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州春玉米气象条件分析及防御对策

2015-03-18文加连李湘祁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吐丝永州气象条件

周 斌 文加连 李湘祁



永州春玉米气象条件分析及防御对策

周斌1文加连2李湘祁2

(1.冷水滩区气象局,湖南 永州 425000;2.永州市气象局,湖南 永州 425100)

基于对永州市春玉米各生长期有利及不利气象条件的详细分析和研究,找出了影响春玉米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危害程度,并提出了一些防御措施。研究结果可应用于永州市为农气象服务,能让农村种植户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有效规避气象灾害风险,提高春玉米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气象条件;分析;防御措施

引 言

玉米是永州市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主要以一季春玉米为主,占总面积90%以上,许多研究表明[1~8]春玉米生长发育需经历播种、出苗、三叶、七叶、拔节、抽雄、开花、吐丝、乳熟、成熟等十个生育期。其生长期分为三个阶段,苗期阶段(苗期~拔节期),营养生长为主,30~35天;穗期阶段(拔节~开花期),营养与生殖生长并进,25~35天;花粒期阶段(开花~成熟期),生殖生长为主,45~50天。它的生育特点是苗期生长缓慢,基部节间较短;穗位低,植株健壮,抗倒伏能力较强;果穗大,单株产量较高,在盛夏高温、多雨季节、易感染大斑病、小斑病。永州的春玉米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7月中下旬成熟,与双季早稻类似。它的生长发育与天气状况、气温、风等气象要素息息相关,对其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有:低温冷害、高温热害、暴雨与洪涝、渍涝、干旱、风害等。因此有必要对影响春玉米生长发育的有利和不利气象条件进行详细地分析研究,找出有效的防御对策,提高产量。

1 生长发育期适宜气象条件

1.1苗期(播种至拔节)

①玉米大田直播气温要求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育苗移栽气温要求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8℃。

②玉米在10~12℃时可正常出苗,最适温度为25℃左右,最低温度是6~8℃,最高温超过36℃发芽受抑制。

③幼苗生长期,最适温度18~20℃,下限温度8~10℃。

④七叶至拔节期,最适温度20~23℃,下限温度19℃以下。

1.2拔节至抽雄吐丝期

拔节至抽雄吐丝期适宜温度是24~26℃,其中玉米开花期对温度和水分最为敏感。要求适宜的温度为25~28℃,温度过高(≥35℃)或过低(≤18℃)都会造成玉米结实率下降。如温度高于32~35℃,相对湿度低于30%时,花粉失水干枯,花丝枯萎,受精不良,造成缺粒秃顶现象。抽雄开花期温度低于18℃或高于38℃时,雄花不开放。

干旱危害程度以土壤相对含水量为干旱指标时,花期以60%~70%为宜,<60%开始受旱,<40%为严重受旱,造成花粉死亡,花丝干枯,不能授粉。

1.3灌浆至成熟期

灌浆至成熟期要求日平均气温保持在24~26℃,且温度日较差要大,才有利于养分的积累和产量的增加。当日平均气温高于27℃或低于17℃均影响淀粉酶活性,不利养分积累和运转,成熟期延迟,千粒重降低出现减产。

2 影响生长发育期的主要气象灾害

2.1低温冷害

低温冷害对春玉米的影响主要在播种至三叶,七叶至拔节期两个阶段。玉米播种至出苗期主要是春季低温连阴雨的影响。当日平均气温≤10℃,持续3~4天幼苗叶尖枯萎。当日平均气温降至8℃以下,持续3~4天,可发生烂种或死苗。遇连阴雨天气时(连续降雨大于5天),玉米幼苗就会因养分缺乏,产生“饥饿”,枯黄而死。

七叶到拔节期易受“寒潮”和“五月低温”影响。每当寒潮入侵时,气温变化剧烈,常带来程度不同的大风、低温和阴雨天气,直接影响春玉米的生长发育,使整个生育期向后推迟,拔节期则不利于幼穗分化。

2.2渍涝

当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田间持水量90%)或降雨量大于100mm,土壤透气性能变差,使根部受害,根系吸收能力下降,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也减少,造成玉米幼苗细、瘦弱,生长停止。如连续降雨大于5天,苗瘦弱而黄,重则死亡。

2.3暴雨与洪涝

5~6月为永州雨量多、降雨强度大的时段,当拔节至抽穗期淹水2天,减产20%以上,淹水5天将减产30%以上。抽雄、吐丝前后,因雨日较多,易造成株间湿度大,加上温度较高易诱发滋生纹枯病等病虫害引起倒伏;同时也常出现强度大的大雨或暴雨天气,不利于春玉米的开花、吐丝;连续的阴雨易造成授粉不良,出现空穗、“棒槌穗”等严重影响产量与品质。

在玉米灌浆成熟期,暴雨山洪危害主要是水冲砂压,对坡地玉米的危害相较大,甚至个别地方绝收。

2.4高温及干旱

在高温干燥环境下玉米雄穗容易失水干瘪,难以开花散粉,雌穗吐丝不暢。高温会缩短散粉时间,降低花粉、花丝生活力,使授粉不良。造成不育或部分不育,表现为秃顶、缺粒,甚至无果穗而减产。

