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阁灌区灌溉农业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2015-03-18张海金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支渠渠系灌溉水

张海金

(黑龙江绥化水文局,黑龙江绥化152000)

长阁灌区灌溉农业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张海金

(黑龙江绥化水文局,黑龙江绥化152000)

文章选取长阁灌区典型渠段进行测验分析,得出相应的渠道水利用系数为0.68,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73,从而得出该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9,通过对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分析得出该灌区水利用率偏低,还有很大的节水潜力。

渠系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农业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1 长阁灌区基本情况

长阁灌区位于绥棱县城东部,呼兰河一级支流努敏河的中下游,分布于努敏河两岸滩地和阶地上,是以努敏河为主要水源,结合地下水和向阳水库补水的大型灌区,目前只对水田进行灌溉。

2 长阁灌区渠系情况

目前灌区干渠有5条,北片有一干渠、二干渠,南片有三干渠、四干渠、五干渠,一干渠设13条支渠,二干渠设3条支渠,三干渠设14条支渠,四干渠设9条支渠,五干渠设9条支渠,各支渠根据地块大小下设不同数量的斗渠。

3 典型测验渠段测量长度的选择

根据《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结合长阁灌区干、支、斗渠段和闸门控制情况及流量大小,渠系水利用系数测量选择具有代表性渠道9处,具体为:干渠2条,支渠4条,斗渠3条。

4 渠系水利用系数测验

绥化地区一般5月份春灌时期水稻耗水量最大,7月初水稻生育期转变满足生理用水需水量也是较大的时期,因此选择在5月份和7月份进行渠系水利用系数测定。

5 田间水利用系数测验

本次田间水利用系数试验对所选择的648.22 m2田间地块试验地,采样位置为田地四周及中央位置均匀分布。

6 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的计算方法

6.1 土壤容重测量及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γ为土壤容重,g/cm3;G为干土重,g;V为环刀容积,cm3。

测试地块土壤容重见表1。

表1 测试地块土壤容重表

6.2 土壤饱和容积含水量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βs为土壤饱和容积含水量,%;γ为土壤容重,g/cm3。

土壤饱和含水量见表2。

表2 经验公式法计算测试地块土壤饱和含水量表

6.3 土壤饱和重量含水量

本次采用公式法计算土壤饱和含水量,其中平均比重依据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田间灌溉试验设计与测定方法》中的数据采用2.65 g/cm3[1]。计算公式为:

式中:βm为土壤饱和重量含水量,%;ρs为土壤比重,g/cm3;γ为土壤容重,g/cm3。

土壤饱和重量含水量见表3。

表3 公式法计算测试地块土壤饱和重量含水量表

6.4 土壤含水量

按下式计算:

式中:β为土壤含水量,%;W1为铝盒重量+湿土重量,g;W2为铝盒重量+干土重量,g;W0为铝盒重量,g。

长阁灌区土壤自然含水量及测试地块灌溉水量统计见表4~表7。

表4 测试地块灌前土壤自然含水量统计表

表5 长阁灌区测试地块灌溉水量统计表

表6 水田土壤含水量测定统计表

表7 水田土壤含水量测定统计表

7 渠系水利用系数测算方法

1)渠道水利用系数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η为某级渠道水利用系数;Q1为渠段上游断面流量,m3/s;Q2为渠段下游断面流量,m3/s。

计算得出干渠水利用系数为0.91,支渠水利用系数为0.88,斗渠水利用系数为0.85。

2)渠系水利用系数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η干渠为干渠水利用系数;η支渠为支渠水利用系数;η斗渠为斗渠水利用系数。

将干渠、支渠和斗渠水利用系数代入公式计算,长阁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68。长阁灌区各渠系水利用系数成果见表7~表10。

8 田间水利用系数计算方法

用下式计算出田间水利用系数。

式中:β1、β2分别为灌水前后计划湿润层的土壤含水率(以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γ为土的干容重,t/m3;H为计划湿润深度,m;A为实灌面积,hm2;W为实灌水量,m3。

得出计划湿润层土壤的田间水利用系数的平均值为0.73。见表11。

表7 长阁灌区干渠渠道水利用系数统计表

表8 长阁灌区支渠渠道水利用系数统计表

表9 长阁灌区斗渠渠道水利用系数统计表

表10 长阁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成果表

9 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方法

灌溉水利用系数等于渠系水利用系数与田间水利用系数的乘积,计算公式如下:

由灌溉水利用系数公式计算得长阁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结果为0.49,见表12。

表11 长阁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测算汇总表

表12 长阁灌区典型渠段测量法计算灌溉水利用系数成果表

10 结 论

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9,反映了长阁灌区水资源利用程度,客观地体现了长阁灌区自然条件、工程状况、田间管理和灌溉技术水平;同时反映出在绥化地区同等条件下的灌区灌溉用水的普遍水平及水资源利用状况。根据客观的测算及分析结果,说明灌区水资源利用率偏低,还具有很大的节水潜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GB/T 21303—2007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F327

B

2014-10-31

张海金(1983-),男,黑龙江海伦人,工程师。

1007-7596(2015)06-0062-03

猜你喜欢

支渠渠系灌溉水
东支渠灌区存在问题调查及治理措施浅析
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影响的渠系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受防渗标准影响的渠系水利用系数计算问题探讨
吐鲁番市景观用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元阳梯田典型灌区渠系结构特征
连云港东辛农场绿色水稻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基于无人机DEM的灌区渠系提取方法
上下复合型砂石-滤网集成式过滤器研发
渠道流量及流量分段的计算原则和方法
农田水利建设灌溉水利用率提升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