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区县博物馆科研工作的几点认识

2015-03-19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区县馆员

王 炯

科学研究是博物馆的三大基本职能之一,是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完整表达其公益性服务组织意义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与方式。科研工作对博物馆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一个博物馆如果没有研究的深度,就没有陈列的水平和深入浅出的社会教育效果。没有藏品和对藏品保护的研究,就不能保证藏品的展出和长久流传”[1]。博物馆科研的开展,对于提升陈列展出的档次,从整体上提升博物馆整体业务水平意义重大。作为基层文博单位,区县博物馆承担着向基层群众宣传地方文化、文物资源,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责任。因而,加强区县博物馆科研工作,对于文物保护与深度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具有重要作用。

一、区县博物馆科研工作现状

虽然科研工作地位重要,作用关键,但从现有情况来看,区县博物馆对于科研的重视程度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是其各项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总体来说不尽如人意,有待加强。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少、科研水平不高。基层博物馆的运营管理、对地方文物的保护及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空间,这是区县博物馆科研工作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这个基础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科研工作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展,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反映出了当前存在制约基层博物馆科研水平提高的一些因素,亟待突破和解决。

二、区县博物馆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当前,区县博物馆科研工作不尽如人意,与各馆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多方面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因素制约着科研水平的提高。

第一,博物馆从业人员特别是专业人才少。人才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根本,更是博物馆科研水平提高的关键。然而,区县基层博物馆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从业人员少,文博专业人才匮乏,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科研素养整体偏低。一方面,由于基层博物馆编制有限,从业人员数量少,繁重的业务工作极大压缩了从业人员可用于科研的时间与精力;另一方面,区县博物馆文博专业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科研水平的提高。一个博物馆科研工作的开展,科研水平的提高,不能没有专业素养高的人才,也不能仅仅依赖少数人的作用。因此,人才问题是制约区县博物馆科研水平提高的首要因素。

第二,业务工作繁重,科研时间有限且分散。区县博物馆作为基层文博单位,不但要做好博物馆的运营、管理工作,还要担负所在辖区的文物管理、保护修复工作。由于人手少,工作任务繁重,博物馆从业人员特别是专业人员往往不得不身兼数职,遇有较大的工作任务甚至得全馆动员。繁重的业务工作致使区县博物馆从业人员可用于科学研究的时间少,也使开展科学研究的时间缺乏连续性,进而也影响到科研水平的提高。

第三,缺乏科学统筹和安排。收藏、教育和科研这博物馆的三大基本职能,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然而,由于规模较小,人手相对较少等多方面原因,区县博物馆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了文物收藏保管和宣传教育两个方面,而科学研究并没有提到相应的高度,甚至被忽视。博物馆在具体工作中缺少对科研工作的有效规划,已有的科研工作大多为馆员“各自为战”,自己根据兴趣或出于评职称的目的而实施。博物馆对科研工作没有提升到与收藏、教育两项职能相应的高度,在没有合理规划的同时,也缺乏健全的科研管理机制。因此,没有合理规划,管理制度方面的不健全,对博物馆科研工作的开展与水平的提高产生了较大影响。

综合来看,专业人才匮乏,科研时间有限且分散,加上博物馆不能切实根据现实状况合理统筹规划科研工作,不能形成健全有效的科研管理机制,这一系列因素是造成当前区县博物馆科研工作不能稳定开展,制约科研水平有效提高的主要因素。

三、关于加强区县博物馆科研工作的几点认识

科学研究与是博物馆文物收藏、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撑,科研状况影响这两项职能的发挥。没有科研水平的提高作为支撑,其他两项职能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博物馆整体水平也不能提高。对于当前区县博物馆科研工作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现实问题,应当着重从人才培养、组织规划和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下功夫,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科研工作,提升科研水平。

第一,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提升业务水平。人才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根本,是提升博物馆整体科研水平的关键。结合区县基层博物馆专业人才匮乏、专业素养普遍不高的现状,各馆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根据本馆的需要,大力引进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特别是文博专业背景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博物馆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努力提升其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博物馆对其加强培训和引导,使其知识与经验系统化、理论化,从而促进科研能力的升华,这也是提升现有人员科研水平的有效途径。员工培训可以有多种形式,一是组织人员外出参加培训,二是与相关高校合作,员工到高校学习深造,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三是馆内业务学习,通过专题学习形式,有目的地邀请馆外专家、学者为馆员授课,四是加强馆际交流,特别是向科研工作开展得好的博物馆取经,学习其经验、方法。当然,无论哪种方式,组织员工培训需结合各自工作职责与研究方向,应根据本馆开展科研工作的需要及馆藏与辖区文物实际情况,这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前提。总之,根据自身需要,引进人才或培训现有人员,提升业务素养,强化科研能力,是提升博物馆科研水平的首要任务。

第二,科学合理地规划组织科研工作。“博物馆科学规划的制订,应当本着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当前与长远结合的原则进行,既照顾到本馆工作性质、任务、人员的实际和当前的工作急需,又考虑博物馆长远建设和整个博物馆事业的发展”[2]。博物馆应根据岗位职责安排好科研工作,使馆员日常业务工作能尽量与其科研内容挂钩,如库房管理人员的科研内容主要集中于藏品管理、文物研究等方面,陈列展览人员科研内容主要集中于展览、公共服务等方面。如此结合则能尽量充分利用时间,使他们既能完成业务工作,又能保证足够的科研时间,提高效率。二是博物馆科研工作的安排,应根据馆员的科研能力实施。“博物馆科学工作者层次不同,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也要有区别”[3]。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安排科研工作,最大限度地克服现有人员与时间等方面的制约,这是当前区县博物馆在保证日常业务与科研工作开展两不误的同时,提升科研水平的必要途径。

第三,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管理出效益,加强科研工作的科学管理,是改变博物馆科研工作状况,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手段”[4]。健全的制度,正是加强管理,使各项工作稳定开展的有效保障与依据。因而,对于区县博物馆来说,要使科研工作同收藏、教育等职能工作一样持续、有效开展,必须加强自身制度建设,以稳定可靠的制度来管理科研工作的各个方面。区县博物馆科研管理制度建设应以本馆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基础,主要反映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对馆员的督促,通过建立业务学习制度、学术交流制度等,使加强业务学习,做好科研工作成为馆员的一门必修课。根据本馆实际,形成定期检查、评估制度,从而使馆员不放松、不懈怠,扎扎实实地将业务与科研相结合,认真做好科研工作。另一方面,是对馆员的激励。为激励馆员钻研业务,做好科研,博物馆应当制定详细的科研奖励制度,并将科研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无论是督促还是激励,制度的建设就是要使科研工作有长效的管理机制,使馆员有压力也有动力,从而有效推动科研工作的发展。

四、结语

科研在博物馆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区县博物馆应在现有情况基础上,努力从人才培养、统筹规划和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使科研工作的开展实现最优化。通过区县博物馆所有从业人员的协力合作,其科研水平一定能显著提升,而文物收藏、宣传教育及地方文物资源的保护与挖掘等方面的工作也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1]田静.博物馆科研工作琐议.文博[J].1994(3).

[2]许潞梅.对加强博物馆科研工作的几点认识[J].文物春秋,1994(1).

[3][4]李经汉.关于博物馆科研工作的探索.中国博物馆[J].1986(3).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区县馆员
“海南乡村振兴与数字治理实验室” 辐射带动我校科研工作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天津市2013上半年各区县节能目标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