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国有煤炭企业一线员工培训

2015-03-17梁洪才

进出口经理人 2015年12期
关键词:国有煤炭企业培训

梁洪才

摘 要: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资源的第一资源,优秀、充足的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源动力,这必须通过企业自身的培训才能获得。一线员工作为国有煤炭企业的主体、主力,其技能水平、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前途与命运。本文就国有煤炭企业一线员工培训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并结合多年实践经验,针对性的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关键词:国有煤炭企业;一线员工;培训

在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中,人才是第一竞争力。只有拥有了大量的人才,企业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国有煤炭企业也是如此。那些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更多是企业自身培训出来的。

国有煤炭企业属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其采掘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一线员工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当前煤炭产能过剩,产品价格急剧下滑,市场竞争日益惨烈,给国有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冲击。一方面迫使企业加快技术、信息化改造,需要进一步提高一线员工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经营效果的急骤下滑,一线员工工资大幅减少,高技能员工大量流失。当前国有煤炭企业如何解决一线员工培训中的问题,有效地通过培训提升一线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迫在眉睫。

一、当前国有煤炭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培训实践,当前国有煤炭企业一线员工培训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但对比优秀企业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应急式培训,缺乏战略规划

目前国有煤炭企业一线员工培训基本是根据企业及下属部门安全生产的现实需要来安排的应急式培训。多数时候都是在基层单位、部门需要增加部分岗位人员时临时组织培训的。应急拿证成为了培训实践工作的主要目的,一些员工甚至公开说来参加培训的目的就是拿“证”,相关培训班给参加人员的最终结果也就是“发证”。国有煤炭企业一线员工培训缺乏战略规划,没能做到短期培训和中长期培训规划相结合、相统一,从理念上还没有真正把员工教育培训当作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来抓。培训存在着“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的现象,致使教育培训工作时紧时松,缺乏长期有效的机制来保证。

(二)重视岗位技能,忽视文化思想素质

国有煤炭企业在一线员工培训中非常重视岗位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基本都是岗位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应知应会、操作技能等。但忽视了一线员工的文化思想素质的培养,很少涉及对企业文化、管理组织、人际交往与沟通、个人职业规划等方面培训。

(三)被动式培训,缺乏培训主动性

国有煤炭企业一线员工培训绝大多数都是职教部门或基层科区根据安全生产需要安排相关员工参加培训。从员工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被动式培训。一线员工很少会主动要求参加培训,也基本不会向企业提出办一些培训班的意愿,缺乏培训主动性。具体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工学矛盾突出

国有煤炭企业基层单位安全压力大、生产任务重,为使更多员工投入生产中,不愿意组织、安排员工参加培训,对员工培训诸多理由,推三阻四。员工劳动强度大,精力消耗大,而多数培训需要占用员工业余时间,会影响员工的生活作息,因而不愿意参加培训的员工不在少数。

2、培训激励不足

当前国有煤炭企业对员工培训缺乏奖励机制,对专兼职教师只是象征性的发点讲课费,培训中表现出色的学员没有精神或物资奖励。参加脱产培训一线员工工资多数是按地面学习工资支付,与其正常出勤的市场化工资有很大差距,大大影响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课程内容僵化,培训方式单一

国有煤炭企业一线员工岗位工种不同、人员结构层次不一,往往培训只是注重理论教学,不注意联系实际情况,课程设置层次性不强,不同课程内容相互重叠。培训课程内容比较陈旧,普遍缺乏针对性,基本上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岗位应知应会,多少年都没多大更新。培训偏重理论知识,参培员工在生产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往往得不到解答。

培训方式单一,对参培员工基本上采取相同的教学模式,参培学员集中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时基本上都是先听老师讲授教材,再看老师实际操作,最后参加考试,基本通过率100%;或者在班前班后会或学习会上听听管技人员读文件或措施,然后抄笔记、签名。单一的培训方式很难激发参培员工的学习主动性,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二、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

(一)科学分析培训需求,建立培训战略规划

国有煤炭企业一线员工培训不能只是应急,发证也只是促进培训的手段。国有煤炭企业一线员工应建立年度培训计划,并着眼于整个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建立培训长期战略规划,要培训安全生产技能水平高和综合素质好的一线员工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应急培训。国有煤炭企业应在充分分析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年度培训计划,同时每3-5年编制一次中长期培训规划,并将其分解成具体工作融入到年度员工培训计划中,同时根据实际培训需求和培训情况变化及时、适当的调整。

(二)重视文化思想培养,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文化思想培养虽对一线员工安全生产行为改善及技能提高的作用是缓慢的,短期内起不到多大的效果,但其巨大的潜在作用也应被国有煤矿企业重视。从长远来看,一线员工岗位专业技能提升固然重要,但其文化思想培养也不能忽视。员工的文化水平不能提升,其思想、信念、价值观不能符合企业文化价值观,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员工培训的效果将大大打折扣。国有煤炭企业要对一线员工加强思想政治、形势政策、企业文化等文化思想方面的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三)优化培训,加强激励,改革创新培训内容、方法

针对当前国有煤矿企业一线员工参与培训的主动性不足,我们应针对性提出解决的办法。

1、工学矛盾在国有煤炭企业一线员工的培训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要加强培训宣传引导,让基层单位意识到培训对安全生产的巨大作用,愿意组织并大力鼓励职工参加相关培训。同时优化培训,一些不必要的学习、培训坚决不办,尽量办短班,尽量利用班前班后会办小班,有条件的多班脱产班。

2、加强培训激励约束作用,激发员工学技术、提素质的积极性。国有煤炭企业要定期开展一线员工培训的评优选差活动,及时对培训中起突出作用部门和个人、表现良好的学员、各类技术比武中表现出色的员工进行精神上的表扬或物资上的奖励。同时将这些情况计入个人培训档案,作为企业今后选人用人、晋级提拔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资料。参加脱产培训的一线员工,其培训期间工资待遇水平尽量保持与正常出勤员工的市场化工资一致。

3、结合安全生产及培训工作实际,积极改革创新培训内容、方法。国有煤矿企业一线员工的培训部门要定期更新培训内容,即可选择最新、实用的教材作为培训内容,也可牵头组织授课老师编写内容契合实际、针对性强的培训教材。培训内容要紧跟安全生产、管理步伐,做到不同时期有不同重点,不同工种有不同內容,不同对象有不同方法,不同层次有不同要求。同时针对一线员工培训反馈,并根据实际工作变化及时修订、更新培训内容,真正做到培训课程内容富有实用性、针对性。丰富创新一线员工培训的方法,不能只是理论授课,还可以实操演练、现场提问、视频教学、讨论会、网络课堂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

三、结语

现代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国有煤炭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一线员工,而培训无疑是国有煤炭企业培养人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国有煤炭企业必须加强一线员工培训工作,更科学做好培训,从而促进企业安全、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新民.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笔记.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

[2]王凤红,郑晓峰.员工培训管理精细化实操手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9.

[3]陈小峰.辽河油田钻井公司员工培训方案设计.大连理工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国有煤炭企业培训
欢迎订阅《中小学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
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如何做好国有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国有煤炭企业销售管理中的问题及有效解决措施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有煤炭企业党风廉政建设