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举措探讨

2015-03-18苏文平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财会人员预算编制财务人员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不断规范。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着预算编制不科学、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不规范、财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举措。

为规范事业单位财务行为,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事业单位健康发展,2012年以来,财政部修订出台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系列新规。新规反映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正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迈进,它们为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供了全新的依据,同时也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本人在具体实践中发现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这就需要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手段,更快的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不科学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执行等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编制不规范、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一是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过程中,未能对下一年宏观政策、非税收入规模等因素进行考虑,经费安排缺乏可靠依据,数据脱离工作实际,造成预算与执行脱节;二是事业单位对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重视不够,未能严格控制采购水平与进度;三是事业单位未能按照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的基本支出预算与项目支出预算、政府采购预算安排支出,导致年初预算执行不彻底,无法真正发挥预算在控制支出规模、降低经费水平方面应发挥的作用。

(二)内控机制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一是部分事业单位由于人员不够、经费不足等因素,未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无法真正将不相容岗位彻底分离及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监督作用,导致单位内部存在着巨大的潜在财务风险,为贪污舞弊行为的发生提供土壤;二是我国不少事业单位虽然设计详细、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单位领导重视不足,各业务科室在具体执行时出现应付、流于形式的工作模式,无法真正发挥内部控制制度在规范财务核算、保证单位资产安全完整方面的作用。

(三)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一是部分单位财产清查制度不健全,管理权责不清,长期以来对固定资产未进行盘点和清查,以致于存量不实,账实不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是个别单位存在不通过政府采购购置固定资产、不及时甚至根本不入账的违规现象。

(四)财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综合素质还需加强,多数事业单位财会人员一身多职,疲于应付,加之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缺位,各种先进的管理方法难以推行,工作停留在账表处理等日常业务上,工作得过且过,按部就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参谋监督作用发挥很不到位。

三、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举措分析

(一)强化预算管理

一是编制预算时财务人员应对上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分析,收集各部门资料,和相关业务负责共同研究,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按部门、分项目编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财务收支预算;二是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按项目、时间、进度安排支出,严格执行部门预算,专款专用,不得随意变更预算项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三是建立绩效评价机制,绩效评价与预算编制、预算管理结合起来,财务部门定期分析考评,追踪支出进度,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推动预算管理水平。

(二)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财务人员会计核算行为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有关规定,结合各单位工作实际,建立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一是领导应带头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以促使各业务部门认真执行内控制度,并将单位领导、员工执行内部控制情况作为年终业务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提高全员参与内部控制制度的积极性;二是强化内部会计审计工作。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应积极开展本单位内控执行情况、财务核算、资金风险预警工作,并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避免出现贪污舞弊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加强资产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政府采购运行机制,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二是加强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登记使用制度,全部资产都应登记入账、分类造册,并将责任明确到部门与使用人;三是建立固定资产财产清查制度。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不定期进行盘点,对清查中发现的盈亏毁损,要及时查明原因,并按有关规定处理,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四是建立离任核查制。单位领导或资产管理使用人员离任时,办理资产移交和监清交手续,确保人走账清,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财务人员的素质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发挥的效果如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是事业单位要建立并完善财务人员的考核、奖惩、培训管理机制。工作业绩考核与职称评定、年终评优挂钩,表现突出的给予奖励,违反财经纪律的财务人员,给予通报批评、调离岗位等严厉处罚,以发挥其警示作用,做到奖惩分明,促进财务人员工作热情,激发其潜能;二是审计、财政部门定期对事业单位进行违反财经纪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活动,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降低财经违法行为发生的概率。三是加强培训。财会人员持证上岗,强化业务与技能培训,重点针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及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内容,全面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熟练掌握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逐步实现财会人员由传统的“核算型”向“管理型”、“决策型”人才转变。

猜你喜欢

财会人员预算编制财务人员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会人员职业素质提升对策
对提高财会人员能力素质的几点思考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