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需要成长中的潜移默化

2015-03-18罗晓冉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23期
关键词:水彩美育色彩

□罗晓冉

美育在中国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中国古人认为,美育是通过怡情养性的途径,使主体在感化中,经过审美,深入“人心”,从而陶冶主体的精神世界,完善自我的人格。孔子“六艺”育人,其中“乐”就是一种美育课程,着力于陶冶人的性情。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美育者“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蔡元培曾提出“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并提倡学校要“体、智、德、美”四育并行的教育宗旨,对近现代的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教育部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梳理政策需求,系统总结典型经验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于近日由国办印发实施。其中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在我国,美育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智体美“四育”中的短板。现今,美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针对学校美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举措:一是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二是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三是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四是保障学校美育健康发展。

美育应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是一种源源不断的熏陶和浸染;还是一种心灵的洗涤和情感净化。理想中的美育,是一种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养成。这并不能只局限于学龄时期接触的某一类学科或者某一些课程,它应该是从人的开蒙之初贯穿于成长的各个阶段,覆盖于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对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充分感受,使人懂得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从而激发审美、陶冶情操,使人在思想上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个很理想的美育环境,或者说,是具备一个良好的美育空间。然而这个理想空间需要所有社会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得以构建和完善。显然,每一位家长作为美育启蒙老师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那么家长自身具备良好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的陪伴中,良好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将随着成长一点一滴的渗透给孩子。

以绘画艺术为内容的美育手段,并不旨在传授美术知识,普及美术史,要求能对艺术作品做出精准的理解和评论,也并不求所有经过熏陶的人都能具有艺术创造能力。而是旨在绘画艺术熏陶下,能促使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能更好地投入社会性实践活动中去。

现今早期教育已经成为全民终身教育的开端。人们在致力于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发育、智力和潜能的开发同时,对孩子的美育也在同步进行。婴幼儿对色彩的辨识、对色彩丰富的环境明显的好恶情绪、对图案认知的敏感性、动手涂鸦着色等等,无不是审美体验的开端。

在绘画艺术美育中,以水彩形式为实施手段的课案尤其普遍。水彩,以水为媒介,使得它的对儿童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水彩凭借艺术语言的这种亲和力早已渗透早教环节当中。在一堂绘画亲子课上,大大的颜料盘里分别盛放着各色安全无毒的水溶性颜料,色彩艳丽夺目,并预备了大片纸张铺陈地面和墙壁,还有一些接了水的喷壶、泡沫图像模具等等。3 岁左右的孩子们,对图形还没有准确的表现能力,但是对色彩都会表现出浓烈的兴趣。老师们只是稍稍做了下使用示范,他们便张着小手光着脚丫,抓蘸自己喜欢的色彩在地面和墙壁上恣意印记。水彩,被他们的小手小脚拓印在画纸画布上,没有规律也不具备任何含义,单纯喜欢哪个颜色,注意到哪个颜色,就会跑去接触哪个颜色,然后拓满红白。比起使用画笔工具,他们更喜欢直接用手指用脚丫蘸取颜色进行涂鸦,这是这个年龄的儿童对事物感知能力的特色。低龄儿童更喜爱亲密接触这些鲜艳的颜料,显然的,这是水彩的亲和力造就的,被弄污的手脚和衣物也很方便清洗,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孩子玩耍。随后,老师拿起喷壶,对画面进行喷砂,浓稠黏滑的色彩流动起来了,孩子们又一次活跃了:他们发现,他们的画是会活动的。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自己也可以使用小喷壶,喷洒画面见证水和色彩的奇妙旅程:叠加、稀释、融合、萌新。在之后几次以水彩媒介,循序渐进加入各种绘画工具的趣味绘画课体验下来,宝宝们都会取得不小的收获。被弄污的手脚和衣物也很方便清洗,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孩子玩耍。可以引导宝宝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出很有宝宝个人特色的抽象水彩画,同时也促进了宝宝和家长的协作与沟通,达到亲子育乐美育的目的。

很显然,面对低龄儿童,水彩绘画课堂更多的是玩耍。在他们愉快的玩耍中,色彩知识被悄然带入了。稍大些的孩子对工具的控制能力变强,同时也在完善图形的表现能力,他们往往不再满足于没有形状的涂鸦,于是,涂鸦开始像叙事性过渡。而这一时期,孩子在绘画中的创造力会上升至一个高峰。

幼儿对挥洒水彩的兴趣来自水彩材料的亲和力,而以水彩技法展现的水彩插图画故事绘本则更多围绕在他们身边。这是由水彩表现方法的柔和性和快捷性,以及适合本土审美要求的特性决定的。背负传承的熏陶和创新的浸染,这种美育方式最自然有效。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批优秀的中国特色动画问世,得到世界的关注。其中无论是画面场景还是人物设定都走传统中国画风格的路线,片中配乐也是中国传统乐器伴奏,作品很具有民族特色,很有代表性。然而后来,中国动画产业断层,直到现在,我国的动画不仅没有找回自己的本土特色,发展依然缓慢。美育,包含着一种传承,是对美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介于材料特点和表现技法上的相似,水彩和中国画这两种绘画形式现在有了很大的融汇互通,以至于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水彩表现形式。水彩是最为适合作为儿童图书插图的表现形式,现今大批的幼儿图书绘本,都是以插画配合文字描述来传达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信息。对于幼儿来说,文字描述并不足够充分使其领悟这一信息,这时候,色彩斑斓、惟妙惟肖的图画就构架出传达内容、沟通心灵的桥梁。这种桥梁就是水彩语言的魅力。开蒙时期的引导,故事插画的陪伴,其实这就是通过水彩艺术为学龄前时期的孩子们营造出的一个良好美育环境。

一直以来,由于水作为载体,水色交织幻化出水彩最初的淋漓、透明、轻快、酣畅的特征成为人们一致认同的传统水彩语言形式。现今,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方式的引入使水彩画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它时而轻快淡雅,时而厚重深沉,时而雄浑博大,时而扑朔迷离,它成为美育中不可缺少的语言。

[1]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2](德)席勒;徐恒醇译. 美育书简[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

[3]钱穆.中国文化特质(台北阳明山庄专题演讲)[M].1983

猜你喜欢

水彩美育色彩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水彩的“干”与“湿”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与水彩对话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神奇的色彩(上)
美育教师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水彩版超级英雄大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