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挽窝弓射猛虎

2015-03-18

棋艺 2014年8期
关键词:仕五车五黑车

象棋中的“打死车”,与围棋中的“屠龙”有几分相似。车如果被打死,后果很严重。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个有分量的话题。但教材通常并不会为它安排专题与课时。教练提到它,也多半是学生碰上了,简单说几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人们普遍认为,打死车就像生活中的车祸,属于偶然事件。

这样就引出两个问题。一是无论生活中还是棋枰中,“车祸”都太多了,出事的可不都是新手,也有老司机。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攻击河口车”,用的全是专业高手的实例,里面不乏国家大师、特级大师乃至超一流被人打死车的“糗事”。

第二,偶然中有没有一点必然?打死车有没有一些规律可循?攻防两端有没有一些类似要领秘诀之类的“小贴士”?研究结果证实了它们的存在。

猎法一:瓮中捉鳖

“瓮中捉鳖”在各种猎虎技巧中是相对简单的,这是比较而言。它有两个前提:一是对手贪功冒进,孤军深入,闯进了你的腹地,他的本意是效法孙悟空,在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演出好戏,但客观上给了你机会;二是你要能抓得住转瞬即逝的战机,“瓮中捉鳖”看似简单,说穿了就那么一两步棋,不是人人都能走得出来。

先看图1。这盘棋的黑方是位喜攻好杀的选手,之前为取得攻势,已弃一马。现因红车控制要道,攻势受阻,杀得性起的黑方,索性破釜沉舟,接图再弃一炮:炮9平4?仕五退六,车7平4,车八进二,卒1进1?马三退四(关键着法。抓住黑车孤军深入的战机,回马“关门留客”,伏炮九退二打死车),车1平2,车八进七,马3退2,马六退七(图2)!又是一记回马枪,妙!黑车无路可逃,认负。这是过河车在底仕位。

图3,黑车上一手进至红方下二线,准备车6平7捉双,红故意不理,接走:兵五进一,车6平7,马七进五,车7进1,仕五退四,炮4退2(黑退炮准备架中,牵住红马,忽视了过河车面临的潜在危机)?车二进三,将6进1,车二退八(关键着法。关门留客,伏相七进五捉死车)!炮4平5,相七进五(图4)!红胜。这是过河车在底相位。

两例中的过河车,一个被马捉死,一个被相捉死。其实马和相在猎车行动中和仕一样,更多的是扮演配角。能够荣幸地成为“打虎骨干”,亲自操刀,相当于过年吃回饺子。“打虎工作”中常见的配角还有车和兵(卒),真正的生力军、不怕得罪敌车的是炮,多数场合都是它担任主攻手,它简直就是车的天敌。

图5,这一次出车祸的是红方。前面不惜弃马搏象,换来一定攻势。黑将虽不安位,诸大子占位配合均好,红方攻击很难奏效。实战红勉为其难,接走:车八进九,士5退4,车七平三(红平车捉象,多此一举。黑车8平7后,反多出退炮手段。为红方计,不如直接车七平五,黑如仍走车4进1,车五进三,将6进1,车八退一,士6退5,炮五进六轰士,虽说仍属黑优,但就棋论棋,是好于实战的抵抗)?车8平7,车三平五,车4进1,车五进三,将6进1,兵九进一(红进边兵是快棋情况下为赶时间走的一步空着。它直接导致篡位车被打死。黑退士关门留客,红车已成“瓮鳖”。据实而论,当前形势下,红如不走兵九进一,改为车八退一,土6退5,炮五进六,黑方可考虑简明兑子:马5进4,仕五进六,车4平5,仕六退五,车5退4吃炮兑车,锁定胜局。归根结底,红方致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前面弃马搏象过于急切)?士6退5,炮五进六,炮8退6(图6),实战走到图6,红过河车被打死。这是车在将位。