灌浆至成熟期出现高温、干旱天气,尤其是逐日高温和火南风的出现,易造成春玉米的高温逼熟,使生育期缩短、叶片功能期短,“源”不足而千粒重低,品质差,是影响永州春玉米单产的主要气象因素。

干旱缺水,在玉米开花期造成花粉死亡,花丝干枯,不能授粉;灌浆至成熟期可使春玉米提早成熟,生育期缩短,单株最大叶面积持续时间缩短,叶面积迅速下降;造成果穗变短,穗粒数减少,线性灌浆期短,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最终导致减产。

3 防御对策

3.1低温冷害

①以选定抗寒性强的早、中熟品种为主;

②选择适宜的播种期,低温处理种子;

③生产上采取合理密植,增施肥料,调整深度,适当镇压等措施,增加抵御低温冷害能力,也可采用薄膜保温育苗移栽方式。

3.2渍涝

①选用耐涝品种;起垄栽培;

②避免在地势低洼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种植,同时要及时做好清沟排渍工作;

③当渍涝发生后。要及时排涝降渍,中耕松土,做好清沟理墒工作,降低田间水位,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根系活力,并增施叶面肥,增强作物的恢复功能。

④及时防治(蓟马、粘虫,大、小斑病等)病虫害。播种前种植地耕翻后,亩施碳酸氢铵,并覆盖薄膜密封5天(晴)或7天(阴雨),整地做畦,可有效杀灭地下害虫、杂草和部分病原物。播种后田间人工或化学除草预防和减轻病虫害发生,二叶期药剂防治大、小斑病。

3.3暴雨洪涝

①选用耐涝品种,避免在坡度较大的旱地上种植;起垄栽培;在低洼易涝地区,可采用起垄栽培;由于玉米种植在垄上,能得到较好的透气条件,可减轻洪涝灾害;灾后晚播补救。

②对种植于坡地旱土的玉米,极易受暴雨洪涝危害,应避免在坡度较大的旱地上种植,降低暴雨洪涝冲刷风险。

③在抽雄吐丝期,遇长期阴雨洗花天气(一般阴雨天气连续5-7天),应采用人工授粉方式,减少损失。玉米花粒期遇涝时,要及时排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促进粒数、粒重增加。

④当暴雨洪涝发生后。要及时排涝降渍,中耕除草松土,做好清沟理墒工作,降低田间水位,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根系活力,突击喷施全营养型叶面肥,增强作物的恢复功能。同时做好培土和固根,增强抗风防倒能力。

⑤预防和防治(纹枯病、黑穗病、玉米螟等)病虫害。一是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排灌,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抗病力;三是药剂防治。

3.4高温及干旱

①春玉米主要通过选用早中熟杂交种,适时早播、早收,避开高温危害。

②生产上应特别重视花粒期遇旱浇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同时加强田间管理,改善玉米群体的通风透光条件;以利于玉米粒多、粒重、高产。

③玉米种植区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增强抗旱能力。同时深耕改土和中耕保墒,结合施用有机肥,从而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

④以防治青枯病、蚜虫为主。主要通过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在药剂防治的基础上,加强田间管理,改善玉米群体的通风透光条件等农业栽培措施来防治。

同时做好培土和固根,增强抗风防倒能力。

⑤预防和防治(纹枯病、黑穗病、玉米螟等)病虫害。一是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排灌,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抗病力;三是药剂防治。

[1]高大江.气象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山西农学院学报,2009,(1):1-12.

[2]王阳明.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产量库源关系的研究[J].作物学报,2010,12(6):652-653.

[3]郑洪建.生态因素对玉米子粒发育影响及调控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2,9(1):69-73.

[4]夏再详.主要气象因子对邵阳县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湖南农业科学,2006,(2):24-25.

[5]刘桂云.玉米种植与对于气象的要求[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229.

[6]刘玉顺,栾战斌.玉米生育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4):93-94.

[7]陆广驰.河池市金城江区春玉米生长的气象条件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3(4).

[8]刘瑞新.气象因子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现代农业科技,2009(4).

(责任编校:何俊华)

2015-07-10

2014年湖南省气象局短平快课题“永州市主要农作物气象服务应用系统”(项目编号XQKJ14B052)。

周斌(1972-),男,湖南衡阳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天气与气候研究。

P49

A

1673-2219(2015)10-0069-02

猜你喜欢

吐丝永州气象条件
高速线材厂吐丝管固定方式的改进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成都市大气污染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永州至新宁高速公路即将开建总投资152亿元
基于气象条件的船舶引航风险等级
吐丝的蜘蛛与吐丝的蚕
柳宗元“永州八记”新考
小蚕儿吐丝
气象条件对某新型蒸发冷却空调的影响
永州植烟土壤有效钙、镁、硫分布状况与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