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COSO框架理论的高校内部控制设计及实施

2015-03-18邱延敏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收支债务资产

摘要:随着国家对高校的投入增加,使高校面临着诸如:财务管理弱化、预算、收入、资产、债务等方面的内控问题。本文作者将运用CO⁃SO内控框架理论结合国内高校的实际情况对高校内部控制提出设计及实施方案。

一、COSO框架下建立高校内部控制系统的原因及背景

COSO是美国全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的英文缩写。1992年,COSO委员会发布《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简称CO⁃SO报告。COSO认为,内控系统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控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要素组成,它们取决于管理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融入管理过程。高等教育在我国整个的国民教育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科学而严密的内控系统,高校内部的预算管理、资金收支管理、资产及负债管理将会陷于混乱之中。

二、高校内部控制系统的特点和现状

(一)国际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特点和现状

以美国为例,美国各高校依据(COSO)结合大学的特点制订了一系列较为完整的内控制度。具有如下特点:

1、教育经费收支的预算化管理

美国高校非常重视预算管理,从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监督方面作起对教育经费的收支全过程监控,以此来防范学校运营过程中运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2、风险控制

美国实行非常严格的风险控制制度,一般都设有自己的风险控制管理委员会及其执行机构。校长代表管理层,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为校长提供风险鉴别、讨论和解决方法。学校设立风险管理与审计服务部门,其职责是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为学校运营、教学和科研活动运转中的风险管理过程提供保证。

3、会计信息公开

美国高校会定期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学校的教育经费收支、学校科研及运营方面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以网络的方式向社会各界公开其会计信息。

4、法律财政问责制

就是要求美国高校必须对其利用资源情况进行陈述、说明,审查它们是否把资源利用在即定目标之上,且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二)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控制较为薄弱

我国高校的预算管理大多只注重形式,制订以后也不按照预算项目执行,挤占挪用现象时有发生,预算的刚性很弱。

2、资金收支不明晰,费用超标严重

高校的资金收入一般可分为财政拔入和学校自筹,财政拔入的资金大多应该是专款专用。但有些高校擅自挪作他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资金管理上带来很大的风险。

3、财务管理弱化

财务部门的工作仅限于,管账、记账,与实际业务脱钩,对业务的发生过程缺少监控,只是对已经发生的业务进行记录,只起到事后监督的作用,不能给学校的管理层提供具有较高前瞻性的信息。

4、资产及债务管理风险

由于高校目前还属于事业单位,资产是国有资产,容易出现对国有资产管理上的不重视,对资产采而不管、资产管理的责任人管理不到位,易造成资产流失。债务方面,对债务管理的风险意识差,如果出现债务风险最终也是由国家来买单。

三、高校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施

(一)高校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系统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关键。高校的财务预算是其根据自身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是学校组织收入可控制支出的依据,也是国家预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预算编制要坚持“量人为出、收支平衡”原则。收人预算坚持谨慎性的原则;支出预算坚持保证刚性支出,勤俭节约的原则。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做好实时跟踪,把事后监督提升到事中或事前。

(二)资金收支内部控制系统

1、加强资金收入管理

健全资金收入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要保证账、款分开将收入的资金按照预算口径,分门别类处置,定期检查收入金额与预算金额的一致性。

2、严控资金支出管理

要强化预算管理意识,要保证所支出的资金在预算范围之内。财务部门要审核相关的费用否在预算之内,同时要审核票据的真伪性,同时要注意是否有相关领导的授权、审批。

(三)财务管理弱化风险

高新领导要重视财务部门的工作,给财务人员一定的授权。财务人员自身也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态度及业务水平,积极、有效的监督学校的预算执行情况,对费用报销过程中超预算或预算外的支出要敢于说不。还应经常向领导报告资金收支状况,报送“资金收支日报表”。要经常检查资产情况,按月或按季盘点各项固定资产,发现盘亏及毁损问题要及时上报。要高度重视债务风险,要参与重大投资的论证及监督,对不符合规定的投资要予以坚决的反对,如有必要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

(四)高校的资产及债务风险监管

高校应该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资产管理制度。如:购置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盘点制度及绩效考核制度、报废审批制度等。把资产管理纳入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中,资产的购置要严格执行预算标准,要严格履行审批流程。资产的管理要责任到人,且要定期盘点,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高校的债务风险,其实质上是人为所致。首先要严把用人关,要选拔那些责任心强,事业心重,对债务风险有预见的人。其次,高校的各类基建项目要经过充分论证。比如说,建设资金从哪来,工期多长时间,投资回收期大约多久等。经过论证的项目要经过上级部门的严格审批后方可运作,切不可边施工、边审批,甚至搞“先上车、后买票”。最后,对高校的债务风险在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对造成学校的债务风险的相关人员要追究经济责任,问题严重的还要追究法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四、结束语

我国高校可采用COSO内控系统并结合国内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有国内高校特色的内控管理系统。使我国的高校健康的运营,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收支债务资产
关于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统计研究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家庭日常生活所负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2016年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收支两条线”生与死
曾被寄予厚望的“收支两条线”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