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析

2015-03-18敏陈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核心

唐 敏陈 勤,2

(1.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湖南 永州425100;2.中南大学 软件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410013)

2013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一 高职院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科学的价值标准和评价体系,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1];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同时满足社会需求,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合作等良好的职业道德,融入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

(二)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高尚情操

高职院校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培育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提高其社会道德责任感,进而内化为高职学生的自觉行为和高尚情操。

(三)有利于高职学生抵御西方文化的渗透

高职学生处于青年时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职院校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认清西方文化渗透的本质,提高高职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自觉抵御西方文化的渗透[2]。使他们树立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始终能在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二 高职院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

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讲究科学的方法。高职院校在教育培养过程中,应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以免使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流于形式而缺乏实际成效。

三 高职院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一)思政课教育为主阵地,增强意识形态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高高职学生政治思想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注重发挥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注重增强高职学生的法制意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加强引导用科学的方法论去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形势与政策”课程主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增强社会责任感。从本质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二)采用全新的渠道和方式,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新阵地

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普及,微博和QQ空间等现代交流应用日广,影响日增,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但鱼龙混杂的互联网对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高职院校要因势利导地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提高学生鉴别能力,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对于散播违背社会主义核心值观言论的学生要坚决制止和教育。更为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可构建微博、微信等交互式互动平台,通过微博、微信、空间等学生喜欢的媒介形式,使交流双方能通过不断地互换角色,相互反馈,实现实时动态的、个性化的引导与教育,以此来提高教学的实质效果。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高职教育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不能靠空洞的说教来实现,而应由许多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而承载,并渗透到高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课堂教学方面,不论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教师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课堂教学中;在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方面,指导和引导高职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三下乡”等各种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他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逐步内化为自身的理想和信念。同时,高职院校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重大纪念日、特色庆典活动等契机,以升旗仪式、入党仪式、主题纪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义务演出等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高职院校还可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实训与生产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自觉养成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良好行为习惯,提升他们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为他们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奠定思想基础,这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四)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样榜的育人功能

高职院校的老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加强自身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成为思想过硬、对党忠诚、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能真正当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光荣使命。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的全过程,为学生树立典范,发挥样榜的力量和教育功能,才能达到育人的预期效果。

(五)结合日常生活场景,营造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教育开展实践活动

结合高职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如以寝室生活为题材,形成“阳光寝室”系列活动,着力建设“寝室卫生环境整洁、寝室文化氛围浓郁”的新型学生公寓,打造阳光寝室,培养学生阳光心态,塑造学生阳光形象;以学习生活为题材,形成“自信、自强”系列活动,如我和书记院长面对面、大学生涯规划设计、自我形象塑造、社团活动展示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学生活,适应角色、生活、学习、人际、管理等各方面发生的新变化。如以未来职业为题材,形成“进取、拼搏”系列活动,如职业认知活动、专业认同兴趣培养活动、职业规划活动、行业发展形势宣讲活动等。按照党和国家、行业企业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格要求,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六)构建学校与家庭“二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家庭与学校教育任何一方脱节,都会影响教育的完整性[4]。因此,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要主动、及时地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日常表现和学习生活情况,并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思想动态、行为表现,便于及时调整教育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对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培育路径只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础性环节,更需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民族与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的指导,需要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需要社会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运用多种形式,开辟多种途径,汇聚各种资源,形成合力,为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良好的环境。当然,高职院校更要加强平常的教育和管理,引导学生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自觉地按照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进行自我审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真正培育出时代特征鲜明、素质良好、技能过硬、发展全面、被社会普遍认可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1]刘永生,康丽滢,郭秀丽.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及途径[J].求实,2014,(1):209-210.

[2]刘峥,汤小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索[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80-82.

[3]贾迅.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的培育[J].高教探索,2011,(6):149-152.

[4]韩伟娟.论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其途径[J].青年文学家·教育论丛,2013,(33):33.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