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现状及对策探索

2015-03-18□朱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23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规范

□朱 峰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认真贯彻和落实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积极采取措施,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师德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广大的高校教师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健康、热爱教育、关爱学生、重视师德修养,以实际行动在教育岗位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目前高校需要重视的师德问题

尽管我国高校师德主流是好的,但是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只存在于极少数教师的身上,但是由于高校教师职业的重要性,这些问题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性,需要引起重视。

(一)敬业精神缺乏,育人意识差。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理论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激情、毫无责任感,突出表现在:部分教师自身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较低,职业信念不够坚定,仅把教师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部分教师不能正确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一遇到两者的冲突,便会舍弃前者而追求后者;部分教师仅注重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存在严重不足等。

(二)学术道德失范,功利化较重。近几年来,高校教师出现了一些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具体表现如下:部分教师以赚取金钱为目的,不顾教师形象为他人做论文“枪手”;部分教师为评职称或获取某些学术界的声誉,违背基本学术道德,侵占他人劳动成果;部分教师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目的或学术声望,四处活动,运用潜规则,学术腐败激化等。

(三)遵纪守法意识淡薄,以公权谋己私。受到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又加上对自身的要求不严,部分教师法制意识淡薄,公然违背我国的法律规定;部分教师无视学校规章制度,不顾师表,上课迟到、打手机、早退等成为家常便饭;巧立收费名目,将教学当成赚钱的手段;部分教师利用手中的权力向别人索取利益或任人唯亲。

二、高校产生师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市场经济对高校教师的负面冲击。多元化社会的发展,使得一些价值文化走向失落和一些非价值文化逐渐兴起,这让高校教师在社会生活和教育工作中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困惑和矛盾。一是市场经济下,利益多元化十分明显,使高校教师在“义”与“利”两者的取舍当中产生偏差。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会使得不少教师缺失了高尚的职业道德追求。二是市场经济下,网络科技发展迅速,任何对教师道德形象不实的宣传都会对师德建设产生不利影响。三是市场经济下,整个社会的观念发生了急剧变化,如急功近利、拜金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影响到高校教师的言行。

(二)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存在不足。在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发展中,师德建设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师德建设已经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加强教师队伍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工程。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国的高校师德建设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专门的高校师德规范标准过于笼统。尽管“师德规范”不能等同于“师德”,但是高校师德的有效发展却离不开高校师德规范的作用。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关于高校师德的规定比较少而且还过于笼统,规范中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如“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的标准过于笼统,比如说“爱国守法”、“服务社会”等标准都是一般公民所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等标准也是所有教师都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并没有体现出“高校教师”这一特定职业的特点。

2.部分高校对师德规范的重视不够。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有33.4%的教师认为现行的师德规范只具有非常有限的指导和监督作用;6.2%的教师认为师德规范不具有指导和监督作用。当然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学校对师德规范的重视程度不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部分学校的领导“人治”思想浓厚,制度意识、规则意识淡薄,造成师德规范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部分学校不能够解放治学的思想,忽视了师德规范的创新,只是照搬上级政策和文件,对师德问题的解决没有针对性。

3.有关高校对师德的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高校的师德建设工作是一个系统化的进程,需要各高校坚决贯彻实施已经制定的师德规章制度,制定并完善相关的师德管理体系。我国高校对师德管理体系不完善的表现有:一是对高校教师的聘任机制不完善,忽略了对准教师的道德修养的考察,导致不合格的教师进入学校;二是对高校教师的德育培训工作不足,只把教师作为行政管理的对象,缺乏对教师精神世界的人文关怀;三是对师德的考评机制不健全,没能将师德渗透到教学科研活动当中,师德的考评内容泛泛而谈。

(三)教师自身不注重师德修养。除了社会和学校等外在环境的影响之外,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师德建设最根本的内部原因。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需要在短时间内补充师资力量,导致有一些自身素质不合格的人员进入到高校教师的队伍中来。如部分青年教师难以适应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化,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不高;部分教师对师德建设认识不足,认为只要能教好书,搞好科研就足够了;部分教师觉得师德与自身的利益联系不是很明显,只要不做违法的事情就可以了,对师德的要求比较低。

三、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现实途径

面对当前高校师德状况存在的不足,需要从多方面着手解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环境方面。社会环境对高校教师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好的社会环境对教师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优化社会环境是高校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法律规章制度是高校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保障。针对我国高校师德建设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不足,应根据教育实践情况及时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主要包括:完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和程序,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解决教师的素质质量问题;增加对教师权益保护的规定,提高高校教师从教、乐教的积极性;严格对违背师德规范教师的惩戒措施,增加师德规范对教师的约束力;及时对教师职业道德遵守情况进行定期审查,对考核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

(二)学校方面。加强高校教师对师德的培训学习是提高他们职业道德水平的可靠前提和基础。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适合学校校情的师德教育培训机制,使广大的教师能够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完善奖励惩罚机制。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综合情况制定一个师德奖惩条例,用来规范教师的师德规章制度遵守情况,对优秀教师的师德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励,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对违反师德规章的教师,根据其行为情形,作出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处罚,触犯法律的,移交相关司法部门进行处理。

(三)教师方面。高校教师应重视自我修养,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将外在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和追求。高校教师必须专心学习师德规章制度,系统研究师德,在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师德问题并确定了师德发展目标后,才能为提高自身师德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1]檀传宝,主编. 走向新师德[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老师[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陈爽,刘明.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现状及对策[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师德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