“瓮中捉鳖”里有个误区,就是片面理解“瓮”。以为“瓮”一定是也只能是狭小的地方。基于这种认识,车到了相对宽阔的地域,就会放松警惕。事实上,活动空间看似挺大,实则布满荆棘、寸步难行的情况并不是绝无仅有。来看图7演绎的有趣一幕。图7,红先:炮八进二?炮2退1,炮八平三,炮2平7,车三平四,马7进8,炮三进五,士6进5,车四退一,车8退2,马八进七,象3进5,炮三平六,车1平4,马七退五,卒3进1(图8)!请看图8,红骑河车看似前后左右都有余地,又在棋盘中心区域,但黑3卒一经抬起,即产生炮7平6打死车的威胁,现在红如退车,只能退四,则三路马必丢。实战红选择了连进三兵的方案,失车后虽过一兵,但被黑炮轰士,很快取得胜利。或曰:红方丢子主要是马七退五不当,这步棋应改走马三退一。其实退边马也有问题,试拟一变:马三退一,马8进9,相三进一,车8进8,车九进一,车8平1,马七退九,车4进8捉双,黑仍得子。

这是车在敌方河口与肋道的交叉点。肋道是车最常占据的要线,一般都会强调肋道的战略地位,其实还应指出,肋道有风险,驻军须谨慎。图8,是车在肋道高位,再看一个低位。

图9,黑接图走后车进2拦炮。显然,在他的潜意识里,前车活动空间较大,压根没考虑此车的安全。兵七平六!先手欺车,关门留客。后车平3,炮四退一(图10)!这两个“瓮”,就比前几例要大。象棋中的“瓮”,就像《西游记》中的宝瓶,能大能小。这是它的第一个玄妙之处。此外,象棋中的“瓮”,除了有形的,还有无形的。被这无形的“瓮”罩住的过河车,就像被施了定身法。明明在这车的前后左右有多个点,这些点并没埋设地雷,但它还是被打死了。这是为什么呢?图11,黑先:马5退6(要抬炮打车),炮八进四,炮2平4,黑平炮仍要抬一步打车,红不理,走兵三进一,于是炮4进1,炮八平五(这步棋是红方不怕的理由),马7进5,车三平五,战局按照红方的预计发展,红正窃喜,不料黑走出马6退7!这步回马枪让红方大吃一惊,车五退三,炮4平5(图12)!红车虽然从前场退回到后场,还是被打死了。黑利用红车失去离线自由的弱点实施纵向攻击。红车不能横移,虽然大路就在脚下。这是另一种寸步难行,不得送杀的棋规成了束缚红车的“瓮”。

最后来看一个比较少见的双炮倒打、“瓮中捉鳖”的典型战例。图13,红先:炮五平四,平炮似乎只是不想被黑马换掉,其实“包藏祸心”。炮9平6?根本没想到车会出事情。兵五平四,车6平7,炮四平三!车7平6,炮九平四!炮4进1,炮三平六,车6平7,炮四平三(图14)!黑方虽然“割须弃袍”送上一炮,车还是被人打死了。

简单地把各种“车祸”归咎于麻痹大意,并不科学。对当事人来说,除了警惕性不高,还有两点是不该忽视的。一个是注意力。对弈时,当事人的注意力,往往围绕当前双方斗争的焦点来进行。他们的思索、分析、计算、展望、判断、权衡,通常都会紧扣主题。在这样的思维活动进行时中,人们会忽视另外一些东西,比如车的安全。只有当车的安全问题以常识性的棋形出现,他才会引起警惕。这就牵涉到另一个因素:棋形。打死车有多少种棋形?恐怕谁也说不清楚。笔者收集过数百个打死车的战例,没有一例是完全相同的。再加上攻击方有形形色色的手法,可以说,稍有疏忽,就会酿成大祸。每个弈者的记忆里,都会有一些打死车的常形和常法。当他面对的是一个不熟悉的棋形时,而他的注意力又被集中到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关乎全局成败)上时,他疏忽了,而对方偏偏又发现了。人们常说“长考出臭棋”,就是这个道理。长考者往往殚精竭虑,把好多复杂的变化都算了个透,却忽视了一个简单的变化。

编辑/张弘

猜你喜欢

仕五车五黑车
The Rough Side of Paradise
棋乐——前后夹击
棋乐——好整以暇
对“形”图腾残排局的深入探索
棋乐
实战残局
坐黑车
黑车司机
试解百年悬案“双象难题”之谜
试解百年悬案“双象难题”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