待我国的钢琴艺术。因此,正确认识我国的钢琴音乐是必要的,只有努力做到民族音乐元素和西方音乐精髓的密切融合,才能创作出更加有深度、有品质的钢琴作品。

(一)对钢琴创作教学的展望

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创作和教学,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才得以完善。在钢琴创作方面,音乐家合理地将民族音乐元素和西方先进的创作手法完美融合,创作了一系列具有世界荣誉的优秀作品。即使如此,在质量和数量上还是与西方作品存在着一定差距,特别是世界级的大型、经典作品相对缺乏。在钢琴教学方面,钢琴教育家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进行教学,培养了一些在国际舞台上一直活跃的钢琴家。但是在影响力上和西方国家仍存在很大差距。尤其缺少能够诠释中国风格和精神内涵的大师级钢琴家。这就要求着我国的音乐家和钢琴教育家,必须以我国的民族音乐元素为根本、以西方的先进创作手法和教育理念为基础,不断创新钢琴的教学模式,不断创作具有我国风格的钢琴作品。这也是复兴中国钢琴风格以及发扬光大我国钢琴艺术的根本。

总而言之,民族音乐元素对我国的钢琴创作和钢琴教学一直产生着巨大影响,它不断推动着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使我国钢琴音乐拥有更多的特性:“民族性”“多样性”“技艺性”“特色性”“深化性”等。因此,在以后我国钢琴音乐教学中需更加注重民族文化的融入,让民族音乐元素和西方先进技艺完美结合,创作出更多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

[1]丁善德.中国民歌钢琴曲三首旋律创作特点分析[J].民族艺术,2011(3):134-136.

[2]魏延格.关于中国钢琴艺术的概念及其理论研究概述[J].钢琴艺术,2009,7(14):80-81.

[3]蒲方.马思聪钢琴创作研究[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1):55-68.

[4]孙娟.陈田鹤及其钢琴音乐创作[J].音乐艺术,2011(3):64-69.

[5]杨文.中国钢琴创作历程回眸[J].四川戏剧,2012(5):106-108.

[6]周晓丽.浅议中国民族音乐的特性[J].学术交流,2010(2):204-205

[7]毛秋思.中国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分析[J].青春岁月,2012(18):9-10

[8]李洋,袁潭.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在中擎音乐表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华章,2011(7):350.

责任编辑:郭一鹤

J624

A

1671-6531(2015)05-0107-02

徐桂敏/集宁师范学院音乐系讲师(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

猜你喜欢

民族性民族音乐钢琴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纸钢琴
钢琴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