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柔性管理与应用

2015-03-18□颜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23期
关键词:柔性工作者校园文化

□颜 涛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也在快速发展,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管理工作也更加的困难,不少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仍然采用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管理效果极差,影响到了培养人才的质量。而柔性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使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各项矛盾得到缓解,极大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

一、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实施柔性管理的必要性

柔性管理是与刚性管理相对的管理理念,它强调的是一种非强制式的管理方式,以尊重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为前提,引发个人自发产生行为。现代高职学生自主意识较强,单纯使用外力刚性方式进行管理很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尤其是在这个阶段学生正处于理性与非理性转折时期,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等刚刚形成,受到外界的影响很可能导致他们的思想发生逆转,简单的灌输手段让高职学生觉得不被尊重,而且压迫式的管理更使学生不愿意敞开心扉,不配合学校及教师的工作。柔性管理应用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应用可以促使教师改变教学方法,通过沟通交流等非强制性的方式与学生相处,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的氛围,在学生心目中会自动生成一种潜在说服力,自觉改变自己的行为。同时在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中,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进而深层挖掘学生个性动力因素,更好地引导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也可以说柔性管理符合对当代大学生的管理模式。

二、柔性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一)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管理。柔性管理是一种人性化管理方式,是通过对学生实施人性化的教育方式,达到对学生教育的目的。学生管理工作者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必须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激励以及提醒,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以及成就感,确定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去,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管理,进而充分发挥柔性管理的作用;二是深层了解学生,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这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更好突出柔性管理特点,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者坚持以学生为本,更深了解学生,除了要关心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少,这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这就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能够把柔性管理理念贯穿于学生管理工作中,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深层了解,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对学生心理进行干预等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品德与习惯,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二)改革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为了适应时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高职院校应该建立一套具有特色的且又科学合理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从而促使柔性管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优势。一是充分利用柔性管理的管理思路,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由于个体差异较大以及可塑性较强等特点,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学生管理策略以及变化教育方式,从而使柔性管理在教育管理中发挥出最佳效果。二是定制柔性管理规范,柔性管理规范的制定可以使学生的个性特点很好展现出来,有利于学生积极进取以及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使高职院校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制定柔性管理的目标,使高职院校管理工作者更好服务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的地位,激励学生形成自我管理团队,实现共同努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最终的目标。

(三)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的整体体现,它把学校师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良好校园文化的形成使高职院校更具凝聚力与向心力,从而推动高职院校稳定而健康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实施柔性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与前提,校园文化的认同程度将决定着学生个体能力发挥的程度。一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校歌、校训以及学生的校服等等都属于校园精神文化风貌的一种。高职院校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采取把良好的校风学风等融入到高职院校的每个角落,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农村基层,让学生真正体验生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水平,形成良好的品德,管理者还要不断对助人为乐、拾金不昧以及尊老爱幼等品质加强鼓励与奖励,从而形成良好的氛围,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二是规范行为文化,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者以及教师的行为对学生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个行为都会给学生造成影响,因此,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以及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仅如此,还要注意学生行为文化的养成;三是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基础建设。物质文化基础建设是校园中的实体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四是完善校园制度。制度是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内在机制,它保证了校园秩序的正常运行,高职院校制定柔性管理制度并非刚性管理制度,从而制定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特色制度,保证高职院校健康有序发展。

(四)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素质。为了更好地把柔性管理应用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素质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项工作既耗时又费力,一是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不断学习与实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柔性管理工作中才能事半功倍。学生管理工作者要由对学生的管理转变为对学生的服务,由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双方只有站在平等的角度才能和平共处,从另一方面来说只有更新管理观念与学生和平共处,管理者可能会从学生身上获得一些新的知识与思想,更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进行;二是学生工作管理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参与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管理工作者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需要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培训来提升自身的素质,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投入提升管理工作者的工作业务能力,不断创造条件开展相关培训,科学合理分配管理工作者的福利报酬,从而促使管理工作者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学生管理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不断改革与创新管理方法与思想,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积极性,管理工作者还要不断提升自身各种素质能力从而更好地胜任岗位的需要;三是管理工作者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要实现柔性管理就要采取爱心管理方式,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爱心感化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主动地改正,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四是完善奖惩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最大限度调动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强柔性管理的效果。

总之,柔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职院校的发展,这也是未来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柔性管理的计划,从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素质以及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1]马锦辉.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水平[J].学园,2013

[2]王秀林,刘全红.柔性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

猜你喜欢

柔性工作者校园文化